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 黨史頻道 >> 建黨偉業
《建黨偉業》 作者:張珊珍
 
內容介紹  
《建黨偉業》
  13名代表,50余名黨員,星星之火﹔60余年國運昌盛,90年苦難輝煌,氣壯山河!武昌起義的第一槍,是預謀,還是巧合? 五四的火光,緣何燃起? 誰第一個給中國帶來了馬克思主義? 南陳北李,相約建黨,為何又缺席一大?一大代表秘密轉移會址,是另有隱情? 13名一大代表,本是同根生,卻為何命運殊途?
  本書截取了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段激蕩變幻的歷史,以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張國燾、周恩來、蔡和森、向警予等第一批中國共產黨員為中心,描繪了中國近代社會風起雲涌的革命、思潮,以及在紛繁蕪雜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從籌備到成立並揚帆起航的一系列過程。【詳細】
 
作者簡介
  張珊珍,浙江寧波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
  現任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共黨史和中國現代史。
  著有《陳立夫生平與思想評傳》等,發表有《毛澤東早期婦女觀》、《抗戰前國民政府訓政的演變》、《陳立夫與中山艦事件》、《蔡元培政治思想淺論》等學術論文30余篇﹔
  參與《中國共產黨重大歷史事件述評》等多部著作的編寫。【詳細】
精彩章節  
第一章 靈光乍現的辛亥革命
  歷史進入20世紀,中國的最后一個王朝已經到了她的風燭殘年。帝國主義的蠶食鯨吞加劇了國內的政治危機和社會危機。這個貌似龐大的帝國政府千瘡百孔、步履艱難,人們對它的失望和怨憤,可以從梁啟超在《飲冰室合集》的行文中窺見一斑:“夫孰使我百業俱失,無所衣食者,政府也﹔夫孰使百物騰涌,致我終歲勤勞而不得養其父母者,政府也﹔夫孰使我一粟一縷之蓄積,皆使吏胥之婪索者,政府也﹔夫孰使盜賊充斥,致我晷刻不能即安者,政府也……”這樣的政府非倒不可。盡管王權統治者和各種保守勢力,依然在指望苟延殘喘,然而,革命已經箭在弦上。【詳細】
·第一節 孫中山:壯志在我心
·第三節 深夜,武昌城的那一槍
·第二節 山雨欲來風滿樓
·第四節 曇花一現的南京臨時政府
第二章 武人政治的癲狂
  “皇帝倒了,辮子割了”。這八個字是當年瞿秋白對親眼所見的辛亥革命的總結。它確實形象地說明了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然而,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最后卻被袁世凱所篡奪,中國依然沒有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漫漫長夜。從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始,到1928年奉系軍閥張作霖皇姑屯被炸身亡、其子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歸附蔣介石的南京政府止,是北洋軍閥武人統治時期。北洋軍閥對外投靠帝國主義,對內實行專制獨裁、復古倒退,中國彌漫著嚴重的社會危機。李大釗曾經哀嘆:“哀哉!吾民瘁於晚清稗政之余,復丁干戈大亂之后,滿地兵燹,瘡痍彌目,民生凋蔽,亦雲極也。”【詳細】
·第一節 袁世凱的得勢
·第三節 短命的復辟鬧劇
·第二節 "不料共和國如此黑暗"
·第四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
第四章 五四的覺醒與吶喊
  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猶如一道刺破夜空的閃電,震驚了北洋軍閥統治下的黑暗中國。“內除國賊,外抗強權”的口號把全國各階層人民動員和團結起來,為挽救國家的危亡和爭取民主自由而斗爭。敏感而富有抗爭精神的青年學生首先一呼而起,成為這場偉大愛國運動的先鋒。“六三”以后,中國的工人階級第一次獨立地登上了政治舞台,成為運動的主力。中國反帝反封建革命高潮來到了。五四愛國運動揭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詳細】
·第一節 五四前夜的幻滅
·第三節 激蕩的黃浦江
·第二節 趙家樓的火光
·第四節 人民的勝利
第六章 十月革命的赤風
  1917年的俄國十月革命,像一聲驚雷,震驚了20世紀的東西方世界。成千上萬在艱難曲折的救國道路上摸索的中國人,仿佛看到了黎明的曙光,他們歡欣鼓舞、熱情洋溢地贊美這個“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克主義在中國迅速被介紹和接受,這一股“從近東卷到遠東”、“直要錘勻了鋤光了世間的不平不公”的“北極下來的新潮”,不啻是“黑暗裡突然”透出的“一線兒紅”,它激勵中國的先進分子開始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詳細】
·第一節 驚秋的桐葉
·第三節 踏上俄國旅途的瞿秋白
·第二節 陳望道與《 共產黨宣言 》
·第四節 鮮為人知的密使
第七章 此間曾著星星火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毛澤東以文學語言描繪了當年中國人接受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的關系。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理論和俄國十月革命的實踐,像春天裡的及時雨,催發了中國國內的社會革命。上海、北京、長沙、武漢,乃至日本、法國,中國的有識之士以自己的認識和實踐表明了自己的選擇。各地共產黨的早期組織如雨后春筍,破土而出。【詳細】
·第一節 上海灘的風雲際會
·第三節 滔滔湘江起波瀾
·第二節 走出校園的北大師生
·第四節 楚天明燈
·第五節 齊魯書社 后生可畏
·第七節 天涯亦有芳草
·第六節 南疆的先聲
第八章 群英結黨 日出東方
  1920-1921年,短短的一年間,中國各地早期共產黨組織新蕾茁壯,使建立全國統一的中國共產黨瓜熟蒂落、呼之欲出。與此同時,密切關注中國國內革命形勢發展的共產國際和列寧,派出了使者來幫助中國年輕的共產黨員們。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猶如一輪紅日在東方噴薄而出,從此照亮了中國革命的前程。【詳細】
·第一節 有朋自遠方來
·第三節 “李公館”的秘密
·第二節 博文女校的臨時寓客
·第四節 南湖的靜水急流
我要評論  
 
 圖書推薦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