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兴国”延续苏区干部好作风
樟树塘小桥。 本报记者 曹诚平摄
宽约6米,长约10米,混凝土结构。兴国县长冈乡长冈村的樟树塘小桥,是一座再普通不过的小桥。但是,这座不起眼的小桥,近期每天都吸引不少党员干部前来参观。
这座小桥有着什么样的魅力?原来,1933年11月,毛泽东同志在长冈乡调查时,发现这座小桥摇摇晃晃,很不安全,就叮嘱苏区干部将桥修好。次日,苏区干部和群众一起忙活一天,把小桥修好了,村民过桥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这座“连心桥”,成为苏区时期干部一心一意为人民办实事的历史见证。
长冈村党支部书记廖明告诉记者,80多年来,这座桥先后修缮、重建过3次,从最早的木桥变成石拱桥,再变成现在的平板桥。桥的结构在变化,但苏区干部好作风没有变,党和政府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幸福的初心没有变。
“盼了好久的道路终于动工了,过不了多久,水泥路就可以通到家门口了。”这些天,村民魏洪玉看着一车车建材运进村,非常开心。由于种种原因,通往他家及附近10多户村民家的道路一直是一条1米多宽的沙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前些天,在乡里举行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征询意见会上,魏洪玉反映了入户道路不好走的问题,没想到很快就得到落实。
近两个月来,长冈村共梳理出涉及水、电、路等方面的民生实事15件,将其列入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清单”,建立台账,逐件落实。
长冈乡是苏维埃时期的“模范乡”,兴国县是苏维埃时期的“模范县”。毛泽东同志在兴国县开展调查研究后,写下了《长冈乡调查》和《兴国调查》等光辉著作,称赞兴国的同志们创造了“第一等工作”,并亲笔题写了“模范兴国”奖匾予以褒扬。如今,兴国县党员干部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工作相结合,延续苏区干部好作风。除了各乡镇梳理出一批民生项目外,县一级也广纳民意,梳理出一批民生项目重点实施。
初夏时节,兴国县第九幼儿园建设工地上,工程车来来往往,场面热火朝天。“第九幼儿园建成后,将新增幼儿学位630个,有效解决城东片区公办幼儿园学位紧张问题。”兴国县教育科技体育局校建办负责人说。除了第九幼儿园,兴国县今年还将新建多所涉及各个学段的学校,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
“以前,我以为这块地会被用来开发房地产,没想到是用来建学校,以后孩子上学方便多了。”家住城东片区的居民李先生高兴地说。
兴国县第九幼儿园的开工建设,只是该县今年将完成的重点民生实事之一。兴国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大走访、大调研,梳理出46件涉及交通、教育、医疗、环保等领域,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实事,以创造“第一等工作”的精神和干劲重点办理,加紧办理,真正把群众盼望的事变成政府要干的事,不断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陈 鹏 本报记者 曹诚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