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歌
2019年11月19日08:52 来源:人民政协报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内蒙古政协与自治区一道,走过了辉煌而不平凡的经历,在自治区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作出了重要贡献。
与自治区成立发展相生相伴
1947年4月23日至5月1日,内蒙古召开“五一大会”,各族各界、各人民团体代表选举产生了内蒙古临时参议会,这是一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机构,也是内蒙古政协的前身。
乌兰夫同志曾经高度评价参议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统一战线的组织曾采取了参议会的形式……它不仅代行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选举了自治区人民政府,而且在政府成立后也协助政府做了不少工作。”
自治区成立初期,在牧区民主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参议员们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的畜牧业生产方针,助力各项措施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提出了很多符合实际的意见建议,有力推动了自治区经济迅速恢复、社会走向稳定、各族人民生活有效改善。
新中国成立初期,临时参议会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政议政,广泛开展民主协商,积极参与自治区党委领导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事业,为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贯彻《婚姻法》、粮食油料统购统销等运动和工作贡献了力量。
1955年2月22日,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17个界别中有中国共产党、青年团、妇联、教育界、医药卫生界、宗教界、工人、农牧民、工商界、文艺界、自然科学团体等。内蒙古政协自此正式诞生。
内蒙古政协成立以后,组织各族各界人士学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和时事政策,共同接受社会主义教育。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自治区政协大力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特别是在落实“稳、宽、长”方针、推动畜牧业经济改造中,有效发挥了作用。邀请工商界代表座谈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和合作化后存在的问题,向自治区党政部门提交意见建议500多条。协调各种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助力社会主义建设。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促进广大政协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走社会主义道路,全力维护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祖国统一。
1955年至1966年的十多年里,内蒙古政协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团结各族各界爱国力量,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与改革开放同向同行
改革开放后,内蒙古政协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自治区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协工作的决定》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心聚力、协商议政,促进了自治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
紧紧围绕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进行深入协商,配合党委、政府向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进行民主协商;通过提案、建议案和视察、评议等方式,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如《关于我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建议案》《关于加快少数民族相对集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等。
2000年初,向全国政协上报了提案《西部大开发不能没有内蒙古——与新华社等媒体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就“西部”概念及几个冠名问题的商榷》,全国政协予以肯定,并专门与国务院交换意见,促成内蒙古列入西部大开发范围,为内蒙古在新世纪的大开发、大发展提供了宝贵、难得的历史机遇。
2005年至2007年,内蒙古政协与东北三省政协共同举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发展论坛”,搭建四省区政协交流平台,就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和资源合理配置、推动产业整合、增强区域竞争能力等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促进了内蒙古东部五盟市纳入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总体规划。
通过对“一府两院”工作报告提出意见,参与党委交办事项的监督检查,参与依法治区工作,参与民主评议机关等形式,拓宽了监督渠道,提高了监督实效,推进了我区改革发展建设。《关于大兴安岭林区的开发、生产、建设的问题》《关于准格尔煤田建设的几点建议》,通过民主监督促进了相关工作。
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做好工作、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围绕全区的重点工作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认真开展专题调研,提出意见和建议。特别是深入开展了对“三农三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推进“三化”进程和加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文化大区建设等重要问题的调查研究,向党委、政府提出了许多重要建议,如《关于我区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建议案》《关于解决我区“三牧”问题的几点建议》《关于加快锡盟草原的保护和建设进程确保国家北方生态安全的建议》《关于将内蒙古绿色清洁能源基地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提案》《关于推进向北开放的建议案》等,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贡献了智慧。
积极探索协商民主新载体,把专题协商作为履行职能的“拳头”产品来打造,与自治区党委政府共同制定并组织实施年度协商计划,每年10个年度协商议题,提升了内蒙古政协履职时效,在“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中,体现了政协担当。
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新方位新使命,坚持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政协履职的中心环节,充分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制度化建设,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十二届内蒙古政协的履职画卷正在精心绘制。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自治区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从思想上政治上扣好履职的“第一粒扣子”。
精心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常委会集体学习、委员培训班、政协学习讲堂等学习培训,基本实现了全体委员学习培训全覆盖,广大委员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得到进一步增强。
2019年5月30日,首场知情明政吹风会以“生态环境治理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内蒙古政协拉开帷幕,自治区政府领导做专题通报,自治区政协专家委员做专题辅导。知情明政吹风会的创立,旨在加深政协委员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理解和认识,找准履职工作的着力点,增强履职的针对性,全面提升“双向发力”的工作质量。
首期“委员讲堂”以“内蒙古现代能源经济发展”为主题,邀请自治区政协常委、委员和自治区政协智库成员等6位同志结合专题研究和工作实践进行宣讲,现场进行互动交流,成为展现政协委员新担当新作为的重要窗口。
编印《政协委员履职导引》,发放给自治区500多名政协委员和区市县三级政协机关,引导委员提高履职质量,增强建言资政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聚焦中心大局,积极建言资政。认真落实总书记关于内蒙古的重要指示与要求,以实施重点年度政协协商计划为抓手,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任务,聚焦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打赢“三大攻坚战”等中心工作凝心聚力、建言献策。
围绕“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等党政关切、群众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献计献策。围绕“加快我区边民互市贸易区发展,助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内蒙古从‘过境经济’向‘边境经济’转变”“推动口岸‘落地经济’发展,扭转‘酒肉穿肠过’状况”开展专题协商和视察活动,为自治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围绕“治理散煤燃烧、推进清洁取暖”“提高粉煤灰综合利用水平,加大粉煤灰污染防治力度”开展议政协商,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围绕“推动少数民族聚居贫困地区如期脱贫”“我区‘三少民族’自治旗精准脱贫情况”开展专题协商和视察,印发《关于全区政协系统助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自治区政协委员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方案》,动员全区1.9万名委员开展了多项扶贫活动。
积极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助推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与河南、山西等九省区政协主席联名提案建议将沿黄河生态保护与发展确定为国家战略。形成了《关于启动国家“乌贺原”生态安全保障工程的提案》《关于促进全区生态保护和旅游业发展的提案》《关于大力开展散乱污工业企业综合整治、持续开展我区环境质量的提案》《关于推动环保产业成为自治区支柱产业的提案》等一批高质量建言成果。
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在履职创新上抓实效。从“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转变,统筹谋划、深入调研,创新拓展履职空间,在新时代展现出了新作为。2019年对全年重点工作进行梳理,确定了五大类80项重点工作,挂图作战,对标施工。
把中长期课题研究作为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将每个课题落实到相关的专委会、以专委会带动所联系委员、联合政协智库专家共同从事研究,每个课题建立相关的数据库和学习调研基地,以中长期课题研究支撑提质增效。办公厅、各专委会、各界别各负其责,掀起了一波提质增效新热潮。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好内蒙古水文章”“发展草牧业”“全民健康与健身深度融合”等重大课题跟踪用力,以重大课题的深入研究带动履职质量的提升。
6月末自治区政协应用型智库成立,260名专家学者、政协委员被聘为智库成员,为自治区政协履职提供了专业保障和智力支撑。
实施常委履职述职,建立委员履职档案,履职规范化水平有了提升,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日益成为委员的履职理念和自觉实践。
2019年8月21日,内蒙古政协云正式启动,提质增效多了一个新引擎。这是适应网络信息化大背景下,为委员搭建的履职新平台,通过党委政府、政协组织、政协委员、社会公众有序互动,省市县三级共享,来实现网上政协委员履职流程的全方位覆盖、履职链条的全环节管理、履职主体的全天候参与,进一步拓展了委员履职的广度和深度。这也是为协商互动开通的新渠道,通过“民意直通车”“委员会客厅”等履职栏目,打通联系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人民群众表达诉求提供规范有序的民主渠道。这更是宣传政协的新融媒,使“政协好声音”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扩大人民政协的社会影响力。
70年风雨同行,70年砥砺奋进。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精神的指引下,内蒙古政协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11月11日走访自治区政协机关时的指示,带着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将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和敢于担当的工作作风,围绕自治区工作大局,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