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校为抗战胜利发挥重要作用

宋庆森

2020年12月18日08:09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党校为抗战胜利发挥重要作用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党中央决定立即恢复中央党校,随后各分局党校、地方党校随之建立,并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军事路线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干部教育工作,党校在抗战中逐渐成为全党最高学府,为抗战胜利提供了坚强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抗战思想阐发的重要阵地

  阐发统一战线思想。1935年12月27日党中央在中央党校召开了一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阐明了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共同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强调党和红军在这个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这个报告完整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路线,不但极大地帮助学员加深了对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策略的理解,而且由此开了中央主要领导人来中央党校讲授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和理论问题的先河。

  阐释全面抗战思想。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了一条全面的抗战路线。中央党校和各分局党校对全面抗战思想的教育和培训,主要体现在对1937年8月中共中央陕北洛川会议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学习上,包括进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改良政治机构、改善人民生活、维护抗日民族团结等十个方面,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化。党校通过对十大纲领的深入阐释和教育让党的干部看到了共产党人在抗战中的责任与使命,认清了国民党片面抗战的本质和危害。

  宣传持久抗战思想。《论持久战》的思想虽然不是首先在党校阐发,但它是中央党校军事培训的主要教材,是持久抗战思想的深入阐发地。1938年毛泽东撰写的《论持久战》发表后,随即列入了中央党校和各分局党校形势分析和军事培训的主要课程。党校通过对《论持久战》的深入剖析和培训,使广大党员干部对当时国内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谬误有了科学的认识,坚定了持久抗战和抗战必胜的信心。

  抗战骨干培育的重要熔炉

  培养了大量的政工干部。中央党校和各分局党校把组织、宣传、统战、职工、青年、妇女、儿童工作等都纳入党的工作培训范畴,全面提升党的干部政治工作能力。为了做好白区的统战工作,中央党校在1936年6月西迁宝安后就开始着手增设白区工作班和白军工作班,专门训练到国民党统治区和国民党军队中开展党的抗战思想特别是统一战线的思想宣传。中央党校加大了党建课程开发力度,开设了“党的基本组织原则”“组织工作与领导方法”等课程,增强了党校学员党的意识与党性修养。

  培养了大量的民族干部。为了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力度,中央党校和各分校专门开设了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中央党校还把红军经四川西康时带来参加革命的少数民族青年编入培训班学习。少数民族干部通过党校培训,提高了文化素质,端正了科学认识,提升了抗战本领。

  注重开展军事训练。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军事训练是当时党校的一门重要课程,不管哪种班次,军事课都是必学课程。学员天天出操,还要轮流站岗,基本上都过着军事生活。军事课除了讲授游击战争外,还要学习各种军事动作,学会用步枪。同时还夹杂着军事训练,有时夜间紧急集合,到外地打“野战”实习,对学员进行制式教练和作战训练。除此之外学员还要学习进攻、防御、侦察等课目。

  抗战共识凝聚的重要平台

  凝聚抗日的思想共识。党校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理论传播、理论争鸣的重要舞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党校的整风运动,旗帜鲜明地反对形式主义,推动了实事求是校训在党校的贯彻落实,端正了广大党员干部的世界观,统一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党校的教育培训,充分宣传了共产党人的抗战理念、抗战思想、抗战策略,逐渐成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断取得抗战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

  凝聚抗日的政治共识。党校开展的抗日形势教育、统一战线教育等,一方面逐渐打消了党内对建立统一战线特别是国共合作的困惑和质疑,使党的抗战的政治主张成为了党内共识,其中敌后根据地“三三制”政权的广泛建立和减租减息运动的顺利开展就是很好的例证。另一方面,党校也是国民党认识中国共产党、了解党的抗日思想的重要窗口。1937年5月下旬,国民党派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安行营考察团到达延安,他们考察了抗日军政大学、中央党校和红军部队,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和延安各界群众要求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愿望和诚意,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国共合作的步伐。

  凝聚抗日的社会共识。中央党校和各分校培养的骨干被指派到抗战力量相对薄弱的地区,具体指导和培养了大量基层干部,宣传了党的抗日思想和抗日策略,抗日的征兵队、运输队、宣传队大量涌现,抗日的兵源、粮源、财源不断扩充,呈现出社会各界踊跃参与抗战、支援抗战的良好局面。另外,党校也成为国际友人、国际社会了解党的抗战主张的窗口。1936年美亚小组访问延安,访问团成员参观了中央党校,通过考察、访谈,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民族与国家危亡之际起到的中流砥柱作用,并把党的全面抗战和统一战线思想向国际社会传递,为中国共产党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奠定了良好的舆论基础。

(责编:曹淼、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