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广东江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惠侨实事暖侨心 情系群众解民忧

2021年09月08日13:05 | 来源:南方日报
小字号

9月,作为今年江门重点民生工程之一的江海区景贤初级中学正式揭牌启用,每年可提供约1200个优质学位。“我们正着力建设5G智慧课堂、智慧校园。学生回到家以后,可以随时回看当日课堂视频,与教师线上互动。”校长商庆平说。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推进下,江门市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高效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落实。截至8月底,江门市、县两级共梳理推出民生实事和“民生微实事”4063项,已完成3378项,完成率83.14%。其中,市级100项民生实事已完成79项,提前完成的有34项,完成率79%;市级前6批“民生微实事”共422项,已完成399项,完成率94.6%。

为港澳台侨胞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今年4月,“江门—澳门跨境通办政务服务专区”正式揭牌启用,并同步发布“人社自助服务跨境全省通办平台”。这意味着,澳门企业及居民“零出关”即可办理301项江门政务服务。

广东基顺隆新型药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国光是澳门人,对于新功能的快捷和便利,他倍感惊喜:“专区启用后,我特地过来体验了,仅仅10分钟左右就完成申报纳税和办理不动产权证业务,感觉很方便。”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门市结合侨乡特色以及自身实际情况,全心全意为港澳台侨胞办实事、解难题、谋幸福,有效解决了一批港澳台侨胞“急难愁盼”问题。

针对港澳台同胞的实际需求,江门创新开展“展翅计划”内地港澳台大学生实习专项行动,出台《关于支持港澳居民到江门市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等港澳青年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新增涵盖港澳居民参加面试、实习、就业、创业等方面补贴项目12个。其中,港澳青年在该市创业纳入“乐业五邑贷”享受对象范围,最高可申请5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享受政府贴息。“目前,全市已向港澳青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30万元。” 江门市委台港澳办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当好侨胞“暖心人”,江门市侨联依托基层侨联组织和海外侨胞国内亲人,开展“大走访、大排查”,慰问海外侨胞亲属和侨界代表100多户,帮助解决了签证续期、驾驶证换发、侨胞子女上学、房产纠纷等难题。

此外,市侨联还协同卫健部门开通疫苗接种绿色通道,分批次为2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海外侨胞开展疫苗接种服务。广大海外侨胞纷纷点赞。“这是祖国给我的健康屏障。”委内瑞拉籍侨胞吴剑华说。

破解本地民生难题提升群众获得感

走进江门市蓬江智水展示中心,一群小学生正在通过室内的互动设施,认真聆听海水和河水的“声音”,了解污水处理的全过程。自今年7月正式启用后,这里就迅速成为当地市民学习环保知识和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天沙河的变化太大了!”不少前来参观的市民纷纷感慨五邑地区的治水成效。

蓬江智水展示中心的建设,是江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典型案例。江门市从解决当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实际行动,努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江门市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在中心城区开展城市更新工程和老旧小区改造行动,新建“口袋公园”,升级改造农贸市场。在农村则加快建设美丽乡村,通过修建休闲公园、清理河涌、铺设生活污水管道等,推动村容村貌美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推乡村振兴。

以江门台山市台城街道桂水村湿地休闲公园为例,该区域过去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沼泽荒地,曾因时有臭味影响附近村民的生活。今年4月,台城街道投入35万元将沼泽地改造成湿地休闲公园。错落有致的乡村民房、亭亭如盖的青翠树木、整洁干净的乡间小路、紫睡莲花海,将桂水村装扮得分外美丽。

如今,该公园睡莲盛开的照片不时在当地市民的微信朋友圈刷屏。“公园改造后,不光臭味没了,风景也更美了。尤其是睡莲开花的时候,村子前前后后都挤满了游客,可热闹了!”在桂水村住了近三十年的李洁芳说。

(南方日报记者 郑琦)

(责编:王子锋、王珂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