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解密:楊靖宇殉國前最后幾天的歷史細節

《東北抗聯紀實》
2012年12月07日16:5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2月15日這一天,楊靖宇和他身邊的7個戰士,是在濛江縣(今靖宇縣)五斤頂子西北方的一個山坳裡被敵崔志武警察隊首先發現的。這天早晨,天剛朦朦亮,這個警察隊的一個名叫李廣榮的中隊長,早起從帳篷裡出來散步,忽見從西北方向跑過來六七個馬爬犁。李上前盤問,才知道他們在上邊山場裡看見了七八個抗聯人員。李當即報告了大隊長,部隊立即出發,進行追擊。接著在這一帶進行“討伐”的唐(振東)部隊、崔(冑峰)部隊、程(斌)部隊也都參加了戰斗,並有飛機在空中為敵傳遞信息,進行指揮。楊靖宇勇敢、機智、沉著地指揮戰斗。他帶領戰士向西南方向邊打邊退,且戰且走,敵人也緊追不放,戰斗十分激烈。到午后3時許,他們來到一個凹形地帶,敵我相距隻有300米左右。楊靖宇等人利用有利地形,反身向敵進行猛烈射擊,使敵人趴在地上無法前進。這時敵隊副日人伊藤向著楊靖宇等喊道:“你們跑不了啦,快投降吧!”楊靖宇將計就計,答道:“你們不要打了,我馬上投降。但在投降以前,我有話要說,請你一個人過來一下。”伊藤以為楊靖宇真的要投降,非常高興,連忙喊道:“好,我馬上就去!”說完站起身來剛一邁步。“啪!啪!啪!”三聲槍響,伊藤應聲倒地,腸子都被打出來了。大隊長崔冑峰氣急敗壞,站起來剛要追趕,也被打折大腿,倒在地下。這次戰斗,敵人被打死1名,打傷6名。致使敵人隊伍內一片混亂。

楊靖宇帶領幾個戰士,借機迅速甩掉敵人,繼續前進。夜半時分,來到一個架子房,剛休息一會兒,追敵就趕到了,他們又繼續前進。當晚楊靖宇與黃生發和劉福太等同志分離,帶著朱忠范和聶東華兩個戰士走了。

這天夜裡,敵人整整追趕了一夜。沒有月光和手電,他們就一根一根地劃著火柴照明,在黑夜中尋找著楊靖宇等人的腳印和血跡,緊追不放。由於天氣寒冷,長途奔波,敵人大量減員,開始由600余人組成的“討伐”隊,到最后連50個人都不到了。

2月16日晨2時許,在濛江縣大北山屯東方約3公裡的朝(陽鎮)撫(鬆)公路上,敵人終於失掉了進一步跟蹤的線索,楊靖宇等人成功地甩掉了敵人。16日上午當敵人用飛機在這一帶尋找楊靖宇的下落時,發現在大北山上有6個抗聯人員,於是就通過飛機和無線電聯系,並調動駐在周圍的所有“討伐”隊前來進行圍攻,結果抗聯中的6人中有一人被打死,兩個被俘虜。敵人以為被打死的那個人就是楊靖宇,甚至發了捷報。后經審訊被俘的兩個抗聯戰士,敵人才知道這幾個人並不是昨夜被他們追擊的楊靖宇。於是敵人又撒開大網,步步為營,採用“篦梳戰術”,到處搜尋楊靖宇的下落。

敵人終於在2月18日這天,在濛江縣大東溝屯附近的苕條頂子的一個炭窯裡,發現了兩名抗聯戰士,這兩個戰士就是跟隨在楊靖宇身邊的朱忠范和聶東華。敵人出動了警防隊和特搜班,在海龍河東沿將這兩個戰士打死。敵人從他們身上搜出3支手槍,以及現金、口琴、煙土等物品,還有一顆楊靖宇的印鑒。這樣敵人就更加認定了楊靖宇就在附近,於是便進一步縮小了包圍圈,切斷了公路,堵塞了交通。除了他們專派的人以外,不許任何人進山,有時還利用引誘的手法,讓特務裝扮成打柴的農民進山搜尋。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