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接续赶考再出发

——河北革命老区采访记

2021年05月28日10:41 | 来源:经济日报
小字号

河北是一片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平山县西柏坡,我们党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新中国从这里走来”;阜平县,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诞生之地,曾是晋察冀边区的抗战领导中心。这两个革命老区见证了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历史,也谱写出革命老区奋力脱贫、共建小康的时代新曲。

抗日战争时期,平山县为中国革命作出过巨大牺牲和贡献。许多党的文艺团体在此战斗生活,创作了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于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

“《团结就是力量》的精神在北庄村落地、生根,一直传承到今天。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北庄村党支部书记封红卷感慨地说,“脱贫攻坚胜利之后,我们一直想给习近平总书记‘报报喜’,所以今年年初的时候,全村24名党员给总书记写了封信,汇报这些年来的发展情况。”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庄村全体党员回信勉励他们继续把乡亲们更好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封红卷说,北庄村是水库移民村,人均不到二分地,加上是水源保护地,搞不了养殖,也建不了工程,但红色资源丰富,所以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就成了当地最好的选择。“我们计划将村里的红色资源,比如研学基地、《团结就是力量》主题展馆等,融入毗邻的西柏坡景区内。这样一来,游客去完西柏坡,就可以到我们村参观。有了商机,村民就能通过开农家院、民宿来提高收入。”封红卷说。

仅有313人的北庄村是个小山村,常住人口中多半是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孩子。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让他们在家门口也能多一份收入,北庄村去年建了个扶贫车间。“车间已经基本竣工了,现在正培训着工人呢。”封红卷透露。

走进阜平县史家寨乡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史家寨新区,只见成排的楼房干净整齐,宽敞的水泥路平整,村民们在家门口谈笑风生。史家寨乡党委书记贾琇清介绍,史家寨新区分为史家寨、庙台两个片区,2016年正式动工,共安置周边村民1138户4299人。

为了更好地帮助群众搬迁入住,史家寨乡党委实行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的工作模式,多次组织党员深入包户群众家中,教他们使用电器、天然气、电梯等生活设施。贾琇清说:“每个党员包3到5户,如果发现村民在搬迁入住过程中存在问题,可以随时向包片村干部反馈,再由村干部及时联系乡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解决。”

“对各类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时刻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疾苦,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平山县岗南镇李家庄村第一书记侯霄冰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记在心里。

侯霄冰是中央统战部挂职干部,自2019年7月到李家庄村挂职以来,他一直奔走在扶贫一线。“李家庄虽然已经脱贫了,但部分特别困难的群众仍然存在返贫风险,如何使他们的收入更有保障,是我经常想的一个问题。”侯霄冰说。

2020年底,在当地旅游产业的带动下,侯霄冰等村两委干部决定把村内闲置的窑洞利用起来,开发扶贫超市,并实行“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销售平山特色农产品,由村集体将售卖所得的收益进行分红,用以持续帮扶易返贫户等困难群体,为他们提供兜底保障。

位于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县骆驼湾村曾是特困山村,土地贫瘠,交通不便。2012年,村内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950元,贫困发生率高达79%。

近年来,骆驼湾村的干部群众牢记嘱托,通过“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逐渐发展起食用菌和高山林果等扶贫产业,在200亩荒山上建起香菇大棚75栋;在流转土地700亩上种植优质苹果300亩、樱桃100亩、核桃300亩,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骆驼湾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4.7%,气候舒适,环境宜人,非常适合发展乡村生态游。2019年,骆驼湾引进阜裕公司,流转68家民房打造民宿旅游项目,同时发展餐饮、娱乐休闲等20多个新业态,直接带动村民就业90余人。

如今的骆驼湾,日子越过越红火。2019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620元。

山乡巨变映照在人民群众一张张笑脸上。73岁的顾宝青感慨地说:“这几年,我们不仅搬进了新房子,收入也高了。过去我们全家一年才有2000块钱收入,现在我在村里打工,一个人一个月就能挣2000多元。这在以前怎么敢想!”

(记者 童云斐 陈发明)

(责编:李洋、闫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