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江阴要塞:风云际会间,立下“渡江第一功”

2021年08月31日09:09 | 来源:新华日报
小字号

“保持60里防区,控制三到四个港口,一不开枪,二不打炮,保证我军顺利登陆就是渡江第一功。”

江阴黄山,曾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寄予厚望,在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中立下“渡江第一功”的“江阴要塞”遗址,迎着猎猎江风,身姿挺拔。

72年前,这里是国民党军队在长江上设立的一道要塞。山顶有炮群,山腰有堑壕,山脚有地堡群,再加上7000余名重兵、70余门各种口径大炮,形成了一个完整而严密的江防体系。时任国民党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曾经吹嘘:“江阴要塞是铁打的防线,共军就是老虎狮子,也休想攻下它。”

然而,就是这样一处“铁打的要塞”,却成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重点突破地段。这一场“历史的逆袭”,还得从一封家书说起。

1946年初,中共华中五地委组织部长唐君照收到四弟唐秉琳、五弟唐秉煜从国民党江阴要塞写来的一封家书。“我们在外跑单帮,小本经营蚀了本。做生意很难,希望回家做大生意。”按照事先约定的暗语,唐君照读懂了兄弟俩的真实意思——脱离国民党,加入解放军。

这封家书,掀开了江阴要塞起义的序幕。在组织的感召和我地下党员的艰苦努力下,唐秉琳、唐秉煜、吴广文等要塞国民党军官,先后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4月20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打响了。21日凌晨,唐秉琳指挥要塞炮台调转炮口,向溃逃的国民党二十一军射击。晨7时,江阴要塞宣布起义。

今天,在江阴军事文化博物馆,我们能从一份份家书、密电中,感受70年前要塞起义的风云际会;也能从钢笔、怀表等老物件上,看到一个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幕后英雄。他们是为要塞起义开辟地下联络线的唐坚华、仇英夫妇,面对敌人严刑拷打,誓死保守党的秘密;他们是中共地下党员唐仲衡和妻子、女儿,用粉笔在大门上画上一个个代表安全的“十”字,引导地下党员回“家”;他们是许多叫不上名字的地下交通员,一桅帆船,来往两岸,为渡江大军送去数百份绝密情报……

“江阴要塞起义,人民解放军以最小代价获取了最大胜利,加剧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全线崩溃,对渡江战役的胜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江阴市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承鸿说。

在要塞遗址之上,江阴建起鹅鼻嘴和黄山湖两大开放式公园。每天,数以万计的市民来到这里,登山健身,饱览长江美景。近年来,江阴启动实施“滨江亲水工程”,沿长江岸线规划建设了四大滨江公园,加强沿江生态岸线修复,把城区八里沿江全部还岸于民。秉承“团结一致、同舟共济、不畏艰险、勇于拼搏、坚忍不拔、敢于争先”的渡江战役精神,江阴坚守实体经济、抢抓改革先机,实现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十八连冠”、中国工业百强县“四连冠”,以高水平全面小康的过硬成果和现代化建设的率先探索屹立于时代潮头。(记者 马 薇)

(责编:刘圆圆、万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