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红军坑道爆破显威力

刘强

2020年05月14日07:49    来源:人民政协报

原标题:红军坑道爆破显威力

  1929年初,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所到之处普遍燃起革命烈火。在建立中央苏区的战斗中,针对国民党反动武装躲藏在坚固城墙堡垒中的负隅顽抗,没有重武器的红军指战员创造发明出了坑道爆破战术,让敌人的城池、关隘、要塞和据点顿时土崩瓦解。

  炸破瑞金新陂土围

  1931年3月,红十二军罗炳辉率部攻占瑞金城,敌“自卫团”为保存实力,一直逃至离县城70余里的新陂土围内,准备在那里坚守,然后等待援军伺机反扑。为肃清这股敌人,红军抽调人马于4月16日大举围攻新陂。

  敌人被包围后,龟缩于坚固的土围内,通过射击孔阻击红军。在进攻过程中,红军发现:土围是用石灰、糯米和砂石夯筑而成的,非常坚固,在没有重武器的情况下很难攻克。10月13日,上级又调红军独立三师全力进攻。此次红军稳扎稳打。先消灭了土围外围的敌人,并切断了土围内的水源,还占领了土围后侧一间烟寮。独立三师大多为赣南闽西子弟,很多人都用过土枪土炮,所以大家集思广益,决定在寮内挖掘隧道达土围城墙根下,然后用棺材装满火药埋入土围下,装好引线进行爆破。17日上午11时,红军点燃引线,随着“轰”的一声地动山摇爆炸,土围城墙一角被炸开,红军迅速冲入土围,全歼了据围顽抗之敌数百人,敌“自卫团”团长也被当场击毙。

  炸开“铁打会昌”

  1931年10月下旬,为迎接“一苏大”召开,遵照毛委员关于迅速肃清红区内白军据点的指示,红五军从瑞金城出发,经会昌西江、洛口、白鹅、茶梓、高排到门岭。红八军从瑞金谢坊出发经会昌板坑、罗塘到门岭集结。两军集结后联合包围会昌城,会昌四周城墙高大、厚实,县城东西北三面又被河宽流急的贡江环绕,只在南面有一片开阔地,形成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地势,所以自古以来就有“铁打会昌”之称。敌人头目欧阳莘、欧阳传霖纠集2000余人的地方武装靖卫团,妄图利用坚固的城墙负隅顽抗。红军研究攻城计划,有的主张强攻,但强攻伤亡大,有的主张围城,但时间太久也不行。红军官兵刚刚听说了用秘密武器攻占新陂的捷报,都觉得,我们也可以从地下钻进去,放上炸弹,把城墙炸掉,同时发起冲锋,一举歼敌。指战员向指挥部报告,红军指挥部当即批准这个建议,决定在城南同时掘进6条坑道,采用坑道爆破攻城的办法。为此,从红一军团调来一个工兵连,担负挖坑道任务。并指令一营的步兵担任火力掩护,会昌游击队协同作战。

  工兵连的大多数战士原来都在安源煤矿工作,挖坑道很拿手,进展很快,虽然有两条坑道被敌人破坏了,还有两条被水淹,但仍有两条坑道最终挖到了西南方敌人炮台阁的城根下。会昌县苏维埃政府立即组织人员把熬出的一担担土硝送到红军驻地,当地老表又捐出了寿木(棺材),10月25日早晨,工兵连把三副装满土硝的棺材通过坑道放入城墙下面,点燃导火线后,“轰隆”一声巨响,会昌城西南角的炮楼随着尘烟腾空而起,城墙也被炸开三四丈宽的口子,红军的冲锋号随即吹响,红军如潮水般冲进城去,敌人在巨大的轰鸣声中,早就吓破了胆,在一片“缴枪不杀”的口号声中,纷纷举手投降,此役红军俘虏了敌人700多名,缴枪千余支,靖卫团头目欧阳莘和欧阳传霖带着百余敌人打开西门跳河逃跑,刚上岸就遇到早已等候在那里的红军伏兵,除欧阳莘外大都被一网打尽。

  爆破寻乌城墙

  1933年4月,上级决定再攻寻乌,调来红军独立二、三师和地武装约数千人配合攻城。当时的战斗部署是:独立团和地方武装坚守黄泥垇、五里亭等处,截住陈济棠第八师的国民党军;另一部分驻田背村,截断敌人的退路;独立二、三师担任攻城。

  城内由敌县长潘梦春带领警察队及陈济棠的手下团长张英的部分部队把守,他们认为:外围有陈济棠的部队,而城内力量雄厚,加上城墙高厚坚固,城内粮食、弹药充足,定能固守。因此守敌将城门封死,只在城墙上向外放枪。

  红军攻城开始时,因城墙周围都是一片水田,无处隐蔽,敌人在城内居高临下,红军一连几天冲锋都被敌人的火力所阻,无法接近城下。第四天黎明,终于占领北门城下的一栋房屋。独立三师有攻打新陂坑道爆破的经验,于是就在这座房子里挖地道,整整挖了一天一夜,才挖到北门的城墙下。红军发现:高大坚固的城墙要挖倒它是不可能的,一两包普通的炸药也休想炸垮它,于是就找来几口大棺材,在里面塞满炸药、铁锅片、碎石块等,钉上马钉,外面用铁皮、铁丝包捆牢固,放到挖开的城墙脚下,随后退出爆炸范围,点燃引信。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寻乌城北门的城墙炸开一个三丈多宽的缺口,红军便趁着烟雾的掩护从缺口冲杀入城,迅速歼灭了城内2000多守敌,敌县长潘梦春成了俘虏。

  两度爆破沙县城墙

  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1933年7月,中革军委成立东方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滕代远任政治委员,并就近指挥闽赣军区和福建军区的地方部队。东方军入闽的任务就是打击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反动武装。期间,在沙县进行了一场入闽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过程最曲折的战斗。

  沙县县城可谓“闽中重镇”,驻守这里的是福建军阀中有名的“土皇帝”卢兴邦。卢兴邦的部队装备虽不如蒋介石的“中央军”,但政治上异常反动,是红军入闽以来的死敌。1934年1月,东方军挺进沙县,决定拔掉这个反革命据点。

  城墙是攻城遇到的第一个障碍物。

  经过一系列精心准备,东方军于1月11日包围沙县城。因为南边临水,红军选择进攻东北西3个城门。

  整场战斗历时15天。为了打开城墙,红军把战斗从地上打到“地下”。22日晨,红军工兵经过十天十夜的奋战,终于将坑道挖到城墙下。可惜在引爆时炸点偏离原定目标,城墙完好如故。24日夜,红军再次把坑道挖到了西门城楼下,用棺材装了3500余公斤用土硝、硫磺等配制的黑色炸药,放在城门楼底下的坑道里,一切准备就绪。

  25日拂晓,红军总攻开始。凌晨5时,“轰”的一声巨响,高耸的城门楼被掀翻,西门城墙被炸开一道20多米宽的缺口,突击队迅速攻占了西门城墙,并继续攻破敌人的第二道防御工事。一小时内,便完全解决了西门的战斗。经过3个小时的激烈巷战,卢兴荣率领的两个团国民党兵被红军歼灭,城外沙溪南岸碉堡内的敌人也全部投降。红军收获丰厚的军需物资:“缴获炮8门、各种枪支2000多支、子弹10.8万发、炮弹2万多发、无线电台1部,以及大量的食盐、粮食、布匹等物资,缴获一座敌兵工厂。”值得一提的是,红军趁敌人还不知沙县被占领的战机,利用缴获的无线电台发出“求救”信号,要求国民党军快速送钱和弹药来。敌人信以为真,连续两天派飞机空投了五六千万元中央券、25万发子弹和大批棉衣、食品。第三天,当敌人发现受骗时,红军早把全部胜利品搬到中央苏区去了。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档案局)

(责编:曹淼、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