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事事关心天地间”的党报人邓拓

张寅
2021年10月03日08:22 | 来源:学习时报
小字号

从1938年进入《抗敌报》从事党的新闻工作,到1958年离开《人民日报》,邓拓“笔走龙蛇二十年”,在党报的发展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投笔从戎“征蹄南北又西东”

1912年2月26日,邓拓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7岁时,他从福建省立第一高中毕业,考入上海光华大学政治法律系。1930年冬天,邓拓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年夏,他转入上海法政学院,在社会经济系就读,并积极参加党的地下活动。1932年12月,邓拓在参加中共法南区委组织的纪念广州起义五周年活动时被国民党逮捕。在狱中饱受严刑的邓拓,虽得了肺病,但始终保持斗争之心。出狱后,邓拓积极参加革命。1933年,他在《新中华》杂志上发表哲学论文《形式逻辑还是辩证法》,与质疑辩证法的张东荪展开辩论。

1934年秋,他到河南开封投奔大哥邓伯宇,在河南大学法学院经济系插班。邓拓的毕业论文是《论中国救荒问题》,在撰写毕业论文的同时,应商务印书馆之约,邓拓完成学术专著《中国救荒史》,对历史上的救荒政策进行了深刻反思。1937年11月,这部用文言文写成的25万字的专著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成为中国第一部救荒史论著。邓拓秉持问题意识,对“防止灾害”“挽救灾害”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学术思考,其中彰显的调查研究意识,为后来“走出报社写评论”等新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七七事变后,邓拓给身在家乡的父母写了一首《寄语故园》的诗,用“寄语故园双老道,征蹄南北又西东”的诗句,表达了投笔从戎的人生选择。1937年9月,邓拓奔赴晋察冀根据地,开始新的革命生涯。

游击办报“边区抗战有微劳”

1938年4月起,邓拓担任中共晋察冀边区机关报《抗敌报》编辑部主任,撰写了大量号召抗战的评论。1940年,邓拓组织报道百团大战,他不仅派出精干力量报道前线战情,还亲自撰写《发扬百团大战与边区子弟兵的伟大胜利》《庆祝百团大战的胜利,继续百团大战的精神》等社论,鼓舞边区人民。1940年11月,《抗敌报》改名为《晋察冀日报》,邓拓担任报社社长、总编辑,兼任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社长。

游击办报是抗日战争时期边区办报的一个突出特点。面对日寇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扫荡”,邓拓带领报社队伍翻山渡河,在一个个小山村里坚持办报。邓拓在1940年为陪伴他的马儿写过一首题为《咏黑骜》的诗,其中“风雨奔驰应无憾,边区抗战有微劳”的诗句虽是咏马,亦是他游击办报生涯的真实写照。在1943年的一次突围中,这匹黑骜不幸中弹战亡,邓拓痛心不已。

邓拓从丰富的办报经验中总结发展党报理论。“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是邓拓论述党报理论的重要内容。关于“党的领导”,《论党报与党的工作》(1938年12月24日)阐述了党报是“党的生活和党的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贯彻全党办报的方针》(1944年4月22日)指明了各级党委“要善于利用党报来指导工作”,《再论如何提高一步》(1945年7月14日)分析了党委亲自抓党报工作的重要性。关于“为人民服务”,邓拓指出,报纸不仅要有“群众内容”“群众形式”,还要坚持“群众写作”。他始终坚持把党性原则放在第一位,这是与自由主义报人的不同之处。

邓拓还是最早选编《毛泽东选集》的人。《毛泽东选集》的出版,是传播党的理论的有益探索。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邓拓安排晋察冀日报社以“七七出版社”的名义,刊印发行了这篇重要文章。此后,毛泽东一有新作,晋察冀日报社都会出版单行本。

燕山夜话“事事关心天地间”

1948年,《晋察冀日报》与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为中共华北局领导的《人民日报》,邓拓调任华北局政策研究室主任。1949年2月2日,北平版《人民日报》创刊。4日,邓拓撰写的创刊社论《为建设人民民主的新北平而奋斗》登于报纸头版,此文由时任北平市委书记的彭真亲自修订。社论指出:“我们愿与北平二百余万人民在一起,向着毛主席所指示的方向,动员我们的一切力量,共同为建设新民主主义的北平而奋斗。”

1949年8月1日,《人民日报》被确立为中共中央机关报,邓拓出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并继续兼任北平市委宣传部部长。1952年1月,邓拓兼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和总编辑,全面负责党中央机关报的工作。

邓拓十分重视调查研究。他反对“关门办报”,强调要加强同群众的联系,提倡“简明的、科学的、生动的文风”。1949年,《人民日报》的发行量只有8万多份;到了1955年,这个数字就变为55万份。

1956年7月,邓拓主持《人民日报》改版工作。他在《关于报纸的社论》中指出,“社论是表明报纸的政治面目的旗帜,报纸必须有了社论才具有完全的政治价值”,这充分地体现了他“政治家办报”的意识。邓拓到人民日报社后,新闻评论工作有了明显改进。此前,凡遇到重大问题,除中央领导人直接发言外,《人民日报》多数使用新华社评论。但到开国大典之后,所有重要的社论都由《人民日报》来承担。邓拓撰写的社论中,有40多篇是由毛泽东亲自签发的。

1958年,邓拓调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分管思想文教工作,兼任北京市委理论刊物《前线》主编。虽然他在宣传管理岗位,但仍心系具体业务工作,在《江南吟草·过东林书院》一诗中,他深切地表达了“事事关心天地间”的报人情怀。1961年3月,49岁的邓拓以马南邨的笔名为《北京晚报》“燕山夜话”专栏撰写杂文。“燕山夜话”首篇《生命的三分之一》中说,“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这何尝不是邓拓的人生态度。

邓拓的一生,与党的新闻事业紧密相连。他始终用笔诠释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正如他在《谈我们的报纸和报纸工作》(1951年)中所指出的:“我们的报纸必须具有明确的党性。它和人民性、民族性是一致的。”

(责编:王欲然、郝孟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