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海霞》:绽放新中国女性精神芬芳

汪建新
2022年03月18日08:11 | 来源:学习时报
小字号
原标题:《海霞》:绽放新中国女性精神芬芳

  “大海边,沙滩上,风吹榕树沙沙响,渔家姑娘在海边,织呀织渔网,织呀么织渔网。”这是电影《海霞》的插曲《渔家姑娘在海边》,年过半百的人都耳熟能详。

  我是1977年春节期间看的《海霞》,重要情节、主要演员、精彩片段记忆犹新。一些经典台词,诸如,方指导员对小海霞说的“你们的苦也就是我们的苦”;老民兵旺发对孙子继武说的“你知道渔霸的心肝是白的还是黑的”;海霞对女民兵们说的“保卫海岛,保卫祖国。靶子就是敌人,我们要狠狠地打,准确地打”,总能令我心潮激荡。45年之后,再来重温电影《海霞》所承载的时代记忆,感慨良多,回味无穷。

  一部电影:刻骨铭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有一句名言:“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上了一定年纪,便容易怀旧,这是人之常情。但既往的事情很多,并不是所有的既往都值得常思,绝大部分成了过眼云烟,而那些挥之不去、令人常思的既往,都积淀为深刻的记忆,甚至可能就是不朽的经典。

  2021年5月4日,央视《中国文艺》播出了一期《向经典致敬——电影〈海霞〉》。节目邀请《海霞》联合导演之一王好为、小海霞的扮演者蔡明、大海霞的扮演者吴海燕、阿洪的扮演者冯恩鹤等,回忆上世纪70年代谢铁骊如何把黎汝清的小说《海岛女民兵》改编成电影,剧组如何挑选演员,演员如何体现海岛女民兵生活,拍摄当中的种种花絮,节目还介绍了海霞人物原型以及现代海霞的相关情况。我全神贯注地看完了这期节目,《海霞》正是我内心常思的那种“既往”,使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当年看这部电影的经历。

  1968年,我家搬迁到了江西省婺源县和浮梁县毗邻的一个小山村。那个时候,在晒谷场上看露天电影,往往是村里最热闹的日子。电影放映员到生产队员家中吃派饭,会被当成贵客一样招待。放电影的消息传起来飞快,转眼之间就能人人皆知。孩子们下午早早地就搬凳子、椅子、火桶之类去占位置,晚上更是男女老少全体出动。但这种机会不多,想要看电影,往往得步行几里路去生产大队所在的村庄,甚至走十多公里去浮梁县临近的公社。座位肯定是没有的,只能站着、蹲着或席地而坐。人多的时候,只好绕到银幕后面看“背影”。遇到刮风下雨,淋成落汤鸡的时候也是有的,可我们仍然乐此不疲。

  1976年,我们举家搬回了县城。在印象中,县城俨然就是铁岭那样的“大城市”了,有像模像样的电影院。1977年春节期间,电影院放映的正是《海霞》。那个年代根本没有“贺岁片”一说,电影也没那么多轻松、幽默或搞笑。一毛钱一张票,可一票难求,排好几个小时的长队好不容易才能买到票。电影放映前一二十分钟,迫不及待地检票入场,找到自己的座位,踏实地坐下来,妥妥地坐着,静静地看电影。《海霞》给了我在电影院观影的最初体验,那种满足、那种惬意,今天的孩子们是断然体会不到的。

  2021年是建党百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重读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读到《海霞》《创业》等电影被“四人帮”扼杀,十分感慨。电影《海霞》后又劫后重生,因其具有“破冰”的重大意义而被载入史册。我为此对《海霞》更加肃然起敬,又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

  一个形象:审美理想

  《海霞》以渔家姑娘海霞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同时写出几个女民兵的不同性格和成长道路,将一群意气风发的女民兵的火热生活融入美丽的海岛风光之中,令人耳目一新,在全国公映引起巨大轰动。海岛女民兵的战斗故事一夜之间家喻户晓,而插曲《渔家姑娘在海边》优美抒情,如诗如画,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迅速唱遍大江南北。

  当年有很多女青年模仿海霞手握钢枪站岗放哨的样子拍照留念。海霞的艺术形象,使人情不自禁联想到毛泽东那首妇孺皆知的《七绝·为女民兵题照》。1961年2月的一天,机要员李原慧到菊香书屋给毛泽东送文件,毛泽东问她:“小李,你参加民兵了吗?”小李连忙回答:“参加了。”她还特意取出一张照片递给毛泽东看。

  1958年9月29日,毛泽东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时说:“我们不但要有强大的正规军,我们还要大办民兵师。这样,在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时候,就会使他们寸步难行。”195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天安门城楼检阅了首都民兵师、民兵方队,而李原慧就在其中,她还全副武装地照了相。毛泽东看了李原慧的相片,称赞说:“好英雄的模样哟。”他兴致勃勃地挥毫写下四句诗:“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毛泽东接着说:“你们年轻人就是要有志气,不要学林黛玉,要学花木兰、穆桂英噢!”

  1994年第1期《党的文献》所载徐中远《毛泽东读〈红楼梦〉》一文写道,1951年秋天,毛泽东接见几位湖南教育界人士时说:贾宝玉是阔家公子,饮食起居都要丫头照料,自己不肯动手;林黛玉多愁善感,最爱哭泣,只能住在大观园的潇湘馆中,吐血,闹肺病。这样的人,怎么能革命呢?你们办学校,不要把我们的青年培养成贾宝玉、林黛玉式的人。我们不需要这样的青年。我们需要坚强的青年,身体和意志都坚强的青年。“不爱红装爱武装”透露出毛泽东对新中国女性精神气质的审美理想,带有那个时代的鲜明烙印。

  我没见过李原慧给毛泽东看的那张照片,估计和海霞的样子差不多。海霞红光满面,目光炯炯,身姿挺拔、动作干练、清新质朴,从海霞身上,人们充分领略到了符合那个时代审美理想的女性之美,这是人们对电影《海霞》产生强烈情感共鸣的深层原因之一。

  一种精神:代代相传

  20世纪30年代,汪月霞出生在浙江温州洞头县北岙镇一户普通渔家。新中国成立后,百岛洞头处于我国东南海防前线,安全形势十分复杂。1958年,汪月霞带头成立了洞头女子民兵排。她带领女民兵帮助部队洗衣服、种地、养猪,有时还和战士们一起挖战壕、站岗放哨。1960年4月23日,汪月霞出席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国防部以毛泽东的名义赠与汪月霞半自动步枪一支,100发子弹。1960年,洞头县北沙女子民兵连成立。此后,生产训练、政治学习、文艺演出、夜校扫盲、国防施工,女民兵们用青春和热血,为连队赢得了荣耀。汪月霞催生了小说《海岛女民兵》,也成就了电影《海霞》。

  《海霞》公映后,“洞头女子民兵连”名扬天下,汪月霞成为那个年代的“明星”。从那时起,洞头女子民兵连又多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海霞”民兵连。而汪月霞和女民兵们反过来以“海霞”为榜样,不断弘扬“爱岛尚武,励志奉献”的海霞精神。凭着这股精神,一代又一代渔家姑娘戍边守岛,艰苦创业。

  改革开放之后,女子民兵连仍把保卫海防的安全作为己任,同驻岛部队坚持开展以联防、联训、联建、联欢、联心为主要内容的军民联防活动。每逢节日和平时遇有任务,她们都按联防预案在指定区域内搞好执勤,监视海情。如今在洞头,人人口中的“海霞”不再只是汪月霞。“海霞”民兵连的使命任务也有了新的内涵,由保家卫国拓展成平安宣传、隐患巡逻、交通协管、卫生整治、扶贫帮困等。以“海霞”命名的公园、学校、营地、村居等在洞头随处可见,海霞妈妈志愿者服务总队、海霞电力女子服务队等组织和队伍遍地开花。

  岁月如歌,绚烂依旧。“海霞”早已从小说人物、军事典型、电影名称脱胎出来,凝结成一种时代象征、一种文化符号。海霞已经是洞头女民兵的代名词,逐步演变成为洞头的城市名片,变成洞头人的一种价值取向。在洞头,如果问当地老奶奶:“你有没有当过女民兵?”她可能会很自豪地告诉你:“我是海霞,我女儿是海霞,我孙女也是海霞。”

  小说也罢,电影也罢,最初不过是为了讲述一个渔家姑娘的成长故事,黎汝清、谢铁骊他们肯定没有料想到,作品居然会有如此深远的影响。这就是经典的魅力,精神的力量。

(责编:刘圆圆、代晓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