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党史照初心

“各种政治派别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为什么会失败,为什么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6月8日,在平顶山市文化艺术中心,河南城建学院副教授陈振国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为题开讲,拉开了该市十万高校学子同上“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党史思政大课的序幕。
学史以明志,鉴往而知来。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平顶山市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内生动力,以讲好红色故事悟思想为根本,以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为重点,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这门“必修课”走实走心、见行见效。
盘活红色资源 打造红色课堂
“你才22岁,就这样死了,值得吗,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你,为了你们!我选择战斗!”……
在平顶山市十万高校学子同上党史思政大课启动仪式上,跨越76年同为22岁同龄人的环环相扣的问答,激发了现场观众深情的共鸣。
该活动分为“弘扬爱国奉献精神”“牢记拼搏奋斗精神”“发扬科学求真精神”“坚持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四个篇章。大学生们通过表演《时代的英雄》《共和国的脊梁》《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青春》等节目,还原李大钊、竺可桢、焦裕禄、师昌绪、黄大年等英模事迹,向众多革命先烈、科学家等共和国脊梁追问信仰和生命的价值,助力青年学子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
如何让党史可亲可爱可学?平顶山市坚持把红色资源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注重发挥好革命遗址、纪念场馆的宣传教育功能,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从而让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保护红色教育资源,让红色文化“立”起来。平顶山市加大红色资源的挖掘修复、保护开发,对鲁山豫西革命纪念馆、邓小平旧居等120余处红色革命遗址(迹)进行修缮保护;舞钢市对19处红色资源进行修缮整合,运用数字技术建立红色文化档案和数据库;叶县投资500余万元对平顶山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段庄支部旧址进行修复,打造全国知名红色教育基地……
梳理红色历史文化,让历史故事“活”起来。该市通过实地勘察革命遗迹,探访党史专家,深入挖掘、细致整理党史资料、老战士回忆录,编辑制作了革命史册、纪录片、微视频等。平顶山市委党史研究室拍摄制作的纪录片《红色鹰城》《平顶山党史故事》等系列微视频,真实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平顶山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
用好实景体验教学,让红色资源“亮”起来。平顶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设计发布郏县曹沟八路军豫西抗日纪念馆、豫西革命纪念馆等5条“学党史铸信念”红色研学线路;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打造出VR仿真体验党史展馆,让广大师生全方位、沉浸式重温红色历史等。截至目前,各县(市、区)、市直单位组织实景体验学习、重走长征路等活动210多场,11万多名党员干部参加。
随着红色教育现场党课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党员和群众“打卡红色教育基地”,让红色资源真实转变为鲜活的红色课堂。
创新内容载体 实现出新出彩
5月11日,在平顶山市三六联校,1050名学生用花球分别组成党旗、红心、五角星、100、听党话跟党走的图案,拉开了平顶山市庆祝建党100周年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大型主题活动“信仰力量青春誓言”的序幕。
“信仰力量青春誓言”活动分为“厚植爱国情”“筑牢强国志”“砥砺报国行”“奋斗新征程”四个篇章。学生依次表演了《南湖的船,党的摇篮》《信仰的力量》《青春誓言》《我和2035有个约》《走向复兴》等节目,用歌曲、朗诵、舞蹈等形式,表达他们对党的热爱、致敬革命英雄、争做新时代青少年的誓言,全市100万名中小学生同步观看,共上一堂青春思政课。
平顶山市一高学生李柯瑶看完直播后感慨万千:“党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我会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把对党的热爱转化为学习动力,以优异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信仰力量青春誓言”活动,只是该市不断创新载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缩影。
为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学校、进课堂,平顶山策划举办了“铭记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爱国主义红色经典“百部万场”电影进校园、“Ta改变了我·学党史守初心开新局”主题征文、献礼建党百年系列快闪等大型活动,在全社会特别是学生中间形成了铭记历史、坚定信仰、砥砺前行的良好氛围。
而在基层党史学习教育中,平顶山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活化创新形式,让党史教育更“接地气”。汝州市抽选80名文艺志愿者,组织创作了长征情景剧《军民鱼水情》、新编故事《汝河儿女》等8部文艺作品,演出60余场次;郏县在百所学校开展“传旗帜——立报国之志”活动,全县14万名师生同步观看活动直播等。
同时,该市各县(市、区)充分发挥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载体作用,打造党史学习教育“桥头堡”和“大熔炉”。各县级融媒体中心通过建好线上课堂,开设“党史专题讲座”,播放红色影视剧等,发挥了宣传引领作用;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教育服务的形式,开展“十支队伍讲党史、百部视频云宣讲、千场党课下基层”的“十百千”活动,组织学习人员达90余万人次,其中党员干部超过10万人次。
学习教育“重转化” 以初心聚民心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从党史中学习革命先辈和英雄的家国情怀,以他们为榜样,坚守初心担使命、为民服务办实事。”平顶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岳杰勇说。
进好“百家门”,办好“百姓事”。平顶山各单位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实践活动,始终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通过实地走访、集体座谈、民意调查、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方式,该市梳理办实事清单4496项;投入5000万元对市区5个大型农贸市场进行提档升级;全市税务、公安、司法、行政服务等部门为民办实事7000多件。
在为群众办实事之外,平顶山市也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寻找工作差距和检验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
根植实践找差距。平顶山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党史、悟思想”读书班集中研讨交流,深入分析该市引才难、育才难、留才难等问题的原因,就结合实际打造“人才强市”、跑赢“抢人”大战、留住用好现有人才,提出打好宣传牌、政策牌、亲情牌、产业牌、服务牌的思路办法。就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该市进一步深化政银战略合作,强化普惠性金融支持,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效能等,营造更加便捷、优质的营商环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落脚实践比服务。该市紧盯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持续用力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为基层减负担。宝丰县组织开展“党员服务进农家”“先进典型走基层”“圆梦微心愿”等集中服务活动,全县有2100余名党员就环境整治、政策咨询、社区服务等方面开展走访7500余人次、服务覆盖人群2万余人;湛河区开展每名县级干部帮扶一户困难群众、联系一家民营企业、推进一个项目建设、解决一个信访问题、提升一个村(社区)党建基础、联系一家基层单位等“六个一”实践活动。
一次次红色研学、一堂堂体验教学、一件件民生实事……平顶山市把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办实事、开新局的实践行动,不仅以便民为民惠民利民的实际成效赢得了群众的点赞,也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心走实,确保“十四五”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记者 张建新 薛迎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