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宾市翠屏区:“聚焦三化”服务为民 办群众满意的翠屏教育

编者按:
为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工作,党史学习教育官网、官微面向全国各地各部门开展公开征集,重点征集内容包括各地有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落实举措、扎实开展学习教育的经验方法、各地各部门为民办实事的成效举措和涌现出来的感人故事,以及党员干部的学习感悟等。党史学习教育官网、官微每日将择优推荐发布。期待各地区各部门、各媒体推荐好做法、好报道。
来稿邮箱:dangshi@people.cn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宜宾市翠屏区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翠屏教育”理念,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服务宗旨,聚焦城乡教育均衡、群众入学需求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采取优化资源布局、强化教育供稿、深化教育改革等举措,推进区域教育获得了高质量发展,切实解决了群众对“优质、均衡、公平、普惠”教育的急需,让翠屏孩子就地就近享受越来越好的教育。
聚焦城乡均衡发展,优化资源布局
2021年,翠屏区聚焦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全区乡镇“空心学校”、生源严重萎缩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的撤并整合,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布局调整,让翠屏孩子享受更加优质学习环境中。
优化校园布局。按照“幼儿园就近就便、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中心城镇或片区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资源向寄宿制学校集中”的思路,将行政规划调整后的五镇幼儿园全部独立,取消原中心校管理模式,设为“九年一贯制”中心校。宜宾市一曼中学迁建投入使用,原白花镇黎明小学、白花初中学生到一曼中学校就读;实施城乡学校提升改造,李庄幼儿园和金秋湖镇王场中心幼儿园迁建,金秋湖镇中心学校扩建。
撤并整合资源。根据《宜宾市翠屏区盘活用好镇村教育类闲置资产工作方案》,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小规模学校(校区)撤并调整,按照“公益为主、教育优先,综合利用、分类解决”的思路,多措并举盘活学校撤并整合后的闲置资源。撤并白花镇杉木小学、黄塔小学等5所基点校,撤并天堂小学、四合小学等3所基点校,上学路途远的学生实行寄宿就读。
聚焦群众入学需求,强化教育供给
2021年,翠屏区加大教育投入,实施“幸福宜宾”城乡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全区22个教育项目,总投资13.2亿元,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10920个,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而又有质量的教育急需。
实施“名校孵化名校”。建成人民路小学(人民路校区、兴隆街校区、岷江新区校区),中山街小学(刘臣街校区、红坝路校区、屏山校区),宜宾市六中(鲁能校区、利民路校区、戎州桥校区、翠屏山校区),宜宾市教工幼儿园(咸熙街园、学盛街分园、翠屏山分园)等名校(园),城市优质资源不断扩张。2020年,引入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宜宾成都外国语学校,实现了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上名校。
扩大教育资源供给。结合名校园的辐射影响加大区域内名校(园)扩建与拓建。安阜中心幼儿园、鲁家园幼儿园扩建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宜宾市岷江路小学迁建项目已开工建设,宜宾市四中岷江新区校区项目和中山街小学天池校区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预计2022年竣工投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聚焦教学质量提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翠屏区将解决群众子女“有学上”和“上好学”作为首要的民生工程来抓,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落实“双减”政策与“五项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与水平,持续增强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深入推进教学改革。组建以城区优质园为龙头园,乡镇中心幼儿园作“骨干园”,区域内民办幼儿园作“加盟园”的集团管理模式,实现以强带弱、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集团化管理;构建4个中小学片区,1所龙头校+8所骨干校的“四梁八柱”教研联组,实施“以校为本、片区联动、区域推进”研修策略,促进城乡学校均衡发展。开展每年一届的翠屏区智慧教育现场交流会,深化学科教学与教育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参与成渝地区教育发展联盟,宜宾市六中、李庄中学等校与成都市七中合作共享教学资源,助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强化校外培训监管,实行“5+2”全程巡查整改制,净化校外学习培训环境;实施“优课提质”行动,强化学校集体备课与教育常规管理,全面推进“自导式教学、智慧课堂、小组合作、习课堂”等课堂教学范式。开通“翠屏云课堂”,开设睿宝英语、回声音乐、豆芽习作等网络课程,本期以来,云课堂上线5000余节,参与学生80000余人次,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网师团队,让无数乡村娃获得优质的学习教育,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供稿:宜宾市翠屏区教育和体育局 卢纯军 刘林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