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宝山:让党史学习教育“亮起来”“活起来”“实起来”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宝山区持续掀起“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热潮。全区精心组织实施,下好“先手棋”、唱好“协奏曲”、种好“责任田”,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党史学习教育出彩出新见实效。
红色历史让党史学习教育“亮起来”
宝山,滨江临海,地杰人灵,从抗倭斗争到抗日战争,从解放上海到建设宝山,留下了很多红色教育资源,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及其事迹。
2018年以来,为推动全区党员干部学好用好历史,切实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宝山区充分挖掘党的发展史、战斗史和改革开放40年来、宝山建区30年来的重要发展成果,精心打造吴淞古炮台、藻北小学复名缘记碑、上海解放纪念馆、淞沪铁路吴淞站遗址、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乡村振兴示范村等区域内的革命遗址、教育基地、建设成果等52个现场教学点,开发“逐浪、绽放、锤炼、激扬、奋进、筑垒、振兴”7条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红色线路。
其中,半岛1919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淞兴西路258号,由国营上海第八棉纺织厂转型而建。该厂前身为大中华纱厂及华丰纱厂,在几度历史变迁中,见证了革命战争年代中共地下党团结带领工人群众在吴淞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一·二八淞沪抗战无名英雄纪念碑位于爱辉路198号泗塘二中校内,于1998年新建,后又辟建一二八纪念路。纪念碑前身为一·二八无名英雄墓,是为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阵亡的将士,由上海民众集资、宝山各界在庙行捐地于1936年建成。1949年5月13日晨,解放上海战役的第一枪在月浦打响。为纪念在上海战役中牺牲的革命烈士,2002年5月,宝山区月浦镇人民政府在月浦公园兴建了上海战役月浦攻坚战纪念碑。在这里,可以了解到上海解放战役中发生的革命先烈不畏牺牲、英勇杀敌的战斗故事。
宝山民间艺术博览馆近顾村公园一号门。博览馆于2010年10月16日建成开放,建筑面积14600平方米,外观设计理念取自于“中国结”。博览馆是以展示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民间艺术、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艺术类场馆,也是国内重要的非遗类场馆,先后被确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基地、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在这里,可了解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感受传统、传承文化。
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教学点位于宝杨路1号,于2008年12月20日开工建设,2011年10月正式开港试运营。邮轮港规划岸线总长1500米,一期拥有两个大型邮轮泊位,总长774米,可同时靠泊两艘20万吨级邮轮。一期后续工程将扩展码头长度至1600米,完工后形成可同时靠泊两艘22.5万吨和两艘15万吨邮轮的总体泊位规模,折射出宝山改革开放40年、建区30年经济转型、创新发展的新成效。
红色线路现场教学通过鲜活生动的实地走访、实景学习、实践体验,打造出一个个开放的移动课堂,形成一条条闭环的教学链,构建起红色文化与党性教育相融合、现场讲解与模拟体验相结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统一,覆盖全体党员的党性教育现场教学支撑,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汲取开拓前进的强大勇气和力量,更好地走向未来,交出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时代答卷。
创新形式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红色故事讲起来、红色文化活起来、红色资源用起来……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宝山区积极搭建平台,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宝山区积极探索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综合育人体系,研究制定《宝山区关于深化新时代中小幼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把党史学习教育的使命和思政课程的目标、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宝山思政课程育人大格局,厚植宝山学子红色基因,深化建设“陶行知教育创新发展区”,践行新时代教育使命。还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宝山区“中国系列”课程开发,创设红色中国、科创中国、港口中国、民俗中国和教育中国等五大板块,以亲切乡土之音来厚植家国情怀、红色基因。
4月8日上午,“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宝山区庆祝建党100周年情景党课在区委党校正式开讲,情景党课把宝山本土具有时代精神风采的红色典型和榜样故事以情景再现的形式搬上党课课堂,变讲台为舞台,变说教为对话,变深奥为生动,是一次宝山区用活红色资源、讲活历史故事、搞活教育形式,生动鲜活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创新和探索。5月25日,宝山区委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推出“学党史、庆百年、迎七一”开放式实景党课,36.1公里的行走路线,持续12小时的融媒直播,112万人次线上线下共学党课,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实又走心。
党史学习教育中,宝山区充分用好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活动,推出四大党史学习教育课堂,着力将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根植党员群众心中,从党的历史和革命先辈的事迹中汲取养分,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打造红色研学线路,以“筑梦、初心、振兴、文复”为主题,将半岛1919(前身为上海第八棉纺织厂)等红色地标打造成4条党史现场教学课堂线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与红色经典的时空对话中学党史。用好移动红色专线,利用宝山29路这条老百姓身边的“红色快线”,发挥“移动党课平台”作用,推动党史学习入脑、入心。
宝山区积极组建宣讲团队,通过“1+N”全域式、菜单式、多形式宣讲模式,深入开展党史宣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目前,宝山区共组织开展各类党史宣讲活动575场。在领导示范带动基础上,宝山发挥百姓宣讲力量。杨行镇组建“杨行之音”群众性理论宣讲团、“杨行新声”青年党员宣讲团。罗泾镇充分发挥镇属5名骨干宣讲员的作用,带动50名基层宣讲员,打造“5+50”镇级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队。同时,用好在线平台,扩大宣讲覆盖面。区委宣传部在宝山汇APP开设宝山区党史学习教育宣讲网络课堂,讲好历史故事、搞活教育形式。区委老干部局探索《宝山“五老”说》在线直播,讲好党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解民忧惠民生让党史学习教育“实起来”
飞线充电、人车同屋充电、进楼充电等电瓶车充电乱象,消防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困扰着不少社区。5月1日,《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居民要去集中充电设施处充电的需求将呈井喷式增长。对此,宝山高境镇提前谋划布局,完善充电设备,并推广安装了“电瓶车智能梯控”。同时,为防止某些居民因省钱“铤而走险”,还推出了镇域电瓶车充电补贴方案,引导居民养成在充电点位付费充电的习惯。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宝山区坚持学史力行解难题,聚焦“四个一线”,立足区域特点,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科创,以项目化方式明确目标方向、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切实推动“比学赶超当先锋、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在一线叩问初心。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各基层党组织进行学习大讨论,深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为群众办实事上来,在推动发展、促进改革、解决问题、惠及民生等一线工作中,叩问初心,增强为民情怀。截至目前,局级以上党委(党组)班子成员到分管领域、学校等基层单位(含联系点党支部)或所在党支部讲专题党课14次,处级党委(党组)班子成员讲专题党课127次,基层党组织书记讲专题党课1732次。举办万名党员在网格一线进行入党宣誓活动,激发党员牢记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增强干事创业的责任担当。截至目前,全区3751个党(总)支部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主题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4480次,开展党章专题学习交流2968次,并重温入党誓词。
在一线体察民情。通过察民情访民意,了解掌握群众所思所想所忧,密切与群众的情感联系。区四套班子党员领导已建立22个基层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和联系项目,各处级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建立党支部工作联系点478个。截至目前,局级以上党委(党组)班子成员前往党支部工作联系点调研指导26次,前往“我为群众办实事”联系项目调研指导24次;处级党委(党组)班子成员前往党支部工作联系点调研指导1240次,前往“我为群众办实事”联系项目调研指导856次。同时,万名党员进社区,聚焦疫情防控、为老服务、幼儿托育、环境优化等民生民心工作重点,开展各类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线上,利用社区通、园区通、商圈通等新媒体,通过“人民信箱”“找管家”等意见征询、诉求对接功能,累计收集解决各类需求建议8300余条,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
在一线增强本领。启动开展“党员赋能行动”大培训,打造“科创大讲堂”,将服务群众工作法作为重要培训内容。4月底与宝武集团宝钢党校联合举办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群众增能力”培训班,培训人数超过400人。充分用好宝山党建微信公众号“比学赶超”专栏等载体,广泛发动党员积极建言献策,每个党支部至少提供1条“金点子”,激发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宝山打造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上来,用实际行动为宝山经济社会发展和庆祝建党100周年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一线破解难题。在“比学赶超当先锋,建设科创主阵地”活动中,宝山组织开展“岗位大建功”行动,围绕“党群服务”“科技创新”“招商稳商”“城市建设”“数字化转型”“社会治理”和“民心工程”形成7张榜单,聚焦25个重点项目,通过岗位创先争优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履职尽责、争创先锋,推进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干出成效。
结合12345热线、信访接待、民心工程等,制定重点发展项目清单和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厘清区级层面项目13个、处级单位项目457个、各基层党(总)支部项目4720个,以项目化方式推动工作落实落细落地。围绕“一键到家”电梯加装、北上海科创湾建设、“交通畅达”工程、上药康希诺疫苗项目试生产等重点项目,积极部署、强化跟踪、持续推进,形成《学党史办实事 聚力打造北上海科创湾》《党建引领 让群众“一键直达”梦想成真》《学史力行,跑出服务企业加速度》等特色案例,切实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做实,确保将“项目清单”转化为群众的“满意清单”。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