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以党史教育涵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金艳 张屹杨
2021年06月09日08:46 | 来源:湖北日报
小字号

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望过往是为了远眺未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党史教育,核心要义是立德树人,着力点在于用中国共产党百年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奋斗历程和精神血脉,涵育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使其知史爱国、知史爱党;使其在学思践悟中自觉传承红色基因、革命薪火,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在共产主义最高理想指引下,依据所处时代的特色和要求,确定了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奋斗目标,并使之成为全党坚定的共同信念。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兴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富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强国,百年党史就是一部坚定理想信念的爱国奋斗史。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回望过往,要着力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以及中国和欧美各国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不同表现,让大学生深刻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善用社会的“大思政课”,启发引导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建立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而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指引矢志奋斗之路、践行初心使命之魂,进一步树立起对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崇高信仰,更好的投身于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之中去,以智慧和勇气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坚定维护民族团结

“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追求民族独立、解放、复兴是其矢志不渝的目标。用党史涵育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就是要通过党史教育,让大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到如今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行的完整历程,明确中国共产党是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解放的根本力量,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领导核心,是改革开放的决策者和推动者,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要引导大学生看清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表象下的本质,做到临危不乱、危中寻机、开拓进取、开辟新局,全面、准确认识和维护“一国两制”,“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定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这是新时代大学生成人成才、矢志报国的情感之源。

树立矢志报国之志

“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就是为人民奋斗、为人民奉献的历史。”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用党史涵育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从人民翻身做主人,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年党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是一部为人民谋独立、谋发展、谋幸福的历史。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黄金期将亲自参与、亲身实践、亲眼见证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史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深刻领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学习“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这是新时代大学生成人成才、矢志报国的实践之行。

(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宋美琪、吴兆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