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追寻红色密码

——红一方面军在浏阳永和镇成立90周年

王文隆

2020年08月24日08:03    来源:湖南日报

原标题:追寻红色密码

  8月19日,红一方面军成立旧址——永和镇李家大屋。屋前为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滕代远雕像。通讯员 摄

  8月19日,纪念红一方面军成立90周年暨第六届湘鄂赣苏区历史研讨会举行。湖南日报记者 范远志 摄

  8月19日,出席研讨会的代表在李家大屋参观红一方面军成立陈列展。通讯员 摄

  浏阳市永和镇。 通讯员 摄

  站在浏阳市永和镇李家大屋的地坪里,仰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滕代远的群雕,老一辈革命家朱德之孙、空军指挥学院原副院长朱和平思绪万千。

  8月19日,朱和平应邀出席浏阳纪念红一方面军成立90周年暨第六届湘鄂赣苏区历史研讨会。当天下午,他和其他与会者齐赴位于永和镇红一方面军成立旧址及相关纪念地大围山镇参观。

  连日来,湖南日报记者也循着红一方面军的历史轨迹,穿行美丽浏阳,追寻红色密码,探求红色传承。

  水到渠成,胜利会师

  “红军到达永和时天还没有亮,神不知鬼不觉。第二天凌晨有人早起,门一打开,屋檐下黑压压睡着一大片人。”关于红军大部队的到来,永和镇老辈人告诉记者,当地流传这个说法。

  那天是1930年8月23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一军团与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的红三军团,近4万人在浏阳市永和镇胜利会师。

  家住李家大屋一侧,当时只有13岁的黄金吾老人亲眼见证那一幕:“许多人拿着大刀、背着长枪、穿着军装,整齐地站在李家大屋前。毛主席脚穿草鞋,头戴斗笠,站在大屋前的一块石头上,给大家作报告,蛮高大,很威武。许多村民也慢慢地从各处聚拢过来。”

  当天晚上,毛泽东在永和镇李家大屋主持召开两军团首长和湘东地区负责人联席会议,传达中央军委的指示,作出两军团合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的决定。

  新领导班子中,毛泽东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总前敌委员会书记和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主席,朱德、彭德怀、滕代远分别担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副总司令、副总政治委员。

  “红一方面军的成立,是众望所归、水到渠成。”朱和平在研讨会上说。

  1930年夏,国内外形势出现了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局面。10多个省的许多分散的革命根据地逐步发展为连片的苏区,全国红军主力部队发展到10多个军。随着红军力量日益壮大,革命战争形势要求从分散的游击战向大兵团运动战转变。

  “这一转变的实现,首要条件是建立正规兵团。1930年4月,中央军委及时提出建立正规兵团,集中部队力量统一指挥。”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院长胡振荣说。

  1930年6月,红三军团、红一军团相继在湖北大冶和福建长汀组建。

  “文家市大捷为红一、三军团会合并组建红一方面军创造了条件。可以说,没有文家市大捷,就没有红一方面军在永和镇的组建。”浏阳市政协文史调研员余振魁认为。

  1930年7月27日,红三军团攻占长沙后,国民党反动派何键调集部队从南北两路夹击长沙,红三军团鉴于形势严重,于8月5日主动撤离长沙,向平江、浏阳方向转移。何键立即布置重兵追击红军。毛泽东、朱德率红一军团从赣南赶往湖南支援红三军团,在浏阳文家市与敌军交战,全歼驻守在文家市的敌军戴斗垣旅,获得文家市大捷。

  8月22日,毛泽东、朱德率红一军团从文家市到达永和镇。23日,驻守平浏边境的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三军团闻讯赶来,两军团胜利会师,合编成立红一方面军。

  从此,这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主力部队,转战大半个中国,蹈赴无数次战火,为党和人民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中流砥柱。

  地利人和,选择永和

  8月23日,记者从浏阳城区出发,约半小时到达永和镇。浏阳河穿镇而过,河边100多米远坐落李家大屋。90年前的这天,红一方面军在这里成立。当天的游客明显比往日多了不少。

  旧址的陈列也进行了重新布展,从里到外,透着一股浓郁的红色氛围。这是一座始建于清代的大宅子,目前占地5000多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920平方米。2019年,李家大屋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年为什么会选择在永和镇的李家大屋会师呢?”讲解员开门见山主动释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方便行军,从永和往上走可以进入张坊、大围山的深山里,往下走可以进攻浏阳;二是方便扩军,因为永和一带的革命活动很活跃,有许多的游击队员、赤卫队员和革命群众;三是方便应战,在李家大屋附近有一条河,当年是没有桥的,可以防止敌军的突袭;四是方便驻军,李家大屋的原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可以容纳大量的红军战士在这里休整。”

  在胡振荣看来,红一方面军这样一支英雄部队在浏阳永和镇成立,绝非历史的偶然。

  他分析,浏阳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推动了红一方面军在浏阳的成立。浏阳是湘鄂赣苏区中心县,位于湖南、湖北、江西3省边界地区和长沙、武汉、南昌3个省会城市的中间地带,境内有连云、大围、九岭等山脉,山大林深,地势险要,为红军在此开展武装斗争提供了广阔的回旋余地,进可威慑大小城市,退可撤往偏僻山村。“同时,浏阳境内河流交错,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易于红军筹款筹粮。湘鄂赣3省渗入浏阳境内的各种反动势力相互牵制,敌人的统治力量相对比较薄弱。”

  当地广泛的革命群众基础,也为红一方面军成立和发展提供优越环境。

  浏阳市委党史联络组组长、浏阳市政协原主席李中琪在研讨发言时列举了几个事实:

  (1)浏阳农民协会运动高潮迭起。特别是1930年5月,全县武装暴动并第一次攻占县城。随后,数万浏阳工农武装参加湖南总暴动,革命热情高涨。

  (2)红三军团攻打长沙时,浏阳游击队、赤卫军与其保持同步行动,打击反动派,维护长沙革命秩序。

  (3)红一军团到浏阳支援红三军团,浏阳县委迅速接应并协助毛泽东、朱德夺得文家市大捷。

  (4)1930年8月21日,湘东特委和浏阳县委组织人民群众邀请红一军团进驻永和。

  (5)中共湘东特委书记张启龙和浏阳县委、县苏维埃政府领导及当地群众数千人,出席红一方面军成立大会。

  他说,到1929年夏,浏阳域内有党支部67个,党员2400多人;1930年春,全县各区乡都先后建立苏维埃政府。中共湘东特委书记张启龙组织农会牢牢掌握政权,开展土地革命。1930年后,浏阳境内进一步形成了完备的红色政权构架,造币厂、医院、学校、石印局等附属机构纷纷创办。

  种种地利、人和,促使红一方面军选择了浏阳永和镇成立。

  红色传承,巨变喜人

  “每一次回来,变化都很大!”8月23日晚,79岁的张茂林参加完家乡纪念红一方面军成立90周年晚会,第二天将返回北京,仍觉得浏阳没看够。

  张茂林是浏阳籍老革命家张启龙的大儿子,退休前任军事科学院军史部研究员,这次与妻子及弟弟、弟媳应邀出席纪念活动。

  18日晚上入住酒店,往外望去,两岸灯光璀璨,浏阳河如诗如画,几位老人一脸兴奋。接下来,他们去永和镇、大围山镇,一路欣赏美丽乡村风光,感受老家发展变化。

  “交通大不一样了,连村组都通了柏油路!乡亲们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好多人家都是漂亮的小洋楼,门前屋后,栽花种树。”张茂林说。

  在永和镇走访,记者感受到红色热土的激情与活力。位于该镇菊香村磷肥厂的湖南鑫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今年销售额已有3000多万元,预计全年可达7000万元。公司负责人说,自今年2月投产以来,一直处于满负荷生产,产品供不应求。七宝山村藏香猪产业欣欣向荣,永福村鲜花基地热火朝天,狮子山村发展小水果、蜂蜜等原生态无污染的产业……

  如今的永和镇,不仅是一片红色热土,也是一方秀丽山水。浏阳河逶迤东来,株树桥水库、省级森林公园狮子山景区镶嵌其间,集镇建有我省首家菊花石文化博物馆,“中国红桎木之乡”“中国菊花石之乡”成为永和闪亮的名片。

  “红一方面军在永和成立,是永和的荣光。永和还走出了唐亮、李贞等开国将军,张启龙等老一辈革命家,他们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永和镇党委书记傅庭信告诉记者,接下来争取在上级支持下将李家大屋纳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核心区,并拟建设红一方面军成立纪念馆、浏阳将军馆,整合红色资源,打造4A级景区,用发展实绩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基因。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奋斗是最美的姿态。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黎春秋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浏阳人民从红一方面军的建设史和湘鄂赣苏区的革命史中汲取精神养分、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发扬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实现了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到跻身全国百强第一方阵的大跨越。2019年,浏阳县域综合发展、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工业百强县排名分别位居全国第10位、第12位、第11位。

  链接 专家观点

  红军建设实现正规化的标志

  陈晋(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

  红一方面军的成立,是红军建设实现正规化的标志;是创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权的主要军事保障;为我党、我军提供了大量的干部人才;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运用提供了直接土壤;使古田会议中有关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作风等方面的要求,在红军中得以普遍遵循和创造性实践。

  1927年9月19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在浏阳文家市转兵,成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起点。而湘鄂赣苏区是秋收起义的重要发源地和发生地;是中央苏区的最初酝酿地、战略策应地和重要屏障;是红一方面军诞生的摇篮、中国工农红军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这里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唯一攻占过的省会城市长沙,湖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省级苏维埃政权地区。

  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红一方面军作了这样的评价: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毛泽东、朱德同志直接领导的红军第一方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起了最重要的作用。这里用的是“最重要”,没有之一。

  群星璀璨,光照千秋

  胡振荣(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院长)

  红一方面军又称“朱毛红军”“中央红军”,先后拥有8个军团、20余个军、10万余人,是全国最强大的红军主力部队。

  红一方面军的成立,成为我党、我军人才成长的摇篮。红一方面军南征北战,不仅推动了土地革命的蓬勃发展,也为我党、我军培育了大批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开国十大元帅中的八大元帅,开国十位大将中的六位大将,还有许多开国上将、开国中将、开国少将、开国部长以及开国后省、市党政第一任主要领导。真是群星璀璨,光照千秋。

  同时,红一方面军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战争形式实现了从游击战到运动战的重大转变,成为推动根据地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引导红军正确前行的光辉旗帜。红一方面军的成立,也是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凝聚的象征,参与创造的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是人民军队鲜红底色最好的象征。

  湖湘子弟挑大梁

  王文珍(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

  红一方面军组建时,下辖红一军团的三、四、十二军和红三军团的五、八、十六军等6个军,近4万人,成为全国最大的一支工农革命军队。

  秋收起义部队是红一方面军的重要源头之一,这支部队大量来自湘鄂赣地区尤其是湖湘子弟。秋收起义部队中的平江工农义勇队、浏阳工农义勇队以及醴陵工农革命军、衡山农军,人数占了整个起义部队的半数以上。

  平江起义中建立的红五军也是红一方面军的重要源头之一。红十六军的指战员主要来自平江、浏阳、岳阳等湘鄂赣边境各县地方武装。

  1930年8月23日,红一方面军成立时,浏阳苏区又输送了2000名优秀青年。

  记者手记

  李家大屋,一定会更加热闹

  王文隆

  拉近历史镜头,才能真切地读出“浏阳是一片红色热土”的含义与分量。

  1930年4月,浏阳县第一届苏维埃政府在永和镇狮子山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由人民自己选举产生的县级红色政权。

  从1927年9月秋收起义部队在浏阳文家市会师,到1930年春浏阳全县24个区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再到1930年8月23日,红一方面军在浏阳永和镇成立,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浏阳是一个红色的浏阳。据统计,自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28年时间,浏阳牺牲的革命烈士达20万人,其中有名有姓的2万多人。

  红一方面军成立90周年备受瞩目,浏阳由此也备受关注,成立旧址李家大屋也由此成为热点。

  看资料、听讲解,原来占地50亩、房屋100间的李家大屋,如今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20平方米。

  90年前,李家大屋很大,容得下近4万红军会师;如今,李家大屋小了,小得来一两百人都显拥挤。

  90年岁月如流,李家大屋流失了辖地,流失了房间。但,人们对红一方面军在这里成立的记忆没有流失,人们对红色传奇的敬仰依旧。

  4天前,《湘伴》刊文披露,“90年前,中国最强大的工农革命武装力量为何在浏阳诞生”,持续两三天在朋友圈刷屏。这些天,网络上新出现不少写红一方面军的文章与话题。

  “8月份,李家大屋参观人数同比增长了30%。”这是永和镇提供的数据。人数最多是最近几天,平均每天有三四百人。

  人数虽仍然不算多,但同比增长不少,令人欣慰。

  其实,变化早已在悄悄发生。几个月前来过的参观者会发现,旧址陈列翻新了,陈列布局更合理,资料更丰富,讲解员更专业了。

  记者还发现,最近浏阳市统筹开发推出了红一方面军红色旅游参观路线:永和镇李家大屋(成立地旧址)——大围山镇围山书院(秋收起义红三团驻地)——大围山镇楚东山大屋(湘鄂赣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大围山镇锦绶堂(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红色旅游,李家大屋不再是一个孤立的景点了。

  8月23日,永和镇发布包括永福村鲜花基地-李家大屋-菊花石博物馆-唐亮将军陈列室-李贞将军陈列馆-狮子山在内的“红军之源 记忆永和”乡村精品游线路,对境内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推介。

  我们坚信:李家大屋,一定会更加热闹。

(责编:曹淼、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