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走進懷仁堂》,當代中國出版社,董保存著
登上天安門
如果在中國評選知名度最高的“門”,天安門肯定當選。
這倒不是因為它金碧輝煌,在建筑史上佔有怎樣重要的位置,而是因為它早已成為共和國的象征。你想嘛,國徽圖案上有它,人民幣上防止偽造的標志也是它,就連咿呀學語的孩童唱的歌兒也離不開它,甚至打排球攔網成功了也被稱為“天安門城牆”……
在封建社會,這裡是皇帝行使至高無上的權力的地方。每當舉行重大慶典(如皇帝登基、冊立皇后等)時,就在天安門頒發詔書。宣讀完,詔書用一個木雕的金鳳托著從城樓上緩緩系下來,禮部的官員跪在樓下接詔。這就是所謂金鳳頒詔。皇帝利用城樓,顯示皇權。至於天安門前的廣場,也是禁地。百姓不要說從那裡走過,就是多停一會兒,也會以“私窺宮門”治罪……
一唱雄雞天下白。毛澤東登上天安門城樓后,標志著天安門回到了人民手中。自那以后,廣場幾經擴建,城樓更加庄嚴。每逢節日,黨和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舉行重大的國事活動。天安門城樓在人民心目中是崇高的,在崇敬之中,也覺得有幾分神秘縹緲,可望而不可即。直到1988年天安門對所有的人開放,老百姓才有機會登上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