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独臂虎将彭绍辉

胡全业 李海龙
2021年05月03日09:19 | 来源:学习时报
小字号
原标题:独臂虎将彭绍辉

  彭绍辉是一位从湖南湘潭韶山冲走出来的我军传奇将领,战争期间不幸失去左臂,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人称“独臂上将”。他英勇善战、不怕牺牲,自学成才、笔耕不辍,以身作则、严于家教,毛泽东赞誉他是红军部队培养出的独特人才。

  负伤断臂、苦练本领、重返战场

  彭绍辉加入革命队伍后,参加的第一场战斗就是发生于1928年7月的平江起义,从此开启了他新的人生历程。不久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部队面临着敌人的围追堵截,担任中队长的彭绍辉带领战士掩护大部队转移。敌人很多、来势汹汹,数次反击才将敌人压下去,但他右侧的胯骨却被一颗子弹射穿了,在撤退过程中几名战士轮流扶着彭绍辉赶路,一步一个浓浓鲜血留下的红脚印。

  1933年3月,在草台岗战斗中,彭绍辉率领的三军团红一师担任强攻夺取霹雳山的任务。抢夺霹雳山意义重大,是第四次反“围剿”中有决定性意义的一仗,打好了可以彻底粉碎敌人的这次“围剿”。在战斗中,军团长彭德怀不断打来电话,要求彭绍辉务必取得胜利。面对上级命令,彭绍辉只有一句话:不拿下霹雳山我就不下去,死也不下山!地形的不利、装备的差距使得战斗进行得异常艰难。面对这种不利局面,彭绍辉并没有妄动,他抓住时机,利用敌人的失误,带头发起冲锋。在拼杀中,一个重物击打在彭绍辉的左臂上,全身都在击打的剧痛中震动了。他知道自己又一次负伤了,可是为了稳定部队情绪,彭绍辉坚决不肯撤离,咬牙支撑身体,继续指挥战斗。终于,红旗飘扬在霹雳山主峰上。霹雳山拿下了,他却因治疗不及时和消炎药短缺,忍痛截肢,永远失去了左臂。

  失去了左臂的彭绍辉很清楚,一个伤残之人要想继续当一个革命军人,就必须做得比健全人还要好,他决定一切从头开始。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吃饭、穿衣、看书、写字、打绑腿、骑马、打枪,样样都得练。经过一段不顾鼻青脸肿摔打的练习,彭绍辉终于能跟常人一般无二,与此同时他也做好了重返战场的准备。

  伤愈归队后,彭绍辉凭着一股韧劲组建起兴国模范师,从一个光杆师长起家,成为整个苏区的模范,为前线作战部队培养输送了大量的军事骨干。此后,他又率领部队参加了建宁保卫战、万九岭战斗、驿前防御战、包座战役,让敌人闻风丧胆。

  刻苦自学、持之以恒、教书育人

  仅上过两年乡村私塾的彭绍辉,却是大家公认的“儒将”。从土地革命初期的教导队大队长到长征时期的教导营营长,从红军大学的军事教员到抗日军政大学的副校长,从抗大七分校校长再到解放军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校长,他硬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自己锻造成为合格的“教书先生”。

  1929年,彭绍辉又一次伤愈归队,担任教导队大队长。第一次领导教学任务,他深感知识储备不足,于是一面带领学员学习训练,一面刻苦自学,从军事知识到社科知识,如饥似渴、持之以恒,从此开启了自己教书育人的大门。

  1937年,担任八路军第120师教导团团长的彭绍辉深知身教重于言教,他克服只有一只胳膊的不便,坚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清晨总是军容严整地第一个站在操场上,与学员一同训练、一同学习。学员们心悦诚服地说:“团长一条胳膊都能做到,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呢?”

  1943年,彭绍辉带领3000多名师生,进驻到仅仅散居着42户人家、190余口人的陇东豹子川,建设起抗大七分校。这一任务不比一场战争简单,没住的炕头,没吃的蔬菜,粮食需要学员们到六七十里甚至百里以外的地方去背。困难难不倒彭绍辉。他带领大家齐心协力,开荒搞建设。到1944年底,先后建起木工厂、肥皂厂、造纸厂、磨坊等,全分校官兵不但能吃饱饭、有木炭烤火,每人还发了毛衣、手套、毛袜。

  1945年,彭绍辉到延安出席党的七大,被毛泽东邀请到枣园窑洞见面问起七分校的办学情况,彭绍辉一一汇报,介绍如何搭茅棚、挖窑洞、开荒播种,如何修房屋、烧木炭,如何冬季练兵、开展文化和专业学习,大批基层骨干从七分校走向各个部队等。毛泽东听了很是欣慰,笑道:孔夫子是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你比孔夫子还高明啊!

  这位“比孔夫子还高明”的校长,在新中国成立后,主持修订中国人民解放军条令、条例,参与工作报告起草,他撰写的文章真实记录对敌斗争和对军事科学理论的思考,颇具军事学术价值。

  以身作则、严于家教、坚守本色

  太原战役胜利后,第七军卫生部部长张德炎给彭绍辉做起了红娘,为他介绍了卫生部房东的女儿张纬。在张德炎的多番劝说之下,彭绍辉终于同意与张纬见面。

  张纬见到彭绍辉,落落大方方地说:彭军长,认识你我很高兴。早就听说过你的美名,也知道你很能指挥打仗,是个了不起的军人啊!在张纬面前,彭绍辉反而显得有些局促,说话也不如往常那么流利,他不好意思道:你过奖了,我做得很不够呢。他还说自己是个独臂的残疾人,担心配不上她。幸运的是他们的关系很快确定了下来。1949年,经上级批准,彭绍辉与张纬正式结为夫妻。婚后,彭绍辉对妻子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和别人打成一片,不搞特殊化。“我怎么会特殊呢?”张纬心中暗暗自言。不过她很快发现,严于律己、艰苦朴素,是自己选定的这个男人永不褪去的本色。

  1951年4月,彭绍辉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他为儿子取了一个很普通、却又是发自内心并充满希望的名字——彭志强。虽然对儿子十分疼爱,但彭绍辉依然坚持原则,以身作则,家教严格。他常常教导儿子不要摆干部子弟身份,不要脱离群众,要踏踏实实真干。彭绍辉在总参任职多年,为子女定下家规:只要我在总参工作,就不允许你们到总部机关来,你们要多在基层部队中锻炼!有一次彭志强贪玩,错过了班车,最后步行20多里地回家,感到很委屈就向彭绍辉提意见,说有的同学家长用小汽车接送,我们却要乘班车。彭绍辉听后严肃地说:小汽车是组织上让爸爸工作用的,不是接送小孩上学的。比起工农子弟,你们的条件优越得多啦,以后千万不要有特殊的思想。这次你做得不错,一个急行军赶回了家,很好!原以为误了班车会遭到批评,没想到却因为步行回家得到父亲的表扬,彭志强一生都记住了父亲的这次教诲。

(责编:刘圆圆、王欲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