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理论引领作用 深化“四史”学习教育
日前,以“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不断深化‘四史’学习教育”为主题的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联合主办。来自本市多所高校、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等单位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参与探讨。
将唯物史观贯穿“四史”学习教育
王治东
“四史”学习教育需要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需要一场场真心的感动,更需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领性,尤其是唯物史观的引领作用。唯物史观蕴含历史逻辑,只有坚持唯物史观才能把握历史的基本规律与基本方向;唯物史观统摄理论逻辑,坚持唯物史观才能在历史框架中把握时代问题和理论创新的基本遵循;唯物史观彰显实践逻辑,坚持唯物史观才能以史为鉴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唯物史观贯穿“四史”学习教育有多种路径,其中有三点尤为重要。
一、围绕时代之问,探讨时代核心要义。
聚焦时代之问,这是“四史”学习教育的理论基点。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把握时代主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义。马克思曾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对时代问题有过这样的描述:“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众所周知,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四史”学习教育需要聚焦这种贯穿历史进程的重要“时代之问”。
马克思主义诞生在19世纪40年代,这个时期有两个无法逾越的悖论:一是财富巨大创造与贫困巨大发生的同步;二是物的价值不断增值和人的价值不断贬值同呈。马克思、恩格斯针对这两个悖论,站在人类历史整体演进的高度,研究和回答了“资本主义向何处去、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既是时代精神的理论化成果,也是引领时代的思想武器。
列宁在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思考了“帝国主义向何处去、无产阶级革命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成功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了社会主义在国家层面的第一次胜利。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又使其不断焕发出生机活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研究和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研究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时代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时代命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二、抓住历史主体,划定历史的时空边界。
厘清站在什么立场上讲历史,为了什么人讲历史,这是“四史”学习教育的基本前提。
唯物史观诞生前,关于历史的解读具有很大的主观性,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也往往归结为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和偶然性因素的发生。但是马克思通过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宣告了“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从而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建构中明确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这一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使人民的历史主体性作用充分发挥。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虽然所处时期不同、任务不同,但从历史主体性来看,“四史”实际上是一个历史,它是人民群众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主体地位,创造自身和人类美好生活的历史。也就是说,恰恰是因为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使自身的历史主体性作用得以发挥,才有了今天的历史样态。因此,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必须划定好历史主体的时空边界,结合不同时空背景所面对的具体历史任务,让人民的主体性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中更加凸显。
三、正视社会规律,把握社会的发展路径。
剖析清楚社会因何发展,社会发展为了什么,这是“四史”学习教育的根本目的。
只有正确把握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把握其中的发展大势。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向前发展的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其中支配社会形态演进的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普遍性和社会主要矛盾的特殊性的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当时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共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着眼时代变化,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判断。
可以说,“四史”中每一段历史都是着眼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而展开的。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对社会主要矛盾判断正确,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能够向前发展;对社会主要矛盾研判错误,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大历史观”的概念。推进“四史”学习教育也要有“大历史观”,只有透过“大历史观”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才能抓住“四史”的发展主线及核心要义,才能避免对历史的解构,避免将历史碎片化、故事化、虚无化。
(作者为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学习“四史”,讲好大党大国故事
高晓林
2020年1月8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向全党提出学习“四史”的重要论述。
首先,学习“四史”是一次理论武装,有助于凝聚全党共识,筑牢继续前进的思想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号召全体党员学习“四史”,可以让全体党员置身历史场景,回望历史时空,触摸和感受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来龙去脉,进而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同时,通过学习“四史”,引导全体党员强化历史记忆,对历史产生敬畏,进而发自内心地认同和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实际行动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
其次,学习“四史”是一次庄严宣誓,有助于重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
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获得民族独立的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中国社会历史巨变的党,也是将继续带领中国人民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永远奋进的党。100年来,从中共一大“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改天换地”,再到改革开放“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自始至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以贯之的发展思想。学习“四史”,就要引导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保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状态,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实践力量,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奋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次,学习“四史”是一次形象提升,有助于讲好大党大国故事,塑造大党大国形象。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普遍表现出想要深入了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渴望。然而,在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猜疑、误读、误导的论调不绝于耳。这就需要在国际舆论场上更加鲜明地展现好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客观事实及其背后的深层逻辑。“四史”中不乏生动故事和精彩案例,学习“四史”就能挖掘出更多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为呈现一个多姿多彩、和平发展、文明进步的大党大国形象提供丰富历史资源,从而让国际社会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理念、战略布局、发展目标,让党和国家进一步提升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为中国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努力为开展“四史”学习教育贡献力量。要在学习“四史”的基础上,实现历史知识的理论转化,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从学术上、学理上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推出一批有分量、有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要持续发挥好“四史”学习的教育源与辐射源作用,大力推进主题鲜明、通俗易懂的“四史”研究成果的宣传普及和转化。充分依托各种平台优势,灵活运用各类载体,创新普及方式方法,帮助广大党员和群众加深对“四史”的学习理解,引导他们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砥砺信心和勇气,强化担当和作为。要遴选一批代表中国学术水准、体现中国学术立场、反映中国学术前沿的“四史”学术和宣传精品,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并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渠道。在深化中外学术交流对话的同时,提升中国学术话语在国际学术界的价值引领地位。
(作者为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重维度
曹景文
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对于在校大学生知往鉴来,特别是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效能的因时因势之举。为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历史讲述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因此,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努力做到传播历史知识,而且要传授美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晚清著名思想家龚自珍曾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意思是说,要掌握“大道”,必须先研究蕴含着“大道”的历史。龚自珍所说的“大道”,其实就是探索历史发展进程、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四史”反映了我们党的政治奋斗历程和中华民族的政治选择历程,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素材。
高校思政课在将“四史”教育融入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历史讲述和价值引领相统一,既要讲清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发展脉络,更要阐释好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特别是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筑牢学生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
历史视野与现实观照的贯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要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这既是思政课教师能力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提升思政课质量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我们常说,让历史告诉未来。历史是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了解过去,把握当下,感知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回溯历史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的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就是要在大学生中弘扬优良传统和坚定理想信念,弄清历史是非,夯实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础。
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四史”教育,必须努力把握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一方面在课堂讲述中要在理论上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讲深讲透,引导学生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坚定“四个自信”;另一方面又要注重课堂教学向第二课堂、社会大课堂的延伸,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和访谈,包括家乡的百年变化、改革开放先进企业或乡镇的调研,对老党员、老模范、老战士和改革开放典型人物的访谈,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历史是一脉相承的历史,历史是曲折发展的历史,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历史。通过“四史”教育,要让在校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勉励他们在校期间努力学习,为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需要做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
教师在“四史”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首先,教师应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要求,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想实际,选择“四史”中的相关内容制订教学计划,撰写教案和制作课件。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无论是进行历史讲述,还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都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讨论和分析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使整个教学过程有序地向教学目标发展,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历史思维。
学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使“四史”教育的内容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在一定的条件下,让受教育者自己发现后果,以便他以后在同样的情况下能够明智地行动。为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注重选取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方法,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学习的参与度和主体自觉性,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的能力,鼓励学生在自己的探究中科学回答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对“四史”有深入的研究,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能够做出科学公正的评价。其次,思政课教师针对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观点要敢于亮剑,用扎实的历史资料和科学严谨的观点批驳各种歪理邪说。同时,思政课教师还应该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选取合理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将“四史”知识转化为认知体系,并进一步升华为自己的理想信念。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力
黄亚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四史”学习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更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为此,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创新力,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的影响力和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解释力,把握“四史”教育方向、坚守教育底色、优化教育布局、增强教育实效。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的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理论基础。“四史”中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历史,是党的奋斗发展史、自身建设史和理论探索史,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四史”教育就是要通过历史教育,引导民众深刻认识近现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脉络,掌握和明确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实现情感认同、理论认同、历史认同和政治认同。
可见,“四史”教育是以历史为基础的政治教育,目的是通过历史学习教育进行理论武装,其首要的原则是把握政治性,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就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主导和引领,注重宏观历史叙事和微观理论阐释的统一,实现史论的有机结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创新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理论联系实际既是中国共产党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重要思想武器,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健康发展的保障。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贯穿“四史”进程的主线。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史,正是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到科学、社会主义运动从一国到多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从探索到挫折再到成功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百年史,正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认识和革命实践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奋斗历程;新中国发展史,正是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改革开放发展史,正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光辉历程。
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关键是要突出“实”的要求,坚持学思践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是学习教育的底色。在“四史”学习教育中,要把史的学习与近现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结合起来,要把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结合起来,要把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的伟大飞跃实践结合起来,实现“学”与“思”、“学”与“践”、“学”与“悟”的统一,从而深入思考和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的影响力
“四史”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要把“四史”学习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避免把它们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四史”学习教育的核心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重点是培育“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观,实质是学习和感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目的是为讲好中国故事,为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理清思路。
为此,需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明确学科研究方向,以全局视角、科学视野和发展思维分析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的理论与实践;加强学术研究,做好马克思主义经典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贯通性研究;提高学术质量,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回应与解答,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影响力、现实影响力和政治影响力。
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解释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体,也是“四史”教育的主力军,更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四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的重要中介。当前,要完成“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离不开这支队伍的建设,这支队伍的理论素养和学识水平也直接影响到“四史”学习教育实效。
为此,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体制机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的建设,大力培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层次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
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要自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上下功夫,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自身学术修养,提升对“四史”的解释力,将专业研究成果服务于“四史”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学习教育的实效性,增强亲和力、说服力、感染力和战斗力,确保“四史”学习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入行。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