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这是史诗蕴藏的大地

王久辛

2019年11月14日08:58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这是史诗蕴藏的大地

由中国作协主办的郭小川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于近日举办。

在“政治抒情诗”这一中国当代文学的诗歌潮流中,郭小川是一位代表性诗人。他对中国新诗的形式有着自己开创性的思索和实践,强调新诗的民族化、群众化、独创性,对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生苦短,经典永流传。诗人郭小川是幸福的,在他离世4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有许多读者记得他、热爱他、诵读他的诗歌。这说明他的诗歌赢得了持久的人心。而凡入人心者,必有回响,这似乎也是所有成功诗人最好的标志。

提起郭小川,我们自然就会想起郭沫若、闻一多、光未然、田间,想起贺敬之、艾青、白桦,想起他们那一代诗人闪光的名字和他们不朽的经典诗歌。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70年历史与中国共产党98年的光辉历程,一直都有他们热血激情的相伴;可以说,他们一直走在我们民族精神的前沿。

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建设祖国,还是保家卫国;无论是在广阔农村,还是在工矿哨卡,郭小川和他那一代诗人在行动与创作上,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以自己的诗歌为人民讴歌、为祖国礼赞。并且,他们始终坚定地走在时代的前列,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激情,他们的诗歌以人民性为底线,向着更宽阔、辽远的方向前进。

该如何重新看待那一代诗人的作品

就当代文学创作的发展来看,今天的人们迎着八面来风,思想解放,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对世界、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人们不再迷信,不再僵化,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见解、想法和追求,都可能拿起笔来自由地书写自己内心深处体验到的、各不相同的诗意情怀。值得一提的是,恢复高考40多年间,人们对文学艺术、对诗歌的鉴赏水平,也都有了日益不俗的提高。事实上,也的确有很多人拿起了诗笔,而且写得还真是像模像样。尤其在新诗的理论界,更是多元并举,众声喧嚣。

我想说的是——在这样一个各种信息汹涌如潮水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该如何重新看待郭小川和郭小川那一代诗人的作品?会不会觉得他们已经不够新鲜、不够独特、不够厚重了呢?他们是被淘汰了呢,还是被遮蔽了?他们执著于对中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史的审美创作的发轫与开拓,是否得到了理论界和思想艺术界的关注?后来的诗人们又有多少承继与创新呢?这的确是一个需要驻足良久深入思考的问题。我想,值此纪念郭小川百年诞辰之际,也正是我们重温经典,重新发现与认识过往经典与过往诗歌大家精神价值的一个时机。

多元化不是虚无化。从哲学层面来说,多元并举,并不是要我们放弃主张和坚守。某种意义上说,越是多元越需要认识自己的来路与去向。历史与未来的中间是现实,历史、现实与未来之间的逻辑,是递进上升式的,弄明白历史,就是不忘初心。我们承继着上一代人的血脉,并且不准备以虚无的状态走向未来。相反,我们的确是到了需要认真地回顾与检视历史的时候了。昨天、今天与未来,永远都有一条贯通古今的精神血脉,那是须臾不能中断的,事实上也无法中断。这就需要我们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贯通中,去除泡沫与垃圾,找到那些包含着时代发展逻辑的、具有本质推动力的诗歌经典。因为这些经典构成了我们的来路,通着我们的老家,是我们新诗的族谱。我们不能数典忘祖,相反,我们一定要念祖省身;要以承继者的姿态,投入新的创造。而诗人郭小川及其创作的新诗作品,我以为就正是其中重要的经典之一。

共同撑起20世纪中国新诗的苍穹

20世纪是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天翻地覆的时代,是中国革命肇始至建立新中国、至改革开放取得伟大胜利与巨大成就的100年。在这个100年间,诗人郭小川及其创作的诗歌作品,最少有40年是与时代紧紧相连、相伴、相互激励的。他的成就与业绩——对中国革命与中国革命史的审美创作和对新中国建设事业的审美创作,无论从纵向的历史角度来看,还是从横向的现实角度来说,他的作品都构成了时代精神的先锋。其精神的高度,与郭沫若、光未然、艾青、贺敬之等诗歌大家一起,共同撑起了20世纪中国新诗的苍穹。

仰望星空,我们说当代新诗的创作早已完成了浅表的抒写,进入了心灵的深处。诗歌的审美价值,不仅要见到人性的深度,还要以揭示历史的逻辑为圭臬,还要以对现实的表达、对人情感世界的宽阔与精微的阐释为标志。

今天,我就以这两个标准,来谈谈诗人郭小川和他的诗歌作品。我以为他不仅属于昨天,也属于今天,他的经验对于我们后人,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对诗歌创作揭示人性的深度、广度与精微度,彰显历史趋势的必然逻辑和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深度、广度与表达的力度,都具有可资借鉴与指引的精神价值和意义。他的很多作品在艺术表现上的成功经验与闪烁出的智慧,对我们后人有着重要的启迪。

对其创作成就的研究,尚处于浅表状态

在诗人郭小川一系列表达中国革命与中国革命史的长诗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非同一般的、超拔的追求和特质。他似乎有一种非常好的直觉与自觉,即只有执着于正史激流中,迎难而上敢碰硬、敢直面惨痛、敢挑战陌生,才能创造出符合人性又掲示历史必然逻辑的诗歌新境界。如郭小川在《白雪的赞歌》中写一个县委书记的妻子因为临产不能与丈夫一起赴前线,结果丈夫走后不久,就传来他先受伤、后被俘、再失踪的消息。一连串不幸事件的发生,每件都像刀子剜心似的直入人心,尤其那一层层一重重的心理抒写,具有直击人心的震撼力。可以说,郭小川从来都不是简单、外在地赞美人性的纯洁与忠贞,他特别善于在人的灵魂的“炙烤”之中,来展现人的高贵品质与动人力量。

再如长诗《深深的山谷》,他写革命队伍中两名女性在一起回忆其中一人的热恋对象,男主因在战争中胆怯、恐惧、无法逃避而精神失常,最后跳崖自尽……面对这种极端个例,诗人不仅没有忽视,而是更加关注其情感的流变与人性的陌生境界。循着诗人的笔触,我们可以随之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情境。一边是钢铁战士,一边是懦弱书生,他们在战争中的不同展现,既有对革命战士英勇无畏的赞美,又有战争的种种残酷与恐怖带给人的精神压力与心灵的戕害。郭小川的书写,不能不让人对战争进行深层次的人性的思索。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诗人郭小川与众不同的洞察、发现与创作的禀赋和能力,他求异求新的创作心理与创作思维,他对历史细节见微知著的阐发与把握的能力,等等。在我看来,这给后人在对中国革命与中国革命史的审美创作上,提供了承继与发扬的重要范例。

还有郭小川那首著名的被改编成电影的长诗《一个和八个》,也是一部关于中国革命与中国革命史的卓越作品。这首诗歌表现出一种不一样的革命者形象,其所触及的人性的深度与广度,都超出了以往的同主题作品。可以说,郭小川开启革命战争文学丰富人性内容的一系列作品,为后续的当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并打开了创造的空间。

然而,我们对郭小川创作成就的认识和研究,至今处于浅表状态,其创作雄心推动下诞生的多部作品,尚未得到足够的解读与诠释。可以说,这既是我们这些诗人的浅薄,也是诗学研究者的缺位。

郭小川留下的这份遗产,我们承继得太少

在我看来,诗人郭小川在他们那一代诗人中,是一只洞悉与掌握了对历史的审美创作的“稀世之鸟”。

他写的另一部长诗《将军三部曲》,可以说其价值至今都没有被充分认识和理解。为什么作者要写“将军”,而不是基层官兵?在“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当时语境下,他大胆选择“将军”作为审美的创作对象,而且是一著就是“三部曲”的作品模式,是有着良苦用心的。诗人郭小川生前(1960年),曾这样表露过:“我已着手做了不少准备,打算从明年起继续写《将军三部曲》的续篇,一直写下去,也许要写十几篇像《月下》这样的东西。”并补充说,“这一辈子,什么都不想了,好好写这篇东西,献给我们的人民吧。”

郭小川为什么会誓愿终生要写这部长诗呢?我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从已写出的《将军三部曲》来看,他有决心表现中国现代史上两次伟大的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并瞅准了“将军”这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即上可直接领会领袖的战略意图,下可率领基层官兵投入战斗。事实上,正是因为诗人艺术地择取了“将军”这个诗歌里的人物身份,才更好地用诗歌作品来书写历史发展的本质力量。

第一曲《月下》,他写将军4天4夜部署大战役的气度与河边月下的漫步,其运筹帷幄决战前的精神状态,和月下心灵与天地之间的情感交流,今天读来,仍可令人强烈感受到人民军队高级将领的热血、智性、质感、浪漫。他所书写的“将军”,真是血肉灵魂俱足,精神风范可感。第二曲《雾中》,正面写战斗和战情突变,还写到了警卫员的牺牲,点线面一应俱全。诗的腾挪跳跃,自如贯通。尤其对警卫员牺牲及之后的默默追思,呈现了大历史中细枝末梢的感人至深。第三曲《风前》,写大战关键时刻,将军奉令调离,部队却在无“帅”统领的情况下,按既定目标进军并出色完成战斗任务。我们知道,这种临时调动在战争中是司空见惯的,但是诗人却由此而展开创作,正可看出诗人创作的别具匠心。

读这三部曲,可以看到,诗人的创作已经实现了对两次人民战争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逻辑的表达。这样的鸿篇巨制,需要对历史的参悟,对革命的理解,对诗歌创作技艺的娴熟掌握。放眼今日之诗坛,对郭小川留下的这一份遗产,我认为我们承继得还是太少了。

在我看来,当代诗歌有一种虚空高蹈、好高骛远的倾向。特别是,在关于中国革命与中国革命史这样关乎中华民族精神重要内容的创作上,少有作为,无甚建树。而这一创作内容,恰恰在表述历史的必然性与人性的丰富性方面,大有可为,到处是亟待开发的处女地。这是坚韧的大地,是史诗蕴藏着的大地。

我们学习西方现代诗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更宽广、深刻地理解和表达我们的民族和民族的精神世界,如果我们丧失了这种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在创作上一味地跟着别人跑,也许凭借个人天赋,可以写出一些东西,但那很可能不属于中国文化。当然,依样画瓢的“四不像”,也很难写出属于世界的东西。我想借此机会明说的是:郭小川诗歌的遗产,还没有被我们真正继承。新的时代期待着新一代有担当的诗人去表达、去见证。

(责编:吴兆飞、万鹏)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