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我青年时代就读过《联邦党人文集》”

邓涵
2021年12月06日08:27 | 来源:学习时报
小字号

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在西雅图举办的欢迎晚宴上发表了重要演讲。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详细阐述了中国的发展走向和政策取向,并就如何在新起点上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进行了系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的最后,指出他在青年时代就读过美国的《联邦党人文集》,高度肯定了中美人文交流对推动双边关系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就加强中美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提出了殷切期望。

《联邦党人文集》是美国建国初期三位开国元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约翰·杰伊和詹姆斯·麦迪逊为劝导民众支持新的联邦宪法,在纽约报刊上发表的85封公开信汇编而成的一本知名政治学著作。该书详细阐释和说明了美国新宪法的基本架构和制度安排,为美国的政治制度、国家发展道路的探索和确定提供了思想来源和原则基础。

《联邦党人文集》的写作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国情基础,其设计的政治制度和国家发展道路亦有自身的局限。麦迪逊在参与写作该书时已准确预测到美国的政治制度将难以避免出现党争。实践证明,在此后200多年时间里美国的党争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管控,反而是愈演愈烈。近年来,美国共和、民主两党之间的政治极化日益严重,昔日《联邦党人文集》里主张“权力制衡”的政治理想已经越来越被异化为“否决政治”的恶性循环,不仅导致了美国社会的撕裂,更威胁到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秩序。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访美过程中表示在青年时代就读过《联邦党人文集》,生动地体现了中国理解、尊重美国等他国优秀文明成果的优良传统。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文明之间的相互了解不是为了去寻找一致和统一,而是要去客观理解彼此之间的差异和不同。有差异与分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唯我独尊,对不同表现出傲慢与偏见,甚至排斥不同文化和文明。没有哪一种文明比另一种文明更优越。对不同的文化和文明需要去深入了解,进而在包容互鉴中找到文化和文明的契合点、共同点,增进理解、扩大共识,把矛盾点转化为合作点,实现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习近平总书记在访美期间提到《联邦党人文集》,在表明中国了解、尊重美国对自己国家政治制度和道路选择所作不懈探索的同时,也深刻阐明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实践探索,中国基于自身的国情和需要成功开创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人民广泛拥护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国家治理效能。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感兴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客观看待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美差异化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是两国人民基于各自不同的历史和国情作出的时代选择。两国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存在分歧在所难免。处理中美关系关键在于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以建设性方式妥善管控分歧。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美国的过程中提到《联邦党人文集》,旨在引导中美两国加强对话、加深了解、增信释疑、促进合作。

大国相处之道在于相互尊重。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重点阐述了如何在新起点上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一时代命题,强调中美两国关系发展要正确判断彼此战略意图、坚定不移推进合作共赢、妥善有效管控分歧、广泛培植人民友谊,进而稳步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美同属世界大国,两国关系极为重要。相互尊重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中美关系要健康发展,关键应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由于历史文化、发展阶段不同,中国梦、美国梦以及其他国家人民的梦想内涵不尽相同,实现的具体途径和方式也可能不完全一样。但条条大路通罗马,各国人民对梦想的追求,不论有什么异同,都是激励他们顽强奋斗的强大动力,也为中美合作和各国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社会面临许多共同难题。美中关系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能否处理好彼此关系,攸关世界前途命运,是两国必须回答好的时代之问、世纪之问,两国不仅应该而且也完全可以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大国冲突对抗的新路,共同回应国际社会对中美关系不断改善和发展的良好期待。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美双方应展现大格局、肩负大担当,坚持向前看、往前走,就彼此关心的有关问题进行坦诚、深入、广泛的战略性沟通和交流,准确了解彼此的政策意图,尊重彼此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努力构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中美关系。

(责编:代晓灵、万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