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龙
2020年08月06日08:06 来源:人民政协报
1946年初春,为迎接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上将,展现人民军队的风采,中共中央决定组建一支仪仗队。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某团挑选了500名年轻、精干、仪表端正的战士,编为3个连,组成了我军历史上第一支临时仪仗队,由团长罗少伟、政委魏志明负责带队。
为参加作战、训练和生产劳动,仪仗队官兵平时穿着的军衣,和其他战士没什么两样:仍穿着和抗战时期一样的八路军军服,左臂佩带白底蓝字的“18GA”(十八集团军)臂章,腿上都打着绑腿,脚蹬黑布鞋,许多战士的衣服还打着补丁,直到执行任务那天,才换上新军装。
在延安经过20多天艰苦紧张的训练,仪仗队员的军事素质有了很大提高。1946年3月4日,仪仗队迎来了成立以来的特殊时刻——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执行迎接外宾的任务。上午10时左右,毛泽东、朱德等中共中央首长来到延安机场。仪仗队3个连队呈横队排列,每连排头是炮班,其次是机枪班,官兵们铁打钢铸般站立在队伍的最前面,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大约过了1个多小时,随着由远而近的巨大轰鸣声,一架银灰色的飞机徐徐降落下来。飞机舱门打开了,马歇尔在国民党将领张治中等人的陪同下走下舷梯。毛泽东、朱德等迎上去,与来宾一一握手、互致问候。随后,仪仗队领队罗少伟跑步上前向朱老总报告说:“仪仗队准备完毕,请首长检阅!”在朱老总的引导下,中央首长陪同马歇尔等人向仪仗队走来。仪仗队的官兵们手握钢枪、精神抖擞地接受检阅。
受阅任务完成后,根据上级命令,1946年4月中旬,我军这支最早组建的仪仗队解散后回到原部队驻地,继续担负起了保卫延安的光荣任务。就在队伍启程的前一天,朱老总专程来到机场驻地为官兵送行。他满怀激情地说:“你们这次任务完成得很出色,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充分展示了我军威武强大的力量,我代表党中央谢谢你们!”
1949年10月16日,我国迎来了第一位外宾——苏联驻华大使罗申。罗申要正式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中央确定用仪仗队和军乐队举行欢迎仪式。当时将组建仪仗队迎宾的任务交给了公安警卫师警卫营。在欢迎罗申大使时,仪仗队下着马裤,脚穿马靴,头戴钢盔,手持上刺刀的三八式步枪。尽管着装都是缴获而来的,但队员们动作整齐,精神饱满,任务完成得十分顺利。
1953年6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正式组建。1953年11月11日,金日成率领代表团访华乘专列抵达我国安东(今丹东),成为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的第一位外国国家元首。
195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正式改建为陆、海、空三军仪仗队。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