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文摘

卢嘉锡的新“三省”

2022年01月29日08:32 |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新闻网
小字号
原标题:卢嘉锡的新“三省”

  卢嘉锡是享誉海内外的科学家,曾任厦门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等职。1973年,卢嘉锡在国际上最早提出固氮酶活性中心网兜模型,之后又提出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合物“自兜”合成中的“元件组装”设想等问题,为我国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等研究跻身世界前列作出了重要贡献。

       “卢氏图表”崭露头角

  卢嘉锡大学毕业后,一直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1937年3月,他考取第五届中英庚款博士学位,公费到英国伦敦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临出国时,负责中英庚款公费的董事长问卢嘉锡:“你将来学成之后有什么想法?”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回国,从事教育和科学研究——报效祖国!”

  卢嘉锡在伦敦大学师从萨格登教授,研究方向是放射化学研究。他在实际研究工作中首次成功制造出高度浓缩放射性的卤素化合物。由于成绩优异,他仅两年便取得伦敦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

  1939年8月,卢嘉锡赴美加州理工学院师从后来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鲍林教授。在加州理工学院,卢嘉锡承担了多项研究课题,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论文,有的成了该学术领域的经典文献。他设计的“等倾向魏森堡照相的LP因子倒数图”,为国际X射线结晶学界所广泛采用,并被收入《国际晶体数学用表》,以他的姓氏命名为“卢氏图表”。卢嘉锡此时已在国际科学界崭露头角。

  1944年,美国战略形式逻辑研究机构破例为这位杰出的中国青年科学家敞开大门,聘任他为美国国防委员会第十三局马里兰研究室研究员,从事美国战时军事科学研究。美国当时力劝他参加原子弹有关研究,他都执意婉辞,因为他心中有数:一旦进入这个领域,便不会轻易让他回国。

  卢嘉锡身在美国而心系抗战中的祖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他就毅然辞去国外的一切聘任,舍弃优越的待遇和科研条件,急切地搭乘旧金山驶往中国的第一艘允许搭客的客货两用轮,冒着随时可能触到大战期间布下的水雷的危险,满怀科学救国的热望,于1945年12月回到祖国。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应当把孔子大弟子曾参“吾日三省吾身”中的第一“省”——“为人谋而不忠乎”改为“为国家谋而不忠乎”。这表露出他炽热的报国情怀。

       既当“科学官”又当科学家

  1981年5月,卢嘉锡当选为中科院院长。他是任这一职务的第一位自然科学家。作为炽热的爱国者,他的宏愿之一是,要在世界高科技前沿多插上几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邓小平提出“要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后,卢嘉锡积极组织领导科技攻关,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他既当“科学官”又当科学家,经常总结科研成果带到世界上交流,他形象地把这个过程称为种桃——摘桃——卖桃。他不仅种出第一流的桃子到世界各地“卖桃”,还不断把各国著名科学家请到中国的“桃园”来参观,提高了我国在国际科学界的地位。

  1988年,卢嘉锡当选农工民主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他明白这是人民的信任和重托。他把“曾子曰”变成“卢子曰”,为自己定了新的“三省”:为四化大局谋而不忠乎?与国内同行交流学术而乏创新乎?将掖后进不落实乎?他对自己提出三方面要求:作为高级领导人奉行“谋忠”,作为科学家追求“创新”,作为教育家志在“掖后”。

  1991年,卢嘉锡代表农工民主党在全国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上第一个发言。那时,“科技兴农”“科技兴省”的提法已有所见,而作为全国性的“科技兴国”的战略还没有提出来。卢嘉锡大声疾呼:“我们必须确立‘科技兴国’的发展战略,并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国策,长期坚持下去。”同时他强调必须确立“兴国先育才的战略”,“兴国大计教育为本”。翌年春,他再次作大会发言,两次强调科技兴国和兴国大计教育为本。无怪乎,当他听到中央正式宣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时,会那样兴高采烈激动不已。

  科教兴国为卢嘉锡的科学实践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他着力组织农工民主党内外的科教专家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就区域性、专业性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咨询和论证,致力于科教支边、科教扶贫。在1997年卸任农工党主席之前,耄耋之年的卢嘉锡几乎每年都进行大型科技咨询,北上南下,东奔西走,年年不辍,乐此不疲。在他看来,这是他实现“科教兴国”宏愿的大好时光。

       常常以“教书匠”自诩

  卢嘉锡曾诚恳地说:我们跟人民不能距离太远。正是因为不愿脱离人民、深具人民意识和平等观念,他备受人们尊重。他一点“官气”也没有,填写履历表时,他总是先写教授、研究员,然后才填“官”职。他说,教授、研究员是他的“终身职务”,而官衔只不过了“临时户籍”罢了。他总是叮嘱他工作部门的干部,不要对他用“官”称,如果实在不好意思直呼其名,那就称“卢老”好了。

  他还常常以“教书匠”自诩、以“教书匠”自豪。年逾古稀后,每逢开会,当人们劝他坐下来用扩音器,他总是说:我是教书匠出身,习惯站着讲,嗓门练大了。他常说:“一个老师如果不能培养出几个超过自己的学生,那就算不了好教师。”他辛勤栽培的桃李已经满布天下,有不少是成绩卓著的科学家、教育家,例如后来被誉为“走在世界前列的蛋白质结晶学家”朱沅、中科院院士田昭武、张乾二。

  卢嘉锡性格豁达开朗、幽默风趣,往往人未到,就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和洪亮的笑谈。他的“谐趣思维”特别发达,经常巧喻联翩,妙语如珠。他把自己的胃比作锅炉,把扶贫工作的咨询组比作脱贫致富的催化剂。他说中国知识分子“价廉物美,经久耐用”。他说中西部地区要因地制宜地贯彻好知识分子政策,否则不但孔雀东南飞,连麻雀也会东南飞。

  卢嘉锡从不训斥人,当家长不训斥子女,当老师不训斥学生,当领导不训斥下级。相反,当下属或学生完成一项本该做的事时,他都要道声谢谢。在大家心中,他犹如自己父兄,有事都愿意找他倾诉或求教,因为他总是尽力帮助排忧解难。

  (摘编自《工会信息》2020年第4期 余敬斌 冯晓蔚/文)

(责编:刘圆圆、万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