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汉阳:从“散”到“ 聚”党建引领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编者按:
为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工作,党史学习教育官网、官微面向全国各地各部门开展公开征集,重点征集内容包括各地有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落实举措、扎实开展学习教育的经验方法、各地各部门为民办实事的成效举措和涌现出来的感人故事,以及党员干部的学习感悟等。党史学习教育官网、官微每日将择优推荐发布。期待各地区各部门、各媒体推荐好做法、好报道。
来稿邮箱:dangshi@people.cn
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武汉市汉阳区把解决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难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实践,在党组织的引领下,通过一系列基层治理创新举措,实现一个个老旧小区从“散”到“聚”的嬗变。
秩序重建:老旧改造,“散装”片区变有序小区
汉阳区鹦鹉街瓜堤后地小区是武汉众多老旧小区焕新的缩影,大半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凌乱的“散装”居住区,违章搭盖成顽疾,存在很多治安死角,“开放式”环境让居民缺乏安全感。为破解老旧小区失管弃管困局,汉阳区投入老旧小区改造专项经费,对老旧小区全面改造,引进“红色物业”,负责小区环境维护,为居民提供保宣传、保清洁、保稳定等“八保”服务。
在一系列创新治理福利下,瓜堤后地小区在全区率先安装智能门禁,“散装”片区从此成为规范小区,居民生活得更加安心、舒心、开心。
人心重聚:红色驿站,居民就地“聚合”
夹河社区里老旧片区、小区有12个,瓜堤后地是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距离最远、状况最差的一个。在汉阳区委的统一部署下,今年3月,小区党群服务驿站“红色驿站”正式入驻瓜堤后地,以驿站为根据地,组建了8支“红色工作队”,党群服务、红色物业服务、民调服务、志愿者服务都来到了离居民最近的地方。小区综合党总支成立,社区班子成员和物业、物管会、志愿者党员代表等党员干部成为党总支成员,通过党支部和红色工作队的努力,这个“散装”片区变身封闭管理小区,小区面貌全面提升。
直面矛盾:联动化解,党组织工作有章法
干部赢得了信任,很多疑难问题迎刃而解。瓜堤后地片区里,很多公共区域加盖了违章建筑,日积月累变成了“私人领地”,社区党组织联合执法部门依法拆除违章建筑。
下水道堵了、枯枝掉了、僵尸车拖不走……原本让社区工作者一筹莫展的难题,依托“红色驿站”构建的党组织堡垒,可联动多方力量化解,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汉阳区”。“工作有章法,背后有组织,相信社区一定会越来越好”,社区退休工作者看到社区的变化十分欣慰。
组织激活:共管共治,居民积极参与
小区居民说,“红色驿站”进驻后,发动居民自管自治,昔日习惯“自扫门前雪”的居民们变成了爱管“闲事”的“马大姐”。
“红色驿站”搭建起居民议事、共管共治的平台,发动居民成立了小区互帮互助志愿服务小队和小区民调志愿服务队。大家通过“天天碰、周周议、月月评”的工作机制,带动居民积极参与小区治理。
汉阳区把组织群众、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率先开展全域小区党组织建设和“三方联动”,从社区下沉到小区,让党的“神经末梢”与城市治理的“基础单元”互融共促。通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赢得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真正守得住民心。
(供稿:武汉市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