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小学党史 永远跟党走
2021年上海市未成年人暑期这样开展

编者按:
为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工作,党史学习教育官网、官微面向全国各地各部门开展公开征集,重点征集内容包括各地有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落实举措、扎实开展学习教育的经验方法、各地各部门为民办实事的成效举措和涌现出来的感人故事,以及党员干部的学习感悟等。党史学习教育官网、官微每日将择优推荐发布。期待各地区各部门、各媒体推荐好做法、好报道。
来稿邮箱:dangshi@people.cn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海市抓住暑期这一时间节点,以“从小学党史 永远跟党走”为工作主题,充分运用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紧密结合新时代改革发展实践,重点开展好“四史”教育,让未成年人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有益”的暑假。
在主题活动上,上海重在引导未成年人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在活动形式上,依托红色资源推出创新举措,线上线下结合,让旧址遗迹成为党史“课堂”,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党史“教师”;在工作机制上,更加注重协同育人,立足社区,打造校内外育人共同体品牌活动项目,进一步激发上海广大未成年人身处“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
今年,上海将充分用好未成年人“家门口”的活动场所,发挥“学校少年宫”“社区实践指导站”“中职校开放实训基地”等场所功能,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出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内涵丰富、吸引力强的公益性、普惠化暑期活动项目。截至目前,上海30余所中职校精心设计了110余个职业体验活动,学校少年宫及非遗进校园优秀学校基地提供了480余个活动项目,市区校外联成员单位及校外活动场所提供了280余个暑期活动项目,本市各街道镇也开发了660余个活动项目。
近期,市教委陆续下发《上海市未成年人暑期活动汇编》等一系列暑期活动材料,公布了涵盖“初心之地”“复兴之路”“强国之梦”“文化之根”“魅力之城”“国家安全”“金融探索”“行知之路”“扬帆远航”“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等十个系列共128条上海市学生“四史”教育主题研学实践路线,作为送给全市未成年人的“暑期礼物”。
一是寻访红色足迹,培育爱国情怀。聚焦“从小学党史 永远跟党走”主题,通过行、习、赏、 唱、礼等多种形式,营造礼赞共产党、奋进新时代的浓厚氛围。组织未成年人到革命历史遗址、革命历史博物馆、革命先辈纪念馆、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志愿服务基地等场所参观学习,用好“永远跟党走——‘四史教育’学生研学实践百条线路”,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图话百年”宣传教育活动、百年先锋学习活动、“同心向党,共绣党旗”非遗传承实践活动、未成年人修身励志讲堂、“少年非常道”红色阅读演讲活动和“百年百章”上海市红领巾学党史争章地图系列活动等,让每位学生都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学习实践经历。引导未成年人诵读红色经典,观看红色电影,咏唱红色歌曲,走访革命后代,讲述革命故事,引导未成年人了解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感受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二是强化劳动观念,注重身心参与。根据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劳动任务单,注重各学段劳动教育重点内容和求。引导未成年人走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少科站、学校少年宫、艺术教育基地等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开展形式多样劳动实践活动,体验劳动快乐。继续开展暑期“职业小达人”活动,帮助未成年人发现职业兴趣,启蒙职业理想。推进高中、中职校学生的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和社会考察,真实记录和积累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经历。开展“小手牵大手,垃圾分类我先行”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织未成年人积极参与处理一次家庭生活垃圾、争当一天生活垃圾处理小小志愿者等“六个一”活动。培养学生养成主动劳动、坚持劳动的良好习惯,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好家风、敬业奉献的好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
三是丰富美育实践,提升科技素养。积极开展面向人人,具有主题特色、学生特点、教育特质的艺术实践活动,在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以保护和发展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为起点,以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科技知识为载体,各区各学校将坚持因地(校)制宜、重在普及兼顾提高,广泛开展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科技论坛、科技信息传播、科技实践大课堂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通过基地、企业、社区、科研所等广泛开展科学考察、科技体验等活动。充分激发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兴趣爱好,培养发明创造的激情。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艺术和科技实践中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四是享阳光体育,倡导绿色生活。发挥社区体育指导员的作用,指导未成年人坚持养成每天锻炼1小时的良好运动习惯,办好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组织学生走入美丽乡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依托上海市心理援助热线、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网络及区24小时心理热线,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预防与干预工作。加强防溺水、防性侵、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应对自然灾害、防范意外伤害等专题教育与实训演练,帮助未成年人提高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相应的应对能力。广泛组织未成年人积极参与“我眼中的未成年人保护”意见征询活动,充分发挥被保护主体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印发《告家长书》、组织参加“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技能,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人观、成才观。
五是营造健康网络生态,筑牢安全防火墙。组织未成年人制作更多体现爱国主义内涵、适合网络传播的网络文化微电影、微作品。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板报广播、校园网站、案例教学、专家讲座、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加强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组织收看“护苗·网络安全系列课堂”“网络安全防诈骗常识”等专题警示片,培养未成年人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学校、家庭、社会三大系统加强沟通、加强合作,引导未成年人绿色上网,安全上网,合理安排假期时间,培养良好生活方式。
连续多年作为市政府实事项目的小学生“爱心暑托班”近年来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的热烈欢迎。今年“小学生爱心暑托班”继去年疫情停办后再次开班。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今年全市开设办班点543个,继续实现所有街道、乡镇的全覆盖。同时,今年暑托班的办班点还走进了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五个新城等重点区域。课程上除了党史主题“开班第一课”和疫情防控健康专题课,市级统一配送了德、智、体、美、劳五大类别课程,近20家社会组织将为暑托班提供超过2000课时的公益课程。
(供稿: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