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 黨史頻道 >> 建 黨
《建黨》 作者:張樹軍 張軍鋒
 
內容介紹  
《建黨》
  該書系新聞出版總署“慶祝中國共產黨誕辰90周年暨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國百種重點圖書”之一。
  該書以1911年辛亥革命至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段激蕩變幻的歷史為背景,以第一批中國共產黨黨員為中心,描繪了中國近代社會風起雲涌的革命、思潮,以及在紛繁蕪雜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從籌備到成立並揚帆起航的一系列過程。為使讀者更全面地了解建黨歷程,該書還附錄有“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決議”“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一大出席者人物小傳”和“中國共產黨成立大事記”等史料。全書配有圖片150余幅。【詳細】【本書目錄】
 
作者簡介
  張樹軍 中央黨史研究室室務委員、秘書長。主要從事中共黨史和黨史人物研究。主要承擔中央交辦的《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國共產黨簡史》等重要著作的編寫和修改任務,以及其他重點項目的研究和管理工作。【詳細】
  張軍鋒 河北電視台紀錄片編導,主要作品有文獻紀錄片《新中國從這裡走來》《開端》《晴朗的天》《八路軍》《認識南非》《重生與輝煌》等,作品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電視金鷹獎、河北省文藝振興獎、河北省委宣傳部“五個一工程”獎等獎項。【詳細】
精彩章節  
第一章:暗夜中的神州與新文化的狂飆
  1911年10月,當武昌起義的消息傳到長沙時,一位18歲的青年學生毅然投筆從戎,成為湖南新軍的一名士兵。他,就是正在湘鄉駐省中學讀書的毛澤東。就是這一段時間,毛澤東讀到了一篇談論社會主義的文章,這是他第一次知道“社會主義”這個名詞。
  25年后的1936年,毛澤東在陝北保安的窯洞裡接待了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他在談到自己成長為馬克思主義者的過程時,提到了兩個人的名字——李大釗和陳獨秀。他說他在李大釗身邊工作時,思想迅速轉向馬克思主義,而陳獨秀對他的影響也許超過了任何人。
  1953年,毛澤東從長江上游順流而下,沿途視察。當輪船靠近安慶時,毛澤東向身邊的工作人員問道:是先有陳獨秀,后有獨秀山,還是先有獨秀山,后有陳獨秀?這一年,陳獨秀已經去世11年。這說明毛澤東並沒有忘記這位建黨的元老。【詳細】
·第二節
·第四節
·第三節
·第五節
第七章:岳麓山下的湖湘才俊
  《西行漫記》,一本轟動世界的書。它第一次向世界介紹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后中國共產黨人的真實情況。它的作者,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因此成為毛澤東終生的朋友和風靡全球的作家。
  1936年7月,在陝北保安一個普普通通的窯洞裡,借著昏暗的燈光,毛澤東向比他年輕得多的斯諾敞開了心扉。向別人這樣多地談自己早年的經歷,恐怕是毛澤東一生中僅有的一次。
  我們應該感謝埃德加·斯諾,如果不是他如此平實、幽默地記錄下毛澤東自述的早年經歷,我們對毛澤東成長之路的了解,或許不會像今天這樣清晰、生動。【詳細】
·第二節
·第四節
·第三節
·第五節
第十一章:李公館裡的神秘聚會
  1921年7月23日,是一個星期六,也是極其普通、平靜的一天。
  7月下旬的上海,已經進入酷暑季節,整座城市像個大蒸籠。
  當外灘鐘樓上連續八下的鐘聲在夜幕中敲響的時候,十幾個穿戴各異的人在朦朧的夜色中,陸續從后門走進貝勒路口的李公館。
  李公館樓下餐廳裡亮起了電燈,橘黃色的燈光照耀著紅通通的油漆板牆和地板,東西兩邊的白石灰磚牆也閃耀出絢麗透亮的紅光,呈現出一派庄重的氣氛。長型大餐桌四周圍著一圈圓凳,桌上放著茶具、一對紫銅煙缸和一隻飾有荷葉邊的粉紅色玻璃花瓶。東、西牆邊各安置一隻茶幾和兩張椅子,靠北端的紅漆板壁邊,放置了一張兩斗小桌。【詳細】
·第二節
·第四節
·第三節
·第五節
第十二章:在南湖游船上完成建黨使命
  7月30日,又是一個星期六。這一天,上海悶熱異常,陰雲低垂,卻又滴雨未下。
  夜幕降臨之后,李公館的餐廳裡又漸漸坐滿了人。
  按照會議日程,今天是第六次會議,主要內容是聽取共產國際代表意見,討論通過黨綱和決議。除了周佛海因身體不適在博文女校休息外,其他代表都已到場。
  馬林和尼克爾斯基今天是第二次出席會議,他們早早地趕到李公館。馬林顯然是有備而來,他今天要對會議討論的各種問題發表意見。
  會議開始后,馬林開始滔滔不絕地用英語發表長篇大論。【詳細】
·第二節
·第四節
·第三節
·第五節
我要評論  
 
 圖書推薦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