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解密:參加俄國十月革命的中國礦工 

柯嘉囝 
2012年12月27日08:30   來源:人民政協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1919年夏秋之間,在張川林的生活中增添了難忘的一頁:團長給張川林頒發了一枚獎章。在頒獎的時,團長表揚張川林把隊伍帶得很好,戰士們非常愛護武器和部隊財產,從連隊成立以來,沒有申請過補發任何軍需物品,連他們的飯鍋都是補過好幾次繼續使用的。最后團長深表感激地說:“中國戰士真拿我們蘇聯人民的日子當自己的日子過。”

  1919年末,張川林帶著連隊去打弗蘭格爾的同黨——馬赫諾無政府主義者匪幫。馬赫諾是俄國無政府主義史和蘇俄內戰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很早就因參加政治活動而被判刑,后來徹底接受了巴枯寧和克魯泡特金的無政府主義理論。蘇俄內戰時期,馬赫諾領導烏克蘭起義軍同南俄白軍作過不妥協的斗爭,又因與布爾什維克政見不同而爆發沖突。馬赫諾匪軍裝備的300輛機輪車,具有極大的機動性,變化神速,風馳電掣,使步兵、炮兵甚至騎兵都黯然失色。

  在一次敵我懸殊的戰斗中,張川林和一些同志不幸落到敵人手裡。他們被剝光了衣服丟在冰天雪地裡。好不容易才死裡逃生歸隊。1920年夏秋之間,張川林和伙伴們徹底消滅了馬赫諾匪幫。

  紅十三軍在斯塔爾科和諾維科,轉入反攻追擊弗蘭格爾,一直把他趕到克裡木半島。弗蘭格爾盤踞島上,大批地設下用帶刺的鐵絲編成的絆馬索阻擋紅軍騎兵。紅軍部隊在幾次進攻失敗后,想出一個辦法:制造了大批長嘴剪刀,發給每個戰士。張川林的連隊就參加了這場激烈的戰役,戰士們冒著槍林彈雨,手拿長嘴剪刀向前挺進,邊戰邊沖,見到絆馬索就剪斷,弗蘭格爾的最后法寶被降伏了。接著,紅軍騎兵山呼海嘯般沖入克裡木半島。敵軍防線——彼列科普工事陣地冰消瓦解了,弗蘭格爾的軍隊被粉碎了,殘余匪軍狼狽地乘船順著黑海跑,克裡木半島解放了。

  1920年末,見到紅色政權日益鞏固,白匪軍叛亂被平息,帝國主義干涉軍相繼撤退。張川林和一些中國戰士在此年光榮復員。

  復員后的中國紅軍戰士們,都得到了有保障的生活和工作,他們享受到了蘇聯政府的親切關懷。張川林領到了紅色游擊隊隊員証,拿著它可以在蘇聯全國各地優先乘車,無論在配給糧食和其他方面,處處受優待。在波爾塔瓦,張川林還領到一棟住宅,蘇聯政府委托他經營"紅色游擊隊"食堂,給他派了100多員工,這食堂的規模很大,另外還附設了洗衣房和商店。張川林和當地的蘇聯居民結成親密的朋友。

  1932年,離開家鄉17年的張川林,離開蘇聯,通過日軍層層封鎖,回到祖國。他滿懷回家和家人團聚的熱情和希望,回到了東北。誰知家鄉已被日軍佔領。張川林用自己在蘇聯積攢下的3000多大洋,買了1支槍和300多發子彈,和一位姓耿的同志帶領一伙老鄉上山打游擊,與侵略者誓死斗爭。新中國成立后,張川林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責編:孫琳、王新玲)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