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海事法院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执法办案同频共振
司法为民,护航江苏海洋经济
“Thank you,Nanjing Maritime Court!(谢谢你,南京海事法院!)”今年7月底,在即将登上返乡的飞机时,5名缅甸籍船员通过微信视频向南京海事法院表达感激之情。
时针拨回到去年12月8日,一艘香港籍危化品货轮经申请被依法扣押,船上5名缅甸籍船员已连续在船近一年。南京海事法院迅速成立专项协调小组,之后克服疫情和台风双重影响,最终促成这些船员换班及遣返。
坚决扛起护航江苏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海事诉讼优选地的使命担当,今年以来,南京海事法院将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合,坚持党史学习教育与执法办案同频共振,以高质量海事司法护航江苏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1月至11月,该院新收各类案件2528件,审执结2513件,结案率、结收案较去年同期均有大幅上升。
一线察民情——用责任丈量954公里海岸线
“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赔偿,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8月23日,拿到6.8万元赔偿款的船员缪某向法官连声道谢。此前,缪某在渔船作业时意外掉入海中受伤,向法院起诉维权。得益于法官诉前调解耐心细致的说理释法,这起海上人身损害责任纠纷仅用10多天就得以案结事了。
用心用情,保障船员利益。不少船员法律意识淡薄,一旦面临纠纷往往陷入维权困境。南京海事法院法官前往渔业协会、船员工会和劳务中介机构多方走访,全面梳理“先付工资后上船”“工资标准随渔获调整”等涉船员渔民切身利益、不违反法律规定的习惯良俗,形成《涉渔业船员纠纷中习惯的查明问题》指导性报告,“手把手”教船员规避法律风险。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院创新实施“大走访、大讨论”,用“铁脚板”丈量江苏954公里海岸线,在最一线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
短短两个月,南京海事法院相关人员通过上门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听取近百家港航船舶企业、行业协会和相关职能部门意见建议,精准收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50余条、海事审判疑难法律问题80多个。聚焦海事司法中堵点难点问题,该院集中推出33个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目前,30项“小切口”民生难题已得到妥善解决。
服务再升级——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
“有矛盾,找祁老。”在我省最大的渔村——连云港市赣榆区青口镇下口村,这句话在村民中口口相传。作为南京海事法院涉渔矛盾一站式解纷中心负责人,年近七旬的祁洪桂凭借扎实的法律基础和灵活的调解技巧,协助调处涉渔纠纷,成为推进诉源治理中的一块“金字招牌”。
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该院先后设立12个水上交通事故一站式解纷中心和涉渔矛盾一站式解纷中心,精准布局5个诉源治理审务工作站和2个水上联合调解室,聘任89名专家担任特邀调解员,诉前高效处理涉船员、渔民矛盾纠纷123起。
根据船员渔民远离陆地、漂泊海上的职业特点,南京海事法院全面开展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在线诉讼等便民利民服务。利用伏季休渔期等时间节点,该院依托位于大丰港、洋口港、吕四港等地的8个巡回审判点(基地)集中开展巡回庭审,累计巡回开庭96次,为246名当事人免去奔波诉讼之累。
诉讼服务提质增效的同时,保障涉民生案件执行也驶入“快车道”。“原先要数天才能完成的船舶司法扣押,如今‘一键’实现!”南京海事法院依托“1+10”海事司法与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建成集船舶信息查询、精准定位、轨迹追踪等功能于一体的“点对点”船舶执行查控平台,助力扣押各类船舶216艘次,其中包括11艘外籍船舶。
敢啃“硬骨头”——打造国际海事诉讼优选地
由于法国某海运集团管货不当,中国货主运往印度尼西亚的新鲜大蒜发生热损。疫情期间,这6起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系列案的审理难度可想而知。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南京海事法院承办法官利用司法大数据平台,找到法国案件当事人在中国诉讼的惯用代理人,并在等待公证认证手续过程期间,同步开展案件沟通。外国当事人对其高效的审理表示认可,同意接受南京海事法院管辖。后经多次在线交换证据、在线调解,双方当事人顺利达成调解,该海运集团专门委托诉讼代理人表示感谢。
海事法院的案件往往具有涉外性强、标的额大、法律关系复杂等特点。南京海事法院深入实施涉外审判精品战略,两年来共受理各类涉外、涉港澳台海事海商案件228件,标的额19.85亿元,成为越来越多中外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选地。
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立“军令状”……一场“提质增效、实干为民”办案竞赛专项活动正在南京海事法院如火如荼地开展。4个月最大限度清理2019年、2020年未结案件和长期案件,这是该院队伍教育整顿期间设置的办案目标,目前,超八成长期未结案件已妥善审结。
“我们将坚决抓好执法办案第一要务,以司法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制度机制创新为突破,提高海事司法服务为民的精准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南京海事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后龙表示。
(通讯员 许晨 本报记者 顾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