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八項規定就是對群眾路線的繼承和發揚
記者:十八大后,中央政治局出台了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您覺得這和毛澤東當年的群眾路線有著怎樣的聯系?
蔡樂蘇: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指出,科學發展觀、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等,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同時強調,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雖然在建設中有一些挫折,但是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准備、物質基礎。這可以說是對毛澤東思想包括毛澤東為主的第一代領導人有了一個客觀的評價。
最近,中央政治局出台的這八項規定,可以說是我黨干部作風轉變的一個新氣象,也是對群眾路線的繼承和發揚。
我們現在處於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開展經濟建設依然要堅持群眾路線,群眾路線的思想不能丟,群眾路線的內涵不能變。群眾路線也好,轉變干部作風也好,都是為了搞好干群關系。毛澤東當年也多次要求轉變干部作風,比如大家最熟悉的1942年的延安整風,當時提出的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這次中央政治局出台的八項規定,其實和毛澤東思想的群眾路線是一脈相承的,都是為了處理好干群關系,更廣泛地團結人民群眾,一心一意搞建設,從中可以看出我們黨在改進作風和反對腐敗方面的決心,期待我們黨有新的面貌。
脫離群眾是最大的危險,領導干部要做群眾利益的維護者
記者:您覺得我們黨的領導干部應該怎樣做才能密切聯系群眾、不脫離群眾呢?您有什麼建議嗎?
蔡樂蘇:建黨90周年時,胡錦濤曾經說過,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脫離群眾是我們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
所以,我覺得,首先,我們的領導干部一定要多學習些理論知識,統一思想、統一認識,真正明白黨的宗旨——為人民服務,為什麼要為人民服務?怎樣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這些問題思考清楚了,才能把群眾路線真正地貫徹好、落實好。其次,要認識到脫離群眾的危險性。就是我們說過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最后,要認識到群眾路線不僅僅是轉變作風,改變文風,隻有真正地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做群眾利益的維護者、代言人,才能更好地繼承和發揚群眾路線。
(蔡樂蘇教授簡介: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學副院長、博士生導師,長期致力於中國近現代史、中國近現代思想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