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寄尺素,赤子丹心映荣光
“侨批中的党史”为何广受关注
家国情怀寄尺素,赤子丹心映荣光。
近段时间以来,在江门市委宣传部的策划下,“侨批中的党史”以丰富的内涵、创新的解读、新颖的形式呈现在读者眼前,开辟了侨批活化的新领域,提供了党史研究的新视角,受到许多媒体的报道,学界也给予很大的关注。
当前,全国各地正全力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侨批中的党史”精心选取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将其置身于百年党史坐标中进行观察和解读,通过全媒体形式的创新表达,让文物“活”起来,把教育“融”进去,让思想更好“悟”,把精神“传”下去,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以史鉴今,更启未来。“侨批中的党史”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苦难辉煌,折射了百年大党的伟大成就,彰显了华侨华人的爱国精神,让人们在今天仍然能够从中汲取智慧,为新征程上同心同德共圆中国梦提供了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坐标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从积贫积弱、四分五裂中崛起,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这部写入中华民族、人类文明发展史册的恢宏史诗中,广大华侨华人书写了光辉的篇章。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海外侨胞,秉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不忘祖国、不忘祖籍、不忘身上流淌的中华民族血液,热情支持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江门是“中国第一侨乡”,祖籍江门五邑的华侨华人遍布全球,他们素有爱国爱乡、报效家国的优良传统。近代以来,面对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五邑华侨华人以其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奔走四海、奋力鼓呼、英勇斗争,留下了众多青史留名、可歌可泣的故事。
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五邑华侨华人积极投身参与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从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五邑乃至广东地区的传播到投身大革命洪流,从积极参加抗日战争共赴国难到参加解放战争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从支持新中国的建设到融入改革开放时代大潮,他们在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中留下了精彩一页。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如何在完成规定动作基础上做好自选动作,从而更具特色、更接地气?从自身地域实际出发,以五邑华侨华人为对象,讲述好百年党史中广大华侨华人与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江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思考方向。独具特色、素材丰富,能够串连历史、现实乃至未来的侨批,当之无愧成为讲述这一故事的最佳载体。
侨批是一种信件、汇款单合一的邮传载体,被誉为“岭南敦煌文书”,在江门五邑地区更多被称为“银信”。江门的侨批以其数量多、历史跨度长、覆盖范围广、内容丰富等特点,在世界记忆遗产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成为江门不可多得的“国宝级”文化资源。
五邑侨胞历来关心关注家乡和祖国的发展。作为他们与家乡常态联系的家书,侨批承载了华侨华人爱国爱乡的真挚情怀,记载了其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点点滴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近百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在五邑华侨华人寄给家乡亲人的侨批中,有许多直观的反映、多重的映射,其内容之广、感情之真、角度之多,为江门开展具有特色的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中国著名的五邑侨乡,运用特色的侨乡文化资源“侨批”来创新解读、观察华侨华人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共圆中国梦的故事,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从侧面折射了百年征程中“国内”的沧桑巨变,也从身居“国外”的华侨华人亲历者视角,提供了国家富强使他们自信自豪的佐证。
值此百年节点,贯穿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侨批中的党史”系列策划,应时而生,恰逢其时。
见证
在党委政府部门、五邑大学、民间藏家、媒体的通力合作下,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以全媒体产品为形式,“侨批中的党史”已推出多期。随着挖掘、研究、解读的不断深入,“侨批中的党史”的独特价值更加显现。
从侨批出发,我们看见了五邑华侨华人为了中国革命而进行的英勇斗争。
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的收藏室内,一封寄往英国的银信让人窥见昔日香港地区工人运动一角:“自此次罢工风波之后,在英人方面其态度略见和平,至于在港奸商以卖国之徒,亦见下气。”“倘能从此做去再进一步,则我中国未可限量也。”
银信中所提及的“罢工”,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反帝爱国斗争之一。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了香港海员大罢工、省港大罢工等工人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气焰。江门历来与港澳联系紧密,五邑籍的陈权、冯燊、林锵云、禤荣等人积极参与上述运动,当时的江门地方党组织也组织民众支援,有的深入前沿宣传,有的走街串巷募捐,有的慰劳安置工人,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笔。
见微知著。事实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五邑华侨华人始终坚守爱国之心。怀抱报国之志,他们或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事业,或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或捐资捐物共救国难,或四海奔走为抗战和反对独裁统治鼓与呼,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从侨批出发,我们看见了五邑华侨华人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满腔热忱。
1959年底,回国观光后深受触动的江门华侨梁葆常,把在加拿大的资产全部转回国内,支持新中国建设。他在写给儿子的信中兴奋地说:“结束了可悲的海外生涯,回来光明康壮(庄)的祖国了!”。尽管回归之路不顺,“许多人未同意我的见解,但我用行动来参加了革命队伍。”
赤子丹心,其诚可鉴。如梁葆常在侨批中所言,新中国的成立,让广大五邑华侨华人期待不已,再次激发他们满腔的爱国热情。为了使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祖国尽快走向富强,以司徒美堂为代表的五邑华侨华人不顾列强封锁,或抱着建设新中国的良好愿望,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国效力;或坚持与祖国进行贸易,缓解大陆物资匮乏的局面;或支持和配合新中国的外交活动;或积极投资家乡、祖国促进实业发展,为新中国政权巩固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从侨批出发,我们看见了百年历程中人民和民族命运的根本改变。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处在列强入侵、军阀混战、国家贫弱、生灵涂炭的境地,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家做主无从谈起。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命运,从此开始改变,最后“换了人间”。这在广大华侨华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家地位的改变给他们带来的自豪感在侨批中也得到反映。
美国华侨谢汝健曾经带回一批家族侨批,在这些侨批中,可以体会到华侨对新中国的自豪之情:“现我国国际地位,已居强国之一,比以前政府不同。今日的政府,真正系为大众谋利益。”
新、旧政府的对比,也让祖籍江门的菲律宾华侨伍尚厚感同身受。与旧中国时期民族工商业发展步履维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他所投资的企业——岭南化学工业厂迎来新生机。
“以前数年所亏折亏之资,本年可贃(赚)回仍有余也。”他在一封侨批中写道,“今日我厂之职工亦一样以前之职工,同是工作,而旧时亏本,今日贃(赚)钱,且我们工人之工薪能提高,胜过以前甚多,此是得到良好之政府指导有以至之。”
从侨批出发,我们看见了五邑华侨华人代代相传始终如一的爱国情怀。
梁葆常回国后,对新中国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他在信中鼓励教育儿子梁汉超:“困难感肯定是有的。但从六亿五千万人口着想,和共产党人以身作则的优良作风,困难感就很快消失了。”这种精神一直影响着梁汉超,“父亲去世前仍在嘱托我要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才不枉此生。这一直激励着我发奋向前,做出更多的成绩。”
而满怀赤诚爱国心的旅美华侨许满大在贫病交迫落魄异邦时,仍牵挂着祖国,并写信寄语其儿女“同心合一,加倍努力,为国为家为人民公众后世子孙之乐园而斗争”。
红色基因代代传承,爱国之心始终如一。自鸦片战争之后,大批五邑先民漂洋过海、拼搏进取,但无论居于何时何地,他们始终心系祖国,言传身教,嘱托后代不忘爱国情、报国志,拳拳之心令人动容。
力量
时过境迁,如今华侨华人已很少使用“侨批”来联系故乡,侨批大都作为藏品收藏在博物馆里。泛黄的纸页,无声地诉说它曾见证的昨天。
如今,江门用图文、视频、海报、H5、文创、活动等多种形式,推动侨批从博物馆里“走”出去、“活”起来,走向社会、走向大众。
此时,这些家书的意义不仅是见证昨天,更可以观照今天,让我们感叹大党之伟、国家之变、人民之幸、丹心之坚,从而激发内心更强大的精神力量,走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深读“侨批中的党史”,我们要更加坚定走向伟大复兴的自强自信。
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战乱频仍、山河破碎,身处海外的华侨华人哪有尊严地位可言,留给他们的大多是屈辱的记忆和苦难的生活。他们无日不盼望着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及至新中国成立之后热烈憧憬“祖国今日之局势将定必向荣”“强大的、自由的、独立的、幸福的新中国屹立在世界之上。”
如今,经过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已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走向了全面小康,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今日之图景,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大多数华侨华人当年之憧憬,足以告慰心系祖国、报效桑梓的海外游子;百年之实践,中外之对比,证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出的道路是正确的,民族复兴的前景是光明的,我们要更加坚定“四个自信”,争取中华民族的更大光荣。
深读“侨批中的党史”,我们要更加坚定传承爱国爱乡的精神内核。
回顾历史是为了走向更好的未来。透过“侨批中的党史”,华侨华人爱国爱乡的精神光芒代代传承、依然闪耀。
无论是“用行动来参加革命队伍”的决绝还是“为国为家为人民公众后世子孙之乐园而斗争”的专注,片片银信之间,五邑华侨华人的爱国情怀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自漂洋过海“闯金山”之始,无论身处怎样的艰难困苦,五邑华侨华人总是心系祖国、情系桑梓,从捐资捐物到奋勇杀敌,从摇旗呐喊到投资兴业,他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留下了侨乡的印记。在侨批里面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中,我们要更加领悟拼搏进取、爱国爱乡、开放包容的华侨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凝聚起奋进新征程中的共同力量。
深读“侨批中的党史”,我们要更加坚信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光明前景。
团结是铁、是钢,团结就是力量。回望百年奋斗历程,观照五邑侨胞作为,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团结广大华侨华人,有力推动了国家、民族、人民的百年巨变,彰显了中华儿女大团结的世纪伟力。
今天,深读侨批中的党史,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共同的根让我们情深意长,共同的魂让我们心心相印,共同的梦让我们同心同德。要坚持爱国统一战线这一法宝,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南方日报记者 沈文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