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杭州的诗词创作与《诗四首》
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政治家,也是独领风骚的诗人,郭沫若盛赞其“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毛泽东政暇赋诗,既展示了“器大声宏,志高意远”的领袖风采,也体现出他移情山水的纯朴,迷恋自然的洒脱,以诗自娱的情趣,以诗抒怀的儒雅。《党的文献》杂志1993年第6期以《诗四首》为题,首次发表了毛泽东写于杭州的《五律·看山》《七绝·莫干山》《七绝·五云山》《七绝·观潮》。这几首诗吟咏山水,独具特色,反映诗词余事的闲情逸致,彰显质朴率真的文人本色,呈现出一个“踏遍青山人未老”“我自欲为江海客”的毛泽东。
毛泽东在杭州的诗词创作
毛泽东与浙江有着不解之缘,早在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期间,他就到过浙江。新中国成立后,杭州是他外出视察到得最多的地方之一。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共和国命运的抉择与思考》中提到:“从建党初期首度赴浙到逝世前一年无奈的作别,毛泽东在他非凡的一生中,53次亲临浙江,在浙江度过了785个日日夜夜,留下了永恒记忆。”
毛泽东从北京到地方,政务之余,适当休闲放松、调养身体也是应有之义。毛泽东喜欢登山,西湖附近的大小山峰几乎登遍了。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传》第三卷记载1954年毛泽东在杭州的情形时写道:“这样坚持不懈,不仅游览了西湖名胜,还锻炼了身体,体重减轻了将近十斤。这对身躯高大偏胖的毛泽东来说,也是一个意外收获。”毛泽东登山览胜,被秀丽山水所吸引、所感染、所陶醉,诗意盎然,不断经营着他的诗词余事。
2012年第5期《党的文献》发表王祖强《“诗要用形象思维”——毛泽东写于杭州的八首诗词》一文。这八首作品按创作时间顺序分别是:1955年《五律·看山》《七绝·莫干山》《七绝·五云山》;1957年《七绝·观潮》;1959年11月、12月两首《七律·读报》和1959年11月《七律·改鲁迅诗》;1963年《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其中,《七律·改鲁迅诗》属于改诗,其余七首则是原创作品。八首作品又可细分为“在杭州写”与“为杭州写”。两首《七律·读报》和《七律·改鲁迅诗》《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只是写于杭州,其创作缘起、作品内容都与杭州没有直接联系。而《五律·看山》《七绝·莫干山》《七绝·五云山》《七绝·观潮》,不仅写于杭州,也是作者对杭州山水的游历体验,表达了对杭州风物的浪漫情怀。
《五律·看山》《七绝·莫干山》两首诗,最早由三联书店1986年9月版的《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所载林克《忆毛泽东学英语》一文披露。曾经担任过毛泽东国际问题秘书的林克回忆说:“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他在杭州休息时,游兴很高,接连攀登了南高峰、北高峰、玉皇顶、莫干山等处。在攀登途中,他常常要停下来略作歇息,这时往往坐下来学习英语。在多次攀登北高峰之后,他曾诵诗一首(即《五律·看山》,略)。在攀登莫干山时,他口诵《莫干山》诗一首(略)。”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的《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写道:“1993年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发表了毛泽东作于杭州的《看山》等四首诗。在编辑过程中,曾走访林克,他回忆说:他陪毛泽东在1955年4月、6月、11月和1959年11月,曾四次去杭州,还一起爬过山。他又从1956年11月26日的日记中查到了抄录的《看山》《莫干山》《五云山》等三首诗。于是,林克肯定地判断这三首诗作于1955年,并说他在《忆毛泽东学英语》文章中,对《看山》(标题有误,即《莫干山》)等两首诗写作时间的回忆是不准确的。三首诗写于1955年,但具体写作日期不详,因而《毛泽东年谱》(1949—1976)在‘1955年’最后一条笼统写道:‘本年,作诗三首。’”
关于《七绝·观潮》,《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写道:“1993年中央文献研究室拟在《党的文献》发表此诗,特地访问了林克,他凭回忆并查了自己的日记后告诉我们:1957年9月11日,农历八月十八,是‘潮神生日’,那天钱塘潮最为壮观,他曾陪毛泽东从杭州乘车去海宁七里庙观潮。毛泽东回来后不久就写了这首诗,写作时间可定为‘一九五七年九月’。”1996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把《七绝·观潮》的写作时间标为“一九五七年九月”。而《毛泽东年谱》(1949—1976)则印证了林克的说法:“(1957年)9月11日,上午,从杭州乘车到海宁县七里庙,观赏钱塘江大潮。下午,在返回的路上,又游钱塘江。后,作《七绝·观潮》。”
《五律·看山》:名胜串诗景自新
1965年7月21日,在致陈毅的信中,毛泽东写道:“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我偶尔写过几首七律,没有一首是我自己满意的。如同你会写自由诗一样,我则对于长短句的词学稍懂一点。”这是毛泽东的谦虚之辞,早在20世纪40年代,他就写过几首五言律诗,如写于1943年3月的《五律·挽戴安澜将军》和写于1947年的《五律·张冠道中》《五律·喜闻捷报》。杭州《诗四首》的第一首诗便是《五律·看山》: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佳人。
一片飘飖下,欢迎有晚鹰。
“三上北高峰”,首句开门见山。“三上”,只是言其多,未必是实数。毛泽东多次登临,表明游兴之高,乐此不疲。“北高峰”,在杭州灵隐寺后,与南高峰相对峙,为西湖群山之一。“杭州一望空”,道出了毛泽东喜欢来此的原因。这个“空”字,绝非虚无之意。柳永《望海潮》曾盛赞杭州:“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北高峰上林木葱茏,绵延20余里。自北麓至峰顶,石磴数百级,修簧夹道,曲折三十六弯。登峰远眺,杭州风景一览无余,的确有心旷神怡之感,正如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的《指点江山》(下册)所写:“毛泽东说:‘爬山是全身运动,既能增强体质,又能观赏风景,还可以使人心胸开阔。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嘛!这是一举三得。’”
“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飞凤亭”,指北高峰东面、西湖北岸宝石山上的来凤亭。宝石山远望像一只凤凰,山顶的保俶塔则像凤凰头上的冠毛,亭之命名,取义于此。“宝石凤亭”被列为西湖十八景之一。“桃花岭”,指北高峰东面、西湖西北角岳飞墓后的栖霞岭。飞凤亭边的修竹嘉树青翠,桃花岭上的桃花盛开,翠林红花交相辉映。毛泽东由前者可能联想到了关于凤凰的传说。相传凤凰为百鸟之长,性行高洁,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所以特别突出飞凤亭边的修竹嘉树。后者则可能是由桃花岭联想唐人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之句,所以特意点出桃花岭上春风拂面。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佳人”。作者曾有自注:“诗中的‘扇子’指扇子岭,‘佳人’指美人峰。”考虑到平仄的需要,把“美人”改成了“佳人”。扇子岭、美人峰是北高峰附近的两处景点。此句是说夏日炎炎之时就去寻游扇子岭,秋凉时节就去观赏美人峰。此句以情带景,情景交融,“扇子”与“美人”语义双关,读来饶有情趣,巧妙地把季节和名胜联系起来。这种笔法,古时就有,如欧阳修《三桥诗》有云:“何处偏宜望?清涟对女郎。”句中“清涟”指清涟阁,“女郎”指女郎台。
“一片飘飖下,欢迎有晚鹰”,“飘飖”同“飘摇”,飘荡、飞扬的样子,描绘鹰盘旋向下而飞。“晚鹰”,可能是借喻灵鹫峰。灵鹫峰又叫飞来峰,在北高峰南,灵隐寺前。作者登北高峰,傍晚归来,经过灵隐寺前,飞来峰正好迎面。“下”是从高空而下,动感强烈,颇有气势。作者的联想丰富奇特,化静为动,把灵鹫峰写得活灵活现,使景物与人物互动,增添了游山之乐趣。
《七绝·莫干山》:游山归途抒游兴
《七绝·莫干山》是一首咏山的即兴之作,没多涉及莫干山的美景和登山过程本身,而描绘登山游览后的愉悦心情和闲适心境,作品写法含蓄,诗句轻快,诗趣盎然,别出心裁。
翻身复进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
莫干山在浙江省清德县西北,离杭州160余里,相传是春秋时吴国干将、莫邪铸剑之处,并因此而得名,与庐山、鸡公山、北戴河齐名,为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之一,素有“清凉世界”美誉。这里山势巍峨,怪石峥嵘,云雾缭绕,在万绿丛中点缀着星罗棋布的亭台别墅和名胜古迹。但《七绝·莫干山》却并没有提及这些内容。
“翻身复进七人房”,首句由登车返程写起。“七人房”,指作者使用的卧车,可坐七人,体现了幽默诙谐的风趣和轻松惬意的心情。徒步登山,观赏美景,心满意足,下得山来,找到自己乘坐的轿车,敏捷地钻进车子。“翻身复进”,表现了行动的矫健和精力的充沛,畅游莫干山之后依然兴致勃勃,毫无倦意。
“回首峰峦入莽苍”,表达作者对莫干山的依依不舍之情。下山途中,作者再回头看车窗外的青峰翠峦,因为车子渐行渐远,莫干山渐渐隐没在一片迷茫之中,点染出莫干山的雄浑旷远。“莽苍”,形容景色迷茫,如孟郊《古别曲》中所云“荒郊烟莽苍,旷野风凄切。”山景如何美,游山如何乐,可以想见,诗人沉浸在畅游莫干山的美感之中,余兴未尽,回味无穷,他将所见所感说到但不说开,给读者更多想象空间。
“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写乘车下山的情景。“四十八盘”,极写山路的纡曲险峻,也突出了山势的巍峨峥嵘,颇似《七律·登庐山》“跃上葱茏四百旋”中的“四百旋”,一个是登上庐山的急迫心情,一个是离开莫干山的不舍心理。“才走过”,是说汽车刚才还在山间公路上蜿蜒前行。诗人在车上除见到山景之外,还写到山路。山路、山形、山色,是作者笔下莫干山形象的三个要点,都是“回首”之所见。“风驰”,写车速,极言速度之快。“钱塘”,古时指钱塘县,这里指杭州。之所以感觉这么快,是因为诗人上车后始终沉浸在赏景的回味与喜悦之中,一幕一幕在脑海中回放,不知不觉之间车子就已经到了杭州。
这首诗以山为题,但只有中间两句写山,而且写的是一片迷茫的远景。这首诗语句轻快,诗中所写的空间转换也快。这种写法古代诗歌中也有,如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又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七绝·五云山》:我见青山多妩媚
五云,原指黑、白、青、赤、黄五种颜色的云。古人常以云之色卜测收成,认为五云是天上的瑞云,五云出则天下祥瑞。五云山,在杭州西南,北临西湖,南临钱塘江,因有五彩之云萦绕山顶经时不散而得名。五云山是杭州比较偏远的一个景点,山上有寺庙,上下山有50里,从山脚到公路还要步行十几里。出身于偏僻山区、又长期在山区生活战斗的毛泽东自然不嫌偏远,甚至情有独钟,认为这里是杭州的最佳去处,并写下《七绝·五云山》,绘声绘色地描写了五云山的美景,表达自己的陶醉之情:
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
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
“五云山上五云飞”,句式很像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之首句“凤凰台上凤凰游”。起笔开门见山,直接写五云山的五云,点出五云山的显著特色。五云山高耸入云,山顶上彩云萦绕,随风飘飞。这是毛泽东眼前之景,为实景实写。这是登临览胜之作,按传统习惯,一般都会写所见所闻,以景寓情,或者直抒观感。
“远接群峰近拂堤”,写登高所见。“群峰”,指西湖西面和南面诸峰,如北高峰、南高峰、美人峰、灵峰山、月桂峰、白鹤峰等。“接”为连接,“拂”为轻轻擦过。诗人站在五云山上放眼望去,彩云连接着远处的群峰;俯瞰山下,彩云又飘拂过钱塘江堤。具体实写出云的动态、范围、气势,使人历历在目,如临其境。诗人用彩云把远方的群峰与近处的钱塘江堤连接起来,统一在一个画面之中,为读者展示出一幅充满动感又色彩斑斓的图画,十分传神。
“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前一句是设问,后一句是自答,这是提示,也是过渡。诗人宕开一笔,用设问给人们造成一个悬念,激起人们探究的兴趣,起到突出加重末句,为末句蓄势的作用。唐代白居易《忆江南》三首其二有云:“江南好,最忆是杭州。”“此中”,即五云山中。“野莺啼”,野外的黄莺啼叫。末句揭示答案,画龙点睛,在这里听呖呖悦耳的黄莺鸣啼才是最令人惬意的事。杭州西湖有“柳浪闻莺”著名景点,“莺啼”是江南也是杭州标志性的景观。人们常用“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来描写江南的风光,唐代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也用“几处早莺争暖树”来描写杭州西湖早春的景象,然而,在游人如织、人声嘈杂的西湖边闻莺,与在偏远清幽的五云山山野闻莺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五云山山野莺啼,因为环境幽静,加上四周山峦的回应,更加清丽婉转,优美动听,在这里闻莺更有一种远离闹市回归自然的野趣。五云山绚丽多彩的景色与美妙动听的莺啼,构成一种有声有色、充满活泼生机的美好境界。
这首《七绝·五云山》是一处景点的特写,错落有致,不仅是对大自然的颂歌,也是诗人内心一首欢畅之曲。作者看到了明媚春光映衬下的五彩祥云,听到了黄莺婉转清脆的啼叫,一派自然清纯的江南春色展现在读者面前,可以看出作者当时何等轻松舒畅、怡然自得。《七绝·五云山》以口语入诗,一气呵成,平直晓畅。写景由高至低,由远及近,动静结合,诗境幽深,有如一幅色彩艳丽的山水画,引人入胜,意趣盎然。
《七绝·观潮》:千里波涛滚滚来
钱塘江在杭州市南面,是浙江省的第一大江,入海口呈喇叭形,江口阔大而江身狭窄。起潮时,海水从宽大的百公里海口涌入,受两旁渐狭的江岸约束,形成涌潮。涌潮又受江口拦门沙坎的阻拦,波涛后推前阻,涨成壁立江面的一道水岭。钱塘江涌潮自古蔚为壮观,早在汉唐已有观潮的习俗,成为杭州一大盛事,历代均有诗文佳作。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观潮》记载:“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钱;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天际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清代诗人黄景仁《观潮行》曰:“才见银山动地来,已将赤岸浮天外。”1957年9月11日,毛泽东从杭州来到海宁盐官镇郊的七里庙观潮。中午12时20分,潮水奔涌而来,借着风势,发出沉闷的隆隆巨响。毛泽东凝视大潮,拍手赞叹。观潮结束后,毛泽东兴致勃勃地写下气势磅礴、独树一帜的《七绝·观潮》: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起笔就紧扣观潮之“观”,具体描绘钱塘潮涌的情形,写海潮初涨的实景。“千里”,极写钱塘江口外海面的辽阔。“滚滚”,既形海潮奔涌之状,又摹波涛隆隆之声。千里壮阔的波涛汹涌澎湃,滚滚翻腾而来,恰如杜甫《登高》形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雪花飞向钓鱼台”,描写潮水浩大的气势。“雪花”,即浪花。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也有“洞庭波涌连天雪”之句。“钓鱼台”,即钓台,在钱塘江中段的富春江边,相传为东汉卢光隐居垂钓之处。海潮涌入钱塘江口逆江而上,涌积相推形成滔天巨浪,溅起雪白的浪花,好像要飞洒到钱塘江上游600里外的钓鱼台一样。此中景象本来就惊心动魄,加之诗人以如椽巨笔,把滚滚而来的海潮比作雪花翻飞,赋予自然景物以崇高的美感,又以夸张的手法状写潮来天际,潮去极远,磅礴气势令人惊叹。这样,就将钱塘涌潮写得波澜壮阔、雄伟迅猛,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人山纷赞阵容阔”,意为观潮的人们对钱塘潮的浩荡气势赞叹不已。“人山”,表明观潮时人山人海的场面与江潮同样壮观,互相映衬。“纷赞”,生动地描绘了人们面对钱塘大潮指点评说的场景。“阵容阔”,江潮喧腾,像千军万马排列成的阵容,显示出钱塘潮的神奇魅力和人们观潮的惊心动魄,体现了人对大自然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
“铁马从容杀敌回”,形容回落的江潮波光闪耀,犹如身披铁甲的战马从容不迫地杀敌回来。“铁马”,披有铁甲的战马,形容雄师劲旅。宋代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有云“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毛泽东久经沙场、南征北战,炮火硝烟时常萦绕于怀。在长征途中《十六字令三首》咏山时,情不自禁地用大海波澜形容山势,用战场画面状写山景:“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面对钱塘大潮,曾经指挥千军万马的诗人,不免又似乎置身于金戈铁马的战场,就像看到了“横扫千军如卷席”的铁血雄师胜利归来,那样熟悉,那样感慨。这就不难理解,1965年重上井冈山时,他在《念奴娇·井冈山》中慨叹:“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
《七绝·观潮》属即兴之作,风格雄健,纵横捭阖。这首诗既见物又见人,不仅生动地描写了钱塘潮的浩大气势,而且写出了人们观潮的壮观场面。艺术表现上虚实结合,写了潮起潮落的全过程,既有眼前实景,又有极度夸张,相得益彰。这样的诗作,让人们真切领略到了毛泽东诗词深沉、深刻之外的清新自然、闲适飘逸。(原载《百年潮》,2021年5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