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扶眉战役:锁定解放西北之胜局

2021年04月09日13:27 | 来源:陕西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锁定解放西北之胜局

“弘扬英烈精神,建设幸福眉县。”这是宝鸡市眉县常兴镇郭河村塬上竖的红色标语。塬下,便是扶眉战役纪念馆。

清明节前夕,来这里重温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群众络绎不绝,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深深地弯下腰,向长眠于此的英雄们献上最诚挚的敬意。

“陵园始建于1953年,是为纪念在全国解放战争中西北战场上最大的一次战役——扶眉战役中英勇牺牲的解放军战士而修建的一处烈士纪念设施,这里安葬着2160位烈士的忠骨……”伴随着讲解员的讲解,人们的思绪回到72年前扶眉大地上那一场影响深远的战役。

集结 扭转敌众我寡不利局面

西安解放后,胡宗南欲与盘踞西北的马步芳、马鸿逵结成联盟,趁解放军立足关中未稳之际联合反扑,夺回西安。“当时在西北的国民党残余军事势力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胡宗南集团,有20万人;第二部分是马家军,就是马步芳和马鸿逵的军队,一共16万人;第三部分是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手下各派系,大概有4万人。”原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4军11师卫生员王文贵回忆道。

扶眉战役纪念馆副馆长舒春艳介绍:“1949年6月8日,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致电毛泽东,决定利用胡马矛盾,阻胡打马,在扶风、礼泉地区待机出击。6月9日,毛泽东回电指出‘就现有兵力与胡马作战,无全胜把握,不如诱敌深入,俟兵力集中再打较为适宜’。于是彭德怀调整部署,实施战略退却,诱敌深入,为第一野战军主力集结争取时间。”

1949年7月初,随着调归一野的十八、十九兵团20万大军先后从山西风陵渡、禹门口渡过黄河入陕,国共双方在关中地区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改变。一野所属兵力由原来的10余万人增加到33万余人,拥有各种火炮616门。胡马联军共21万余人,拥有各种火炮仅171门。无论兵力或装备,解放军均超过国民党部队,这为扶眉战役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决战时机成熟。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中央军委批准了第一野战军“钳马打胡,先胡后马”的作战方案。7月7日,第一野战军发出《关于歼灭胡宗南、王治岐军的作战命令》。

激战 铺平解放大西北、进军大西南道路

“7月10日,扶眉战役正式打响。”走进扶眉战役纪念馆第二单元“诱敌深入 决战扶眉”,讲解员马莹根据沙盘和电子示意图,将扶眉战役的经过娓娓道来。

1949年7月10日,第十九兵团进驻乾县、礼泉,构筑工事,向“二马”援陕军摆出进攻之势,保证主攻部队穿插的右翼安全。第十八兵团第61军向西安以南的子午镇挺进,发起小五台战斗,歼灭胡部千余人,保证了主攻部队的左翼安全。

7月11日拂晓,第一野战军发起进攻。第二兵团由礼泉出发,西渡漆水河,从胡、马两军防线之间插入,直插国民党第十八兵团侧后。担任前卫任务的第四军经过急行军,于12日3时攻占罗局镇,并派二十九团二营南下,占领了眉县车站,消灭了国民党第十八兵团警卫营,截断了国民党军沿陇海线西逃之路。与此同时,一野第十八兵团占领武功和扶风的杏林镇、绛帐镇,第一兵团攻克周至、眉县。至此,一野完成了对扶眉地区国民党军第十八兵团部和第38军、65军、119军的战略包围。

7月12日拂晓,国民党军沿陇海铁路向西突围,在罗局镇遭解放军奋力阻击。当日中午,被包围的国民党军被压缩在了高望寺以南、陇海铁路以北、罗局以东、午井以西的狭窄地段。当日15时,一野向国民党军发起总攻。经过5个小时的激战,歼灭国民党军大部。

13日,一野主力继续向西挺进。

14日,第一兵团第二军攻占益门镇,切断了国民党军南逃之路,西北军事重镇宝鸡解放。至此,扶眉战役胜利结束。

从1949年7月10日至7月14日,扶眉战役历时5天,共歼敌4.4万余人,缴获骡马2400余匹、各种火炮290余门、机枪1160挺、长短枪9000余支、汽车8辆、电台26部,解放了武功、眉县、扶风、岐山、凤翔、永寿、麟游、宝鸡、千阳9座县城。得知战果,毛泽东致电祝贺:“歼胡四个军甚慰。”

此役彻底扭转了西北战场上敌强我弱的被动局面,打开了解放军解放大西北、进军大西南的战略通道。

支前 群众用大车拉出来的胜利

“扶眉战役的胜利,不仅是解放军将士英勇战斗的结果,也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眉县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华说,“当时,第十八、十九兵团由晋入陕,就是人民群众用大车、用双桨,帮助他们顺利到达与胡马决战的前线。”

抬担架、供应粮草、挑水送饭、做鞋洗衣、带路送信、救护伤员、站岗放哨、运送弹药、修筑工事……扶眉战役期间,在中共中央西北局、西北军区的组织领导下,关中解放区及国统区的地下党组织成立支前机构、组建支前队伍,以各种方式踊跃支前。仅关中地区就支援粮食0.97亿公斤,送军鞋55万双,出动担架9300副、大车2700辆,为作战部队提供了强大的后勤保障。从纪念馆里《潼关船工为西进大军运送弹药》《解放区人民为子弟兵送军鞋》《支前群众向后方转运伤员》等一幅幅历史照片,以及支前模范刘百娃、支前功臣王卯娃、支前模范张任旺等肖像照和各地支前情况统计表中,就能感受当时广大群众支前的热烈氛围。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正是有了人民群众不避枪林弹雨、不怕暑热和路遥的无私支援,才迎来了扶眉战役的伟大胜利!(记者 高山)

(责编:吴兆飞、赵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