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八棵树精神:甘肃公路人历久弥新的奋斗足迹

2021年04月22日17:19 |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小字号

编者按:

为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工作,党史学习教育官网、官微面向全国各地各部门开展公开征集,重点征集内容包括各地有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落实举措、扎实开展学习教育的经验方法、各地各部门为民办实事的成效举措和涌现出来的感人故事,以及党员干部的学习感悟等。党史学习教育官网、官微每日将择优推荐发布。期待各地区各部门、各媒体推荐好做法、好报道。

来稿邮箱:dangshi@people.cn

在嘉峪关城楼脚下国道312线旁的公路文化广场上,矗立着八棵70多年的白杨树。这是新中国第一代养路工人郑占乾和职工家属们栽植的,也是见证新中国公路发展历史的树,更是见证一代代养路工人艰苦创业的树。

五十年代,公路上没有任何养护机械,修路养路全靠肩挑筐抬,社会上称养路工人为“1079部队”。“1”代表扁担,“0”代表箩筐,“7”表示洋镐,“9”表示铁锨。养路工人们每天扛着铁锹、洋镐,步行养路。他们赶着毛驴刮路车,渴了喝凉水,饿了啃干馍馍,困了睡麦草堆,依靠最原始的工具,保证了公路的畅通。

抬笆子

挑筐

风餐

露宿

毛驴刮路车

1955年,为适应祁连山脉镜铁山铁矿开采,甘肃省交通厅集中力量修建了通往镜铁山长84公里的公路。工人们住地窝子、睡大通铺,依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建设新中国的革命热情,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打通了这条“无人区”里的运输生命线。

修路

为实现玉门石油东运,几十辆大油罐车奔驰在国道312线上。养路工人们呼着口号,昼夜维修公路。直到1956年兰新铁路修到玉门,石油改由火车运输,国道312线的运输压力才得到缓解。

处治病害

工地休息

“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为及时整治病害,各单位之间、各站班之间互下挑战书,开展劳动竞赛。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用秤称铁锨头,用铁锨磨损多少来衡量每个人的工效。

用秤称铁锹头磨损考核工效

劳动竞赛

1971年4月,安西公路段张富贵参加了北京召开的全国工交会议,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周总理高度赞扬了十工道班“亦工亦农”的做法,还向道班赠送了一台推土机。

周恩来总理赠送的推土机(甘肃公路博物馆收藏)

张富贵老人讲述周总理赠送推土机的故事

天气越热工人们越忙,六七十年代甘肃开始用渣油沥青铺路。工人们用炒盘拌和油砂。在炭火上支一块铁皮板,将沥青融化拌以碎石子,温度在150度以上。为避免烫伤,大夏天的工人们穿着翻毛皮鞋,“头顶蓝天,脚踩火板”,用铁锨不停地翻炒。

翻炒油砂

六七十年代,国家一穷二白,用于桥梁建设的钢筋十分短缺。为设计出节省钢筋的新桥梁,桥梁专家许超杰耗费了整整10年时间,攻克了微弯板坦肋拱桥的技术难关,甘肃省自行设计建造了张掖黑河大桥等二十多座桥梁。

木排架桥涵

手摇计算机(《甘肃公路博物馆收藏》)

1980年,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了由许超杰执笔编写的《微弯板坦肋拱桥图集》和《微弯板坦肋拱桥》,这一新的桥梁理论体系,加速了整个甘肃对危险桥涵改建和实现桥梁永久化的进程。

张掖黑河微弯板坦肋拱大桥

七十多年来,甘肃公路人始终听从党的召唤,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的理念,铸就了扎根戈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甘当路石的“八棵树精神”。

(供稿:甘肃省交通运输厅 高匡宇)

(责编:宋晨、秦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