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引领惠民生,为“六个邳州”建设提升“民心温度”

担当新使命,启航新征程。邳州市紧扣加快建设以“实力邳州、活力邳州、锦绣邳州、富裕邳州、美丽邳州、幸福邳州”为主要内涵的“六个邳州”,瞄准高质量发展方向和目标,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强作风、抓项目、提质效、惠民生”为主题凝心聚力,全市掀起干事创业新热潮。
把握新定位,展现新气象。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入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以作风建设推动工作全面提质增效,奋力为“强富美高”新邳州建设做好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保障工作。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上下牢记嘱托,以党建为引领,强化履职尽责能力,聚焦民生领域热点话题,全面提升服务效能,以有力的业绩回应群众关切、办好民生实事,努力攀登“幸福邳州”新高度。
“我们将秉持为民服务情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求真务实、创新创优,结合主责主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事业再上新台阶,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答卷。”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光辉表示。
党建引领,做强特色服务品牌
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扣“先锋自然”建设目标,以“五抓五促”为落脚点,创新打造“红色引领·七彩自然”党建品牌,积极推进“一所一品、一支部一特色”创建活动,着力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培育党建品牌,不仅激发了党员干部红心向党的自豪感,更极大提升了干事创业的凝聚力和执行力。”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高磊说。
“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邳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探索构建“2426”党建标准化体系,形成党建工作“定有标尺、干有方向、评有依据”新机制;开展打造“苏小登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等活动,教育引导一线干部职工履职尽责,兴“五风”、除“六弊”,为企业解难事,为群众办实事,树立良好的系统形象。截至目前,4个基层所分别被表彰为全省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基层所,被授予徐州市系统“苏小登党员先锋岗”称号;炮车所党建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
深化改革,审批效能“再提速”
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出“暖企六条”,建立重大项目用地“绿色通道”,加快“多审合一”等方式,重点构建“拿地即开工、竣工即验收”项目服务保障机制,为企业发展“开道护航”。
今年3月,江苏九为新材料有限公司申请“拿地即开工”。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迅速开展土地核查勘察、确定用地红线图等相关工作,配合行政审批局在企业缴纳出让金后2日内即发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5本证书。此项工作得到徐州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并作为典型案例在徐州推广。截至目前,邳州已为九为新材料、徐州城泽建筑、徐州运安科技仓储等5个项目办理“拿地即开工”手续,实现了保障和发展的无缝对接。
服务窗口是一个单位的“门面”,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基层所标准化建设为纽带,内练真功、外塑形象,制定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等服务规范,推行基层所主动办、上门办、容缺办、透明办、特事办“五办”服务承诺,将服务延伸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让“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激情和干劲渗透在基层所服务中。全系统业务流程提速增效、惠民利民服务水平提升,在今年7月邳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营商环境评议中名列小组第一。
聚力民生,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落脚点是“我为群众办实事”。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基于广泛调研,第一时间制定了40个项目清单,同时明确以支部为单位、以业务为依托,将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工作细微处下功夫,在为民服务上求实效。
议堂镇议堂村500多户村民,最近搬进了翘首以盼的新房子。“就跟城里的小别墅一样,路宽、环境好。”村民们高兴地说。
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的背后,是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依照 “群众改善意愿强烈、镇村积极主动”原则,深入调查摸底,重点关注危房、空心村和群众改善意愿强烈区域,在规划上充分利用原有道路、水系、林网等天然优势,突出保护特色文化,打造出一批“传统特色浓厚、乡村风情浓郁、文化印记浓重、乡愁记忆浓烈”的农村新型社区。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16个村规划选址和用地保障,5780户群众得以圆安居梦。
以往,市民办理不动产登记要到位于邳州老城区的政务服务中心业务窗口,往往是“排队一小时,办理十分钟”。“要是能就近办理就好了。”办事群众时常发出这样的感叹。为此,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过大量的调查走访,最终选址新城区建立新的不动产登记大厅,并在2个基层所试点不动产登记便民网点,还与15家银行合作设置不动产抵押登记便民服务点,极大便利了群众办事。目前,邳州主城区范围已设有21处服务点、68个服务窗口,“十分钟便民服务圈”呼之欲出。
创新而为,化解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红楼小区始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这里的128户居民前不久终于领到了红彤彤的不动产权证。此前,因为历史原因,红楼小区居民一直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房产自然无法正常交易,这成为大家多年来的一个“心病”。
今年1月,自然资源部出台《关于加快解决不动产登记若干历史遗留问题的通知》,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邳州市迅速成立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出台《关于加快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实施意见(试行)》。以红楼小区为代表的老旧小区、安置房、公建房三类主体办证,被纳入重点推进事项。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工作例会,以减轻群众负担为第一要务,明确任务清单,核算办证成本,完成入户调查走访、测量建筑面积、厘清产权归属等一系列流程,为发证奠定坚实的依据。
历史遗留工业厂房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同样是“老大难”问题。“没有证,厂房就不能融资贷款,发展受到影响。”位于邳州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0多年前的碳基新材料企业——沂州科技公司负责人一度很焦急。针对沂州科技的现状,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创新思路,采用以路为界的方式,为企业办理6本不动产权证,之后该企业顺利融资6.8亿元,一举盘活多年固化的资产。
守正创新,倾情惠民生;强化服务保障,倾力护航发展。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一项最新统计表明,截至目前,邳州19个老旧小区、86家企业220万平方米工业厂房已拿到不动产权证,惠及居民3700多户,助力企业融资约3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历史遗留工业厂房发证”荣获邳州市2020年度“改革创新实践奖”。
(孔令益 刘同川)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