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我是不怕当英雄的”

——抗美援朝老兵张庭芳的故事

龚柏威

2020年10月14日08:13    来源:湖南日报

原标题:“我是不怕当英雄的”

  张宏豪一直以为父亲张庭芳“只是去朝鲜打了转,又回乡务农的老农民”,直到父亲91岁那年,退役军人事务部采集退役军人信息,他才在相关部门见到父亲的档案:在部队立过一等功、参加过上甘岭战役、在朝鲜战场坚守了2年……

  10月8日,安化县烟溪镇双烟村。张庭芳的精神很是不错,端坐在木椅上,回忆着往事。他的讲述尽管零星,但借助其子的记录和安化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档案,很快将记者带入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1951年6月,23岁的张庭芳参军入伍。此前,他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泥水匠,又是家中长子、主要劳动力,入伍的想法遭到父母反对。“敌人要打进来了,当然要保家卫国。”老人的声音很细,但态度坚定,“我是不怕当英雄的!”

  入伍后,张庭芳进入湖南暂编14团909部队,作为新兵在宁乡训练,之后参加荆江分洪北闸工程建设。安化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档案显示,张庭芳训练刻苦,工作努力,经常参加义务劳动,当上副班长,荣立一等功。

  1951年冬天,张庭芳随部队赴朝鲜。此时,他已编入15军45师134团,担任副班长。他记得刚下火车,敌机就在头顶上投炸弹。“班长大喊卧倒!”张庭芳一个大跨步,冲到两棵树之间趴下。炸弹落地,他回头一看,班上12名战士,瞬间只剩下4人。

  “火车上还是一个个活蹦乱跳的生命啊!一瞬间就……”张庭芳说,他没有害怕,也来不及悲伤,只有愤怒,手中的枪握得更紧,“我是不怕当英雄的!”时隔半个多世纪后,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老人浑浊的双眼依然泪光闪动。

  入朝后打了很多仗,死亡的威胁时刻盘旋在这些年轻战士头上。有一次,美军偷偷摸上了山,张庭芳和战友在坑道里与美军拼刺刀。敌人的刺刀从张庭芳肋下擦过,他闪过身,反手一击,撂倒了对方。还有一次,敌军空投炸弹,炸飞的土将他的右腿齐膝掩埋,张庭芳感觉右腿阵阵发麻,以为腿炸飞了,挣扎着爬起来,低头一看,腿还在,只是轻微受了点伤。他端起枪继续战斗。

  除了面对敌人的枪炮、刺刀,还有各种严酷生存环境的威胁。张宏豪的记事本上,记载着父亲之前的讲述。上甘岭战役后期,美军改变策略用飞机大炮封锁后勤供给线,志愿军没有吃喝,有时只能喝尿。但严酷的环境,击不垮英勇的志愿军,更加凝聚了战友深情。连队有个伤员重伤难以救治,唯一的心愿想吃个苹果,山下一个战士拼死将苹果送上山。

  1953年,张庭芳随部队归国时,当年一同赴朝参战的战友所剩无几。“我真的很幸运。”张庭芳说,战争期间严酷的生存条件,给他留下一身伤病,但没有一颗子弹、一块弹片打入他的身体。

  1956年,张庭芳复员回到老家,继续务农,直到37岁才成家。安化当地的领导多次找到他,问他有什么要求,他从来不提。1960年代,家中最困难的时候,妻子瞒着他,把勋章当掉,换了60元买米下锅。张庭芳生气了好久,后来又想通了。“我打仗是为保卫家人,她把勋章当了,也是为救家人。”

  张宏豪说,父亲从未跟他们提及参战经历,现在回想起来,这对他们反而是种更深刻的教育:不沉溺于过去,自强自立,踏实做人做事。如今,兄妹3人都发展得不错,弟弟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妹妹在北京开了两家公司,他自己也成为一名公仆。

  回忆往事时,张庭芳很平静,像在诉说别人的故事,只有提及牺牲的战友,才会满脸悲戚,说他要当英雄时,脸上露出孩童般的笑容。

(责编:曹淼、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