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沛县践行承诺 扩大群众“幸福半径”

编者按:
为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工作,党史学习教育官网、官微面向全国各地各部门开展公开征集,重点征集内容包括各地有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落实举措、扎实开展学习教育的经验方法、各地各部门为民办实事的成效举措和涌现出来的感人故事,以及党员干部的学习感悟等。党史学习教育官网、官微每日将择优推荐发布。期待各地区各部门、各媒体推荐好做法、好报道。
来稿邮箱:dangshi@people.cn
八月的江苏沛县,美丽而舒适。
走过城市的小区商铺,循入清新的乡间小路,所到之处,道路宽了,水面净了,基础设施完备了,生活便捷了,人们露出了欢欣的笑容……一件件民生实事的完成,解决了百姓的实际困难,满足了群众的实际需求。
沛县把县域改革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同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明理更清醒、增信更执着、崇德更坚定、力行更自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入手,围绕把“多年想办该办而未办成的事”办实办好,从县、镇层面排定122项攻坚克难项目,同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共梳理出394项代表群众期盼的村居、社区攻坚克难项目,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沛县迎宾小区始建于1996年,小区没有停车位、路灯等基础设施,楼顶、楼立面陈旧老化。
什么不行就改什么,缺少什么就补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老旧小区改造中,沛县把“发言权”交给群众,采取群众“点餐”替代让群众吃“套餐”的举措,有针对性地精准设计改造“菜单”。对涉改的老旧小区逐一进行“体检”,明确每个小区的“病症”,开具改造“处方”,通过居民意见征求会、方案展板、扫码看方案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对方案进行优化,为老旧小区改造按下“加速键”。
经过改造提升,迎宾小区建设停车位294个,新建的照明设备、雨污分流系统、健身器材设施等全部投用,机动车辆识别、电子监控、电梯加装等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中。
一个个原本“脏乱差”的老旧小区经过改造提升,成了年轻时尚、和谐美丽的“新小区”。目前已实施改造迎宾小区、金星小区、石油小区等,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惠及1236户。
和城市居民一样,镇村村民同样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感。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沛县把学习成果转化成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以贴心的服务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构建“网格+代办”工作模式,实现“网上办、马上办、不见面、零跑次”,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杨屯镇彭屯村村民赵广聪符合残疾证办证条件,因行动不便无法亲自办理。网格员丛苗苗了解赵广聪的情况后,上门收集整理了赵广聪的身份证和伤残级别鉴定,并为其代办残疾证。待残疾证办好后又第一时间送到赵广聪手中。
目前,沛县共划分网格1107个,配备网格员1257名。仅杨屯镇21个行政村就划分了45个网格,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可独立办理30项公共服务事项,镇级70项行政审批事项、90项公共服务事项全部可以通过帮办代办服务在村级开展,将“最多跑一次”升级为“跑零次”。
言出必行,干则必成。在民生实事实施过程中,沛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调度会,对“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沛县广大党员干部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
一件件好事、一桩桩实事、一个个难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水清河畅,鱼翔浅底。如今,龙固镇河道周边环境越来越好,村民不仅有了休闲娱乐之处,更提升了水产养殖和粮食种植效益。龙固镇农民王妍莉谈起今年镇村水环境的变化,激动得合不拢嘴,逢人便要夸赞一番:“这环境,真是个美啊,这水,真叫个清啊。党委政府切实为俺们老百姓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哪!”
王妍莉口中所说的大好事,指的是龙固镇实施的河湖水环境治理工程。龙固镇境内共有省级河道2条、市级河道1条、县级河道6条、镇级河道13条。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龙固镇紧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精准发力,大力开展河湖水环境治理,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水环境质量。拿出1000余万元对大家关心的零号大沟、一干大沟、二干大沟、三干大沟、小老堰大沟实施清淤疏浚、岸上截污、生态修复三项工程。同时严格落实河长制,让碧水清流常伴群众身边。
更多的福利政策、更齐全的社会保障、更好的生活生产环境……一个个曾经的“大难题”逐个破解,变成了一份份百姓满意的“民生答卷”,截至目前,沛县“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 122项县镇级项目完成51项,394项镇村级项目完成192项。面对群众关于民生实事的种种期待,沛县以学史力行强化时代担当,把学习成效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动力,用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映照着万家灯火。
(供稿:江苏省沛县县委宣传部 徐春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