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文献中的百年党史》连载

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李颖
2021年06月07日10:53 |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小字号
原标题:中共七大胜利召开——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学林出版社出版

在中国抗日战争接近胜利的前夜,在中国人民面临着光明和黑暗两种命运和前途抉择的关键时刻,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隆重举行。

七大的准备

七大在党的历史上创造了诸多个第一和纪录。七大是承前启后历史跨度最长的一次代表大会,承前(距1928年召开的中共六大)17年,启后(距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11年。七大会期最长,开了50天,这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史上又是一个纪录。七大召开时共产国际已解散,七大是党成立以来第一次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召开并独立自主解决所有重大问题的代表大会。

七大的召开,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和筹备。早在1931年1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将召开七大作为全党“最不可延迟的任务”之一提出。之后,中央又多次提出并决定召开七大,但都未能按计划实施。除了因战争环境和代表集中不易外,实际上还反映了当时党内思想上的不一致和对党的领导核心认识上的不同。尤其怎样看待六大以来党的路线是非,更是召开七大绕不开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经过艰难曲折,党的力量有了很大发展,毛泽东在抗战时期以及在此之前撰写的大量文章和中共中央发布的许多文件,已经对党的历史经验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整风运动的开展,使党进一步成熟起来。特别是党的六届七中全会的召开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肯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增强了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若干重大问题,特别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作了分析和结论,为七大的召开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1945年春末,延安城内,陌生的面孔日渐增多起来。召开七大的筹备工作已近尾声,仍有代表风尘仆仆继续向延安赶来。鉴于形势的变化和党员队伍的发展壮大,中共中央于3月初再一次调整、增补了出席七大的代表名额。

召开党的七大,代表们期盼已久。自1939年中央明确要求各地代表选出待命后,不久,代表们即陆续从各抗日根据地、国民党统治区和沦陷区向延安集中。“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唱起这首歌时,你可能会记起铁道游击队故事中的这样一个情节:游击队接受了一项政治任务,护送胡服同志穿越敌人的封锁线。这位胡服同志就是刘少奇。他跨越津浦铁路,就是前往延安筹备和参加七大。代表们穿越封锁线,通过敌占区,有的辗转数月至一年,还有多名代表在途中牺牲。代表们历经艰险,分批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宝塔山下。

1945年4月,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这座集西式风格与陕北窑洞为一体的建筑,是中央决定特为召开七大而修建的,占地面积千余平方米。偶尔的汽车喇叭声,打破往日的寂静。一队队人群欢声笑语,满怀喜悦地迈进中央大礼堂。七大的预备会议就要在这里举行。

来自各地的代表,精英荟萃,有着广泛的代表性。根据中共中央的要求,经各级党组织层层推选、审查,最后确定出席七大的代表共755名,其中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代表着全党121万名党员。代表的平均年龄36.5岁,年龄最大的69岁,最小的23岁。他们中几乎包括了党创建以来所有知名的革命家、军事家,除各地区党政军各级领导人外,还有来自基层的战斗英雄、生产模范和国民党统治区、沦陷区党的秘密工作者等。

七大的召开

1945年4月23日下午,七大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开幕。大礼堂的会场,布置得庄重、简朴、喜庆。主席台正中,矗立着毛泽东、朱德的巨幅画像,六面鲜红的党旗分插两旁。主席台上方,悬挂着红底白字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标,格外醒目。会标上方的正中,挂着一幅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画像。主席台最上方的石拱上,“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十二个红色美术字,与会场后面毛泽东题写的“同心同德”四个大字,烘托出大会的主题。主席台两侧,分别挂着缀字红色灯芯绒布幛:“以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为群众谋利益、谋解放是党的根本宗旨,一切为群众、走群众路线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台前还摆放着多盆从山里采集来的野生花草。会场两边的墙上,各安装着3个“V”字形的旗座,每个旗座插有4面共24面党旗。“V”字形表示革命胜利之意,24面旗帜象征中国共产党24年的奋斗历程。同时每个旗座上还钉有一个标语牌,上书:“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会场内一排排条形木椅摆放整齐,代表们随意坐满各处。

第二天,毛泽东向大会作政治报告。他会前发给代表一个书面报告,即《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是立即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报告对新民主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纲领和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作了全面具体的说明。关于新民主主义的一般纲领,报告强调,在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下,在发展国家经济、合作经济的同时,要让那些不是操纵而是有利于国民生计的私人资本主义有发展的便利,保障一切正当的私有财产。七大关于发展资本主义的论述,是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报告还首次明确提出要以生产力标准来评判一个政党的历史作用。

会上,毛泽东没有照读书面报告,而是就其中一些问题及其他问题作了口头报告,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第一,路线问题,就是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在此,毛泽东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反复强调农民的重要作用。他说:“忘记了农民,就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也就没有一切革命”。第二,政策方面的几个问题。毛泽东满怀激情地说:“我们要做好准备,由小麻雀变成大鹏鸟,一个翅膀扫遍全中国,让日本帝国主义滚蛋。”第三,党内的几个问题。关于个性与党性,毛泽东说:党性就是普遍性,个性就是特殊性。党员是有各种不同的个性,谁要抹煞各种不同的个性是不行的。他最后强调,要讲真话,就是“不偷、不装、不吹”,每个普通的人都应该如此,每个共产党人更应该如此。 毛泽东的口头报告内容丰富,深入浅出,诙谐幽默,不时引起阵阵笑声和掌声,使大家加深了对《论联合政府》报告精神的理解和把握。

接下来,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发言。各次报告之后,各代表团进行分组讨论,20多位代表在全体大会上发言。

大会的每一个报告、决议、文件,都经过全体代表、各代表小组、各代表团会议和大会反复讨论,提出意见,加以补充修改。大会主席团尽一切可能让每个代表发表自己的意见。许多代表在发言中表示,我们党今天有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我们党今天有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这实是我党二十五年来的最大胜利”。 还有一些代表或者具体地总结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训,或者对过去党内所犯的错误,特别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深入开展批评。会上会下,代表们开诚布公,坦诚相待,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团结和新的力量。七大是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典范,开启了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一代新风。

在大会对三个报告的讨论行将结束前,中央委员会的选举工作便开始酝酿了。这也是与会代表普遍关心、议论最多的一个问题。经过反复讨论,最终确定和坚持了三个原则:(1)对过去犯过错误的同志,不要一掌推开;(2)对于中国革命在长期分散的农村环境中形成的“山头”,既要承认和照顾,又要缩小和消灭,要把各个地方、各个方面的先进代表人物都选进来;(3)不要求每一个中央委员都通晓各方面知识,但要求中央委员会通晓各方面知识,因而要把有不同方面知识和才能的同志选进来。

最终,七大选举中央委员44人,候补中央委员33人。6月19日,七届一中全会选出13名中央政治局委员,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由此形成了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6月11日,七大举行闭幕式,通过了新党章。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七大的历史性贡献。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过程。1941年3月,党的理论工作者张如心用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的提法。1942年7月1日,朱德发表文章指出:“我们党已经积累下了丰富的斗争经验,正确的掌握了马列主义的理论,并且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创造了指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化的马列主义的理论。” 陈毅则在文章中比较全面论述了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新创造,指出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创立了“正确的思想体系” 。1943年7月5日,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先使用“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与此同时,刘少奇号召全党“用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来武装自己”。

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近代中国历史和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选择。正确认识和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长期斗争中的巨大收获。

七大的历史功绩是多方面的。它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使全党有了前进方向的指引和正确方针的遵循;它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全党有了在政治上、思想上取得一致的牢固的理论基础;它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使党的路线方针得以顺利贯彻有了根本的保证;它选举产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使全党在组织上达到空前的团结。

七大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全国代表大会。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党的史册。

七大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推进,中国军民的全面反攻,决定了日本侵略者的失败命运。1945年8月6日、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震动日本朝野。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次日出兵中国东北,加速了日本失败的进程。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上午,在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同盟国举行了日本正式投降的签字仪式。日本方面的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同盟国方面美国、中国、英国、苏联、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和新西兰诸国代表,分别在日本投降书上依次签字。至此,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取得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这个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注:本文系该书第二十五章部分内容)

(责编:曹淼、秦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