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班永吉 整理:林立 陈利
2020年06月18日08:01 来源: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编者按: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记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兵团在改革进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历史智慧,为兵团全面深化改革提供资政服务,兵团党委党史研究室编撰出版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改革开放口述史》。今天摘发采访原中央党史研究室援疆干部班永吉的口述实录,他是中央和国家机关第八批援疆干部。2014年9月—2017年7月,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现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
采访组:班主任好!您在兵团党史研究室援疆了三年,在北京再一次见到您,非常亲切。请您谈谈感受吧!
班永吉:兵团党史研究室的这个课题非常好。当我得知要接受采访时,我从自己的抽屉里翻出来一个特别有纪念意义的证件。这个证件是我们“八五”(中央第八批、兵团第五批)援疆干部刚到兵团不到一个月时,也就是2014年的10月1日,庆祝兵团成立60周年活动的出席证,这个证件我一直珍藏着。
从2014年到2017年这三年,我已经把新疆和兵团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了,一听说新疆和兵团来人了,就像是自己的家乡来亲人了一样。三年援疆,一千多个日夜,对我来说都是美好的回忆,唯一的遗憾是自己为兵团做的可以记载下来的事情太少了。2017年五六月,兵团日报社的记者在采访我的时候,我总结了几点:
一个栏目。援疆期间,我和兵团党史研究室党史处(我在兵团的援助单位)一起承办了一个叫《兵团记忆》的栏目。这个栏目是在兵团60年的发展长河里撷取一些大事要事,作为《兵团日报》的一个栏目定期刊登文章。尽管因为版面关系,有些文章没有刊登,但是我们兵团党史处的工作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原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主任曲青山,还专门表扬了这个栏目。
一部专题片。援疆期间,我们原中央党史研究室与某文化公司合作拍摄了一部八集电视专题片《永远的长征》,按照领导要求在兵团电视台播放。这部片子播出之后,反响很好,尤其是那些兵团老战士,还给我们打电话,说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播这部片子非常好,长征精神和兵团精神一样值得传扬。
另外,我们还编著了《兵团历史文献选编》和一些“史料专辑”,如《农业现代化专辑》《援外专辑》《教育专辑》等。这些专辑我现在看了,还能回想起当时和兵团党史研究室同事们一起奋斗的时光。尽管我们的采访资料比较多,但由于篇幅所限,用到书里的资料我们进行了取舍,还有很多没有收录进去。但是这三部专辑的工作也是兵团持之以恒的工作,包括现在做的兵团改革开放口述史的工作,这些选题兵团党史研究室都做得很好。
我们兵团党史工作者就是把资料积累下来,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研究兵团的发展史、奋斗史、创业史。这项工作特别不容易,我记得刚来时李书卷副政委给我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小班,我们党史工作者一定要把来到兵团,奉献一生的这些人,或以连为单位,或以团为单位,把他们的名字记录下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如果再能把他们的事迹记录下来就更好了。
所以我觉得党史工作者就是要把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做好,记录历史,以启未来。
我曾在一篇文章里写过这么一段话:“感谢三年的援疆生活,援疆既是补钙之旅,也是信仰之旅;既是健骨之旅,又是成长之旅;既是追索之旅,又是心灵之旅。感谢援疆三年里,给我支持帮助的戍边人,感谢兵团作家韩天航,使我了解了兵团的戈壁母亲和瀚海父亲的故事,感谢为我们史志工作者讲述兵团人酸甜苦辣的兵团老领导,他们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我等晚辈的担当。这三年的援疆生活,我受用一生。”
援疆三年我也写了一些东西,在《新疆日报》《兵团日报》以及兵团下面师的报纸上发表过。这些文章主要是反映我们兵团人的生活,记录兵团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中的感人故事,总共大约30万字。我在援疆临结束时,专门做了一个册子,把这个册子取名为《心地边关》。取名时我一直在想着我们戍边的兵团人,想着永不移动界碑,想着边防第一连,想着我们沸腾的伊犁河谷……我感到兵团大地都充满着火热的激情。我们一代代的兵团人继承了三五九旅革命精神、军垦精神,把我们兵团建设得这么美好,值得我们大歌大咏。
但是我觉得兵团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好多人只知道新疆,不知道兵团。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宣传,这不仅需要以文学的形式去反映,还需要更多的传媒手段去宣传,广而告之。我们兵团有这么多好的风土人情,可以做些专题片,在中央台一些重要时段,宣传兵团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好人好事,比如说尤良英、魏德友、马军武等,让全国人都知道兵团人的奋斗史、光荣史。
前段时间有一部电视剧《大牧歌》,是韩天航的作品,这是继《戈壁母亲》之后,又一部宣传兵团的故事,我看了之后非常感动,尤其是结尾,他们到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讲兵团人的故事,传承兵团精神。你们这个选题项目就做得非常好,很好地抓住了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间节点,宣传兵团。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也可以借此节点,把为新中国、为新疆、为兵团作出牺牲,付出青春和热血的兵团人宣传出去。我们的共和国已经70岁了,如果那个时候的他们十八九岁当兵,现在已经八九十岁了。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这个重大事件纪念节点,把兵团精神,把兵团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优良传统传扬出去,传承下去。
采访组:援疆三年,您带领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说《兵团记忆》《永远的长征》等,不仅丰富了兵团的文化资源,还扩大了兵团红色教育影响力,《心地边关》里的每一篇文章都饱含深情,令人感佩。
班永吉:我的《心地边关》这本书的封面专门使用了新疆元素。封面上部是我女儿画的油画,把新疆巍峨的雪山、奔腾的河流都画上了,还请我们的援疆干部苗宏题了书名《心地边关》。“心地边关”是什么意思呢?“心地”是我把兵团大地作为一片心灵的土地去耕耘,“边关”就是想着兵团的戍边人;封面下部是石河子广场上“边塞新乐章”大型雕塑。当时拍这张照片时,戈壁母亲怀里抱着孩子,我就把她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作为封面设计构想,交给了兵团印刷厂,他们设计得非常好。
我们这批援疆干部在援疆期结束前兵团组织部编了6本书,有《援疆路上》《援疆家书》《援疆鲜为人知的故事》等,《援疆路上》这部书凝聚了我们大量的心血,我是执行主编,在审校时我和援疆领队秦富平是逐字逐句地唱校的。这本书里记录了援疆干部生活的点滴,我觉得很有意义,作为一名党史工作者,能参与到这本书的编辑出版工作,我感到十分荣幸。
现在回头看看咱们编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料选辑·庆祝兵团成立60周年专辑》,还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史文件选编》,当我把这几本书摞在一起时,或者是把《援疆路上》系列6本书放在一起时,我都有种不虚此行的感觉。唯一歉疚的就是对你们这些党史工作者关心太少,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党史工作者,比如和田、图木舒克的党史工作者,他们的办公条件非常差,我没有能力改善他们的办公环境,到现在我都心有歉疚。虽然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共党史出版社给兵团赠送了近百万元的图书,但这些和兵团的党史工作者做的工作相比,微不足道。
我在哈密的一个兵团农场陈列馆,看到许多戴着红领巾的孩子在参观。当时有一个孩子就说:这是我爷爷的水壶。我觉得这些孩子去参观学习,并且利用暑假在那里当义务讲解员,这种形式非常好。还有一个大学生志愿者、兵团的孩子,她宁愿放弃内地优越的工作环境,回到兵团,回到兵团人身边,回到家乡的博物馆当讲解员,我觉得这就是兵团精神的发扬光大。
援疆三年,兵团精神教育了我,激励了我,这对我以后的工作生活是一种充电和加油。以后有机会我还要回到兵团,回到兵团人身边去,再看看我们的界碑,看看我们的兵团戍边人,像魏德友、尤良英、马军武等。上次我到一师去采访,正好遇到姚新民副司令员,他说,小班,你一定要到一师来,这里有很多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你要写写他们,看看塔里木河,看看我们的幸福城。
一师的幸福城在十三团,这个名字是王震取的,现在发展得很漂亮。兵团要注重投资建设纪念场馆,你看位于石河子市的兵团军垦博物馆建得就很好,还有位于四师七十二团的红军团纪念馆建得也不错。在北京,周边一个村都有村史馆,更何况为共和国的成立、建设、改革、发展作出那么多贡献的一代代兵团人。我们不能忘记兵团人,我们要把这些记录下来,让他们的事迹进学校、进工厂、进军营、进社区、进农村、进网络,使我们党史工作真正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为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假如这些兵团珍贵的资料能放到北京博物馆、北京图书馆,或者全国各地的图书馆,那将来就可以传承下去的,后人就可以在这些书里面看到我们父辈的名字,看到父辈们在大西北那片戈壁滩和祖国的边境线上耕耘的生命历程。
这是我的思考,但我做得远远还不够。我们兵团十二师有一个老的党史工作者工作者,叫林向东。他写了一部兵团老兵的书,书名叫《北亭老兵》,让我给他写了序言。这些党史工作者不为名不为利,就为了讲述兵团故事,不辞辛苦。我觉得这些老一辈的党史工作者,真的是在做良心活,很不容易。我要为这些党史工作者点一个大大的赞。
当时我出版《心地边关》这本书的时候,把它放在了兵团出版社、兵团印刷厂,把这本书无偿地送给了我们14个师的党史工作者。三年时间有限,兵团有些地方我还没有走到,比如说奎屯、伊犁,也没有写到,请你们谅解我。我觉得文字是自己生命体验的记录。我愿从这些生命体验的记录里面分享我作为曾经的兵团人,在三年兵团岁月里的一点思考。兵团值得我们大书特书的事情太多了,我们要讲好兵团故事,传承好兵团精神,让我们在祖国各地所有兵团的后代,都能感受到大西北像天边一簇圣火一样,永远照耀着他们前进的道路。
2018年9月16日,是我们这批援疆干部离开新疆的第一个纪念日,我们部分援疆干部又聚在了一起,提到在兵团的点滴,感到恍如昨日。我也时常想到我采访到的兵团老兵们,我祝愿他们健康长寿!祝愿兵团职工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幸福!祝愿兵团的明天越来越美好!
采访组:兵团的发展离不开援疆干部和各援疆省市的支持,欢迎你们能够常回兵团看看。
(原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改革开放口述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19年12月第1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