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助推党史学习教育

黄德林
2021年05月26日08:44 | 来源:贵州日报
小字号

当前,全国上下正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为此应当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打造党史学习教育“新阵地”。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突出思想引领作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推进基层农村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实现对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等。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通过全面深入系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引领功能,推动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疫情常态化防控等深度融合、协同并进。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在贵州两年多来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的奋斗目标,才能创新文明实践工作方式方法,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胜利成果。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宣传群众,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谋思路、促发展,努力实现产业兴旺;教育群众,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组织群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心聚力功能,引领风尚,实现乡风文明;服务群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需求功能,凝聚干群合力,满足人民群众诉求;示范群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示范功能,促进抱团发展,实现生活富裕。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意识形态重要阵地,旨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按照“县、乡、村”三级设置,全面贯通“中心、所、站”三级阵地,结合地方实际把基层阵地延伸到农户、农村小广场、大院落、田间地头,切实做到“人民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实现文明实践活动全覆盖和常态化。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研究工作运行、活动开展、阵地建设等相关问题,健全督察指导机制,通过观摩示范、督察指导等方式,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完善志愿者的培训和奖励机制,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凝聚民心共创多彩贵州新未来。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是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根本保证。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进一步明确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抓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组织体系,强化党的领导,着力在凝聚民心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作用,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必将为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凝聚和释放磅礴伟力。

(作者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所长)

(责编:张玉琳、闫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