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38年为56位烈士找到亲人,创建红色文化纪念馆 ——

“传承红色基因,我会一直做下去”

2021年05月11日08:47 | 来源:新华日报
小字号

滨海县宋公堤遗址,省道德模范、滨海县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徐振理日前给盐城籍学子黄业凯一家三代人深情讲述了一段军民鱼水情的党史。

38年来,徐振理跨越千山万水,为56位烈士找到亲人,为烈士修墓立碑122座。他潜心挖掘红色资源、传播红色文化,用搜集到的珍贵史料在家乡创办滨海红色文化纪念馆,吸引海内外数万名参观者。

如今,徐振理将党史课堂“搬”到宋公堤,在充满仪式感的氛围中,让党员干部、学生团体受到沉浸式教育,引导他们汲取强大精神力量,学出坚强党性、学出信仰担当。

徐振理是滨海县天场镇人,1983年退伍后在天场镇民政办参与革命烈士证书换发、补发及抚恤金发放等工作。在工作中,徐振理接触到众多烈士的亲人,收集了大量有关烈士的第一手资料。“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天场镇处于敌我拉锯地带,在此长眠的烈士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留下的信息太少,有的连家乡和亲人名字都未留下。”徐振理说,一边是烈士长眠他乡,一边是烈属苦苦的思念,他有责任、有义务去为烈士寻亲。38年来,他走遍当地乡村田野,考证烈士墓葬;走遍当地档案馆、纪念馆,查阅史料;联系新四军后人、志愿者数百人,交流信息。他还四次走进央视《等着我》节目,为新四军英烈找到战友、救命恩人,找到烈士牺牲地和墓地。

“历史不能被遗忘,应该让后代铭记于心。”他由此萌生在天场镇创建红色文化纪念馆的想法。2013年7月,滨海红色文化纪念馆着手开建。为了征集到更多的实物史料,徐振理动员家人捐出唯一传家宝——珍贵的手书家史。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越来越多的珍贵文物史料被无偿捐赠出来。2014年底,滨海红色文化纪念馆迎来首批参观者。“这些珍贵的红色文脉必将一代代传承下去。”徐振理坚信,红色文化纪念馆的创办,对后人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今年3月,徐振理正式退休。“有的烈士还没有找到亲人,那我就是他们的亲人。”每逢清明节、烈士纪念日,徐振理都要去烈士墓前祭扫、敬献鲜花。在他一手创办的红色文化纪念馆里,他向前来参观的人们深情讲述那段峥嵘岁月。“退伍不褪色,退休不退责。为烈士寻亲,讲述滨海的英雄抗战史,我会一直做下去。”徐振理说。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徐振理走出纪念馆,将党史课堂“搬”到宋公堤,充分用好用活本地红色资源,将其作为生动的党史教材讲述给大家听。

徐振理与宋公堤还有着一个小故事。

宋公堤,1941年由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宋乃德主持修筑。这项工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北人民“阻海波于堤外、造平安于黎民”的开始。2014年,为迎接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央视文献纪录片《铁军1941》到滨海县征集线索。当年10月18日,徐振理邀请滨海县博物馆副馆长周丰等人一起来到宋公堤,寻找“宋公纪功碑”基石。一行人在堤上走了两公里,也没有见到基石踪迹。但是,徐振理清楚地记得,基石是在柏油路向西宋公堤南坡约400米处,旁边有一条通向村庄的小路。如今,宋公堤南坡小路和一家新建的混凝土搅拌站广场合二为一。“宋公纪功碑”基石哪里去了?徐振理来到搅拌站食堂询问。一位老人带着一行人来到搅拌站大门口东侧,挖掉泥土、建筑垃圾后,一块方正的大石块出现在大家眼前。当天夜里,“宋公纪功碑”基石安全运抵滨海县博物馆。

去年6月20日,宋公堤南堤开工80年纪念日,徐振理和96岁新四军老战士栾毅华、滨海县新四军研究会同仁重走宋公堤,宣告“红色滨海行”——重走宋公堤活动正式启动。如今,这一活动成为当地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百年党史是恢弘厚重的,其丰富的精神资源滋养激励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百年党史也是具体可感的,盐城是一片红色热土,党史就是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我们亲人的故事,我要把这些说给大家听。”徐振理说。如今,一批批游客纷至沓来,踏足宋公堤,用脚步丈量,以初心感悟共产党得民心的真谛。(记者 祝 洁)

(责编:宋美琪、闫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