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川江围歼战为什么能歼那么多敌人
清川江地区围歼战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西线部队在朝鲜北部清川江地区对美军第9军部队实施的围歼作战。志愿军给予美军第2师歼灭性打击,消灭土耳其旅大部和美军第25师、美军骑兵第1师、英军第29旅、南朝鲜军第1师各一部,取得了重大胜利。据美国陆军官方战史透露,美第2师在清川江地区的战斗中,遭受歼灭性打击。至1950年12月1日,该师按战时编制18000人,战后收拢人员时,只剩下8662人,重装备丢失殆尽,单兵装备丢失达40%。这次战役有力打击了联合国军的嚣张气焰,粉碎了麦克阿瑟妄图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迫使敌人由进攻转入防御,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李奇微在他的回忆录中也承认:“第八集团军已遭到一次沉重的打击。美第二师在清川江一带损失严重,十一月底已宣布失去战斗力,因而撤到了南朝鲜进行整编补充。”
分析整个作战过程,清川江地区围歼战取得如此战果主要有以下因素:
准确判断战场形势,通盘谋划,精心布局。这次作战,彰显了彭德怀等战役指挥员高超的谋略水平和指挥艺术,这是取得清川江围歼战胜利的前提。一是充分利用美军战略上的判断错误和麦克阿瑟的骄狂心理,有计划地将主力隐蔽后撤,以小部故意示弱,将联合国军诱进到我熟悉的预定战场。二是正确估量敌我力量对比,适时将第9兵团3个军的力量投入东线战场,增强了志愿军的兵力优势。三是巧妙利用并扩大敌军战略上的判断错误,进一步骄纵敌人,分散敌军兵力,造成敌人的侧翼暴露,使敌军陷入我精心设计的“口袋”之中,从而给予出其不意的打击。
11月25日晚,志愿军首先在西线发起战役反击。第38、第42军向德川、宁远地区的南朝鲜军第2军团第7、第8师发起进攻;第40军向球场以北的新兴洞、苏民洞地区美军第2师进攻;第50、第66、第39军则分别在定州、泰川、云山地区攻击美军第24、第25师和英军第27旅、南朝鲜军第1师部队。26日,第38、第42军歼灭南朝鲜军第7、第8师大部,打开了战役缺口。现代战争中,要因敌、因地、因时施谋,根据不同敌情采取不同谋略,利用地势和天候来隐真示假、保存实力,同时要巧妙选择战机、果断捕捉战机、主动创造战机,以掌握谋略运用之道。
实施战役迂回和战术分割,知变在先,先机制敌。这次作战,我志愿军在对战场形势准确预判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战役战法是制胜的保证:把实施战役迂回、切断敌人退路作为战役部署重点,达到了乱敌之部署、在运动中歼敌的目的;把战役迂回与战术分割密切结合,实施战役迂回的同时,我之正面部队迅猛突击,迅速在战术上完成对敌的分割、包围和堵截,不使敌脱逃,第38军特遣队奇袭武陵桥、113师穿插三所里,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为发展作战胜利,志愿军决定抓住美军右翼暴露的有利战机,采取侧后迂回结合正面进攻的战法,在清川江南北地区对美军第8集团军展开全面进攻。首先力争歼灭美军第9军2个师,而后在美军撤逃的过程中全线猛追、侧击,最大程度地消灭敌人有生力量。11月27日,志愿军司令部命令第38军主力向军隅里、价川和三所里实施迂回,堵击军隅里、价川之敌;第42军经北仓里、假仓里向顺川攻击前进,并准备进攻肃川,切断美军第8集团军退路。同时,命令清川江以西正面的第39军、第40军、第50军和第66军,向当面之敌展开猛烈进攻。至28日,正面突击的第40、第39军分别逼近球场、宁边;第66军进至古城洞、龙山洞;第50军进至五龙洞。担任外层迂回任务的第42军攻占北仓里,继续向假仓里、新仓里方向前进;担任内层迂回任务的第38军主力在嘎日岭、于口站地区击破土耳其旅的阻击,进至裴德站、瓦院地区。该军第113师14小时前进70余公里,于28日8时到达三所里,切断了美军第9军由军隅里经三所里通往顺川的退路。
28日晚,志愿军调整部署,继续进攻。进占三所里的第113师在击退美军10余次进攻后,于29日4时抢占龙源里,切断了美军由军隅里撤往顺川的另一条通道,彻底封闭了美军第9军的退路。29日,美军第8集团军开始全线退却。美军第1军由清川江北岸撤至安州,准备经肃川向平壤方向撤退。美军第9军撤至军隅里、价川后,沿军隅里经三所里、龙源里至顺川的两条公路向南突围。志愿军准确判断战局,确定充分利用美军后撤混乱的有利时机,全线出击,力争在清川江以南地区首先聚歼美军第9军部队,然后乘胜进攻,扩大战果。
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前仆后继,有进无退。战争不仅是军事实力的对抗,也是军心士气的较量。实践证明,在武器装备相当的情况下,战斗精神对战争胜负起决定作用;在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旺盛的战斗精神可以弥补武器装备的不足,使物质力量发挥最大的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创造以劣胜优的奇迹。清川江地区围歼战中,志愿军官兵多次上演不怕牺牲、无惧生死的大无畏精神,这是取得战役胜利的重要保证。鱼龙浦战斗中,第40军第120师第359团首批徒涉清川江攻击分队1个连又2个排200多名官兵全部牺牲,后续分队奋勇突破了美军江防阵地。美军官兵惊呆了,他们从没有见过这样英勇的部队,从没有见过这样无畏的战士。松骨峰战斗中,第38军第112师第335团3连在人员伤亡较大、粮弹殆尽的严重情况下,毫不畏惧,所有能战斗的人员,包括伤员,带着满身的火焰,奋勇扑向敌军,用枪托、刺刀、石头,甚至牙齿与敌人展开了殊死肉搏,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后来,作家魏巍主要依据3连的英雄事迹,写成了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3连的壮举迅速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从此,祖国人民把一个崇高的称号——“最可爱的人”,送给了志愿军全体将士。
龙源里阻击战中,第38军113师337团3连官兵也让美军产生了一种“宗教情绪”般的敬畏。3连的阵地始终处在美军的南北夹击之中,南逃的美军和北上增援的美军有时几乎已经“会师”。战后美军第2师的军官回忆道:“我们甚至看见了增援而来的土耳其旅坦克上的白色的星星。”但是,在3连打到全连官兵所剩无几、弹药已经用尽的情况下,南北两边的美军始终没能会合。第38军在第二次战役中,英勇作战,对围歼战的顺利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才有了“万岁军”的美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