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解放日报》改版

冯慧
2021年09月16日09:01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小字号

《解放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创办的第一张大型日报。1941年5月16日,《解放日报》正式创刊,至1947年3月27日,随中共撤离延安而停刊,前后历时5年零10个月又11天,累计出版2130期。

1949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把《解放日报》报名交给上海,作为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和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报名,5月,上海《解放日报》正式创刊。

报社的管理和主要领导人员

创办之初,解放日报社归中央党报委员会领导与管理,日常工作由报社的编委会具体负责。博古任《解放日报》社第一任社长,后为廖承志,杨松、陆定一、余光生先后任报社总编辑。原新中华报社的工作人员,原新华社通讯科工作人员,以及中央组织部从鲁迅、马列学院、文协等单位调入的人员构成了报社主要成员。

依据1943年3月的《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解放日报社归政治局、书记处之下的宣传委员会统一管理,毛泽东任该宣传委员会书记。毛泽东自始至终高度重视、关心并支持了解放日报社的工作。

在《解放日报》创刊当天,毛泽东亲自题写了报头并撰写了发刊词,确定了该报“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办报宗旨。他不仅经常为报纸写稿,先后向《解放日报》提供(包括命名修改)的文章有40余篇,还为报纸荐稿征稿,他曾为报纸第四版撰写了征稿办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报纸文章的质量。

此外,毛泽东还深入报社内部,做了大量具体工作,他曾和博古社长一同主持了《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提出“利用《解放日报》,应当是各机关经常的业务之一。经过报纸把一个部门的经验传播出去,就可推动其他部门工作的改造”。

可见,《解放日报》的创办得到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扩充版面与增强党性

《解放日报》的版面安排前后历经两次较大的调整,分别是1941年9月16日与1942年4月1日,第一次调整重在扩充版面,第二次调整重在增强报纸的党性。

1941年9月16日,《解放日报》对版面作了第一次调整,由两版扩充为四版。一版为以国际新闻为主的要闻版;第二版为国际版,刊登远东和太平洋战争的相关消息,以及其他国际问题的专论;第三版为国内版,以发表国统区的消息为主,也常发表有关边区政治、经济等理论文章,第四版分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为边区栏,发表有关边区的消息,下半栏是专刊,至第二次调整之前,先后创办了“文艺”“青年之页”“中国工人”“敌情”“中国妇女”“科学园地”“军事”“卫生”八大专刊,满足了青、妇、工等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的改版则对版面做了较大调整,大幅增加了关于边区和其他根据地军民生产生活的报道在整张报纸中的比例,并将其放在报纸的显著位置,与此同时,压缩了国际新闻的篇幅并放在第三版。此前的《解放日报》被中共中央批评为国外通讯社的义务通讯员,对党的政策主张、根据地民众的生产生活,以及新四军和八路军的战斗情况反映过少,未能真正成为战斗的机关报。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解放日报社着手改版工作,将报道重点由国外转向国内,转向党领导下的各根据地,相应地,其版面发生了较大调整。

第一版依旧是要闻版,但是内容由原先的以国际新闻为主转为以党领导下的各抗日根据地的新闻为主,辅以国内外的重大新闻;第二版由原先的国际版变为了国内版,重点发表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的消息,辅以国统区和敌占区的新闻;第三版由原先的国内版变为国际版,有时也发表国内的重要消息,也就是说,将原先第二版和第三版的顺序互换,把国内版置于国际版之前;第四版由原先边区消息与八大专刊混合排版的局面,变为以文艺专刊为主的综合性副刊,并正式以“副刊”命名,除了此前的八大专刊陆续不定期出现在“副刊”上外,解放日报社还根据形势和政策宣传的需要,开辟了“学习”“新闻通讯”等专刊,体现了报社较大的灵活度和务实性。

在相应版面上,《解放日报》除刊载社论、专论、重要的国内外通讯以外,还根据形势发展和实际需要开辟了“批评与建议”“小言论”“三言两语”“信箱”“一得书”“党的生活”“群众呼声”“来函照登”等栏目,丰富了报纸的内容,满足了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聚焦党的政策和根据地的生活

改版后的《解放日报》改变了此前以国际新闻为主的报道取向,转而重点反映党的各项政策与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的生产生活,努力成为一张“完全的党报”。该报对整风运动、党的七大以及大生产运动的报道,格外引人关注。

在整风运动中,《解放日报》刊发大量社论、理论文章、新闻通讯、杂文,并辟“党的生活”专栏,“学习”副刊,“整顿三风讨论资料特辑”等,用多种形式,从多个维度论述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这三股歪风的表现和危害,阐述了整风运动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党员干部参加整风学习的经验方法,报道了各机关单位学校和根据地整风运动的进展,从而为整风运动的开展做了思想和舆论准备。

在对党的七大的宣传中,从大会开始至闭幕,《解放日报》持续不断发表消息,及时向读者传递了会议的最新消息。同时,配发重要社论和党的领导人在会上的重要报告,如毛泽东所作《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和朱德所作《论解放区战场》军事报告,为党员干部学习会议精神提供了文本基础。会后,又报道了各地学习七大文件的盛况,为学习会议精神营造了舆论氛围。

在大生产运动中,《解放日报》报道了吴满有、赵占魁、南泥湾等一批先进的生产典型,以典型带动一般,掀起了大生产运动的高潮。

总之,经过改版,《解放日报》增强了党性,在内容上加大了对党的政策和根据地军民生产生活的宣传力度,实现了由“不完全的党报”向“完全的党报”的蜕变。

作为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下的第一张大型日报,《解放日报》向民众传递了党的声音,在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党的各项政策的落实中都贡献了重要的媒介力量。

(作者系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编:宋美琪、王珂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