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軍中反腐失敗
翁文灝、雷震沒有料到,貪腐成性的軍方並不甘心受挫,很快就卷土重來。
盡管行政院已告知本年度內再不給軍方追加經費,國防部卻認為,戰爭時期戰場形勢千變萬化,軍方時常冒出新問題要花錢,隻要上報的理由充分,行政院和籌監會阻止不了,實在沒法,就與他們攤牌——軍隊不上前線打仗。何應欽雖知道這種做法違背了蔣介石的手令和意願,因拗不過那些貪婪成性的部下,隻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了幾天,經何應欽簽字同意,國防部給行政院籌監會報送了多份臨時追加經費的報告。
10月26日上午,行政院籌監會開會討論國防部新呈送的請求緊急增撥經費的報告,按照國防部在報告中的說法,上次籌監會審核的國軍人數是400萬,而實際人數有450萬,漏發了50萬人的追加費,請籌監會審核后補發各項費用計8000萬元。籌監會的官員們一致認為,這是國防部要錢的新借口,估計后續還會有名目繁多的報告,不應撥付。
雷震無法,叫人打電話將國防部的人找來詢問這450萬人是如何組成的。國防部料到籌監會會有這一手,將已備好的表格馬上送來。雷過目后搖頭,說數字水分太大,國軍陸海空三軍目前實有人數充其量為300萬。國防部的人不服,並發牢騷說行政院不相信國防部,不信任何應欽部長,甚至連報來的表格也有疑,以后叫人再怎麼辦事。雷震見對方甚為惱火,耐心做了解釋。
國防部的人走后,雷震與籌監會各組負責人對國防部的新報告又研究了一陣,大家都認為,本年度不應追加任何軍費,再要增加就意味著軍中反貪措施徹底失敗,籌監會的設立也未真正起到監督作用。但大家又有所顧忌的是,難以承擔因阻撥經費導致戰場失敗的責任,故在左右為難之際,還是開一點口子,以防國防部把失敗之責推到籌監會身上。
基於上述考慮,籌監會經反復研究,決定這次以各部隊近期可能招收了一些新兵急需費用為由,將國防部上報的8000萬元砍去6400萬,同意再撥付1600萬元,並將此報告提交全體會議研究決定。
10月27日上午,翁文灝主持召開院務會議。翁先向與會人員通報了全國局勢及他最近到北平向蔣介石匯報工作的經過。從翁文灝傳達蔣的指示可看出,蔣對籌監會的工作難度及阻力了然於胸。他到前方指揮作戰,仍未忘記軍中反貪止腐問題。可惜的是,行政院籌監會成立后,雖面臨政權垮台危機,軍中的那些貪官們仍在絞盡腦汁、不擇手段地搞錢。
之后,籌監會接著開了全體會議,通過了給軍方再次追加1600萬元的方案。令翁文灝、雷震意想不到的是,1600萬批了沒幾天,國防部又送來幾份要錢的報告。
這時,金圓券已崩潰,南京城內開始有人棄家逃跑。翁文灝內閣難以為繼,籌監會的官員無心開會,國防部報告無法審核。
11月2日,雷震在日記中記載了他當時極為沉重而又無奈的心情:“今日軍隊實數約七折,他們虛報的數目,除一部分為公開支外,余下盡入長官私囊,而士兵則無法染指,而要其出力作戰自不可能。蔣總統治軍20年,而今日軍隊貪污腐敗如此嚴重,不能不承認過去的政策失敗了。人們都說國軍軍官有錢,這是國軍不能打仗的最大原因之一。”
11月3日,內外交困的翁文灝正式向蔣介石遞交了辭職書。11月26日,國民黨“行憲”后誕生的第一個內閣——翁文灝內閣,隻運作了半年就宣布倒台,蔣介石、翁文灝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成立的籌監會也在這一天壽終正寢。○
(本刊編輯部摘自《報刊薈萃》2012年第6期,略有刪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