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 黨史頻道 >> 走進懷仁堂(一)
當代中國出版社 董保存/著
 
內容簡介  
《走進懷仁堂(一)》
    本書為我國著名軍旅作家董保存的紀實作品,分為一二兩卷。集中講述了文革歲月中,共和國將帥們所經歷的人生磨練與風雨人生故事,彰顯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的堅定信仰與赤誠愛國愛黨、熱愛毛主席的紅色情懷﹔從中可以體會偉大祖國的今天來之不易,我們需倍加珍惜。
    書中記述了諸如毛澤東、劉少奇、劉伯承、彭德懷、聶榮臻、粟裕、葉挺、黃克誠、譚政、蕭克、洪學智、劉瑞龍、傅崇碧、余立金、楊成武、張經武、吳忠、陳少敏等革命家在不平凡時代的不平凡故事。是一部優秀的黨史、軍史、革命史、共和國史讀物。   【全書目錄】
【本書系列:《走進懷仁堂(二)》】

 
作者介紹
董保存

    董保存,著名軍旅作家,中國傳記文學學會副會長。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和中國人民大學,大校軍銜。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毛澤東和世界風雲人物》、《知情者說》、《將帥在逆境中》等20多部作品,其中《毛澤東與蒙哥馬利》獲首屆魯迅文學獎。
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精選章節  
第1—4節
    1955年9月27日,是中國軍人不能忘記的日子。 這一天,中國人民解放軍有了自己的元帥和將軍,金光閃閃的徽章使中國軍人著實神氣起來了。中國大地上隨之掀起一陣不小的軍人崇拜熱潮,男孩子為能有一套軍裝而興奮,女青年擇偶也有了“一個豆太小(少尉),四個豆太老(大尉),三個豆(上尉)正好”的說法。
    五十多年的光陰一閃而過,當時在懷仁堂接受軍銜的十大元帥和十員大將都已作古。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那次授銜在中國史冊上卻熠熠生輝…… 20世紀50年代中期,我們的國家正處於蓬勃發展的時期。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更使我國軍民激動不已……在這種背景下,國家的決策層正醞釀著一個大的舉措。 1955年的早春,中央軍委正式下發了一個引起廣泛關注的文件——《關於評定軍銜工作的指示》。
    1955年2月8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毛澤東主席正式簽署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正式規定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的條件、來源、軍銜、獎勵、權利和義務等問題。同時中央軍委決定,要在1955年內全部結束對現役軍官的授銜工作。 【詳細】
·1、授銜懷仁堂
·2、毛澤東說:“要我穿上大元帥制服多不舒服呀!”
·3、聶榮臻說:“要是葉挺還在,新四軍就可以出兩個元帥。”
·4、不穿軍服的毛澤東,親自把元帥軍銜命令狀送到戰友們手中
第5—8節
    李華是在授銜儀式后第二天接到任務的。他同解放軍畫報社的柳成行一起出發,坐火車前往青島。 坐在東行的列車上,李華就開始盤算怎麼拍好這兩位元帥。他設想,把他們其中的一位安排在海邊上,以藍天、白雲、大海作背景﹔把另一位安排在花叢中…… 誰知拍攝現場和李華設想的有很大差距。 他們先到劉伯承的住處。 劉伯承元帥戴一副墨鏡,坐在客廳的藤椅上正等著他們。
    “你們剛下車,吃飯了沒有?”劉帥站起身。 這位以儒將風格著稱於世的軍事家,對這次授銜的意義看得較淡,他認為,這是我軍實現正規化的一個步驟﹔至於他本人,對授不授元帥軍銜倒是無所謂的。 “你們說怎麼拍,我就怎麼配合,你們當導演,我聽從你們指揮。”
    “我們怎麼敢指揮劉帥?” “現在就是要聽你們的指揮嘛!”
    “劉帥,請您從會客室走出來,先向東走,然后再向西,走兩個來回。”
   “好吧。”劉帥非常痛快地答應著。 鏡頭順利地拍完了。為了給剪輯的同志多備些素材,李華還特意多拍了幾個特寫。 到了林彪的別墅,完全是另一種樣子。空蕩蕩的屋子隻有一扇窗子,而且,還用一層白紗和一層厚重的燈芯絨窗帘密遮著。屋裡彌漫著一股藥味,叫人感到這裡像醫院。秘書告訴他們,林彪怕風、怕光。 李華問秘書:“能不能請林總到室外去拍?”【詳細】
·5、授銜儀式上隻授了七位元帥的軍銜,劉伯承和林彪身著元帥服的照片是在青島補拍的
·6、登上天安門
·7、毛澤東第一次上天安門心情無法不激動,他對著麥克風說:把水銀燈打開,我要看看學生們的隊伍
·8、1966年8月18日,毛澤東上天安門,不是正常的慶典,因而更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第9—12節
    這天是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7周年紀念日,也是中國人民舉行慶祝的大喜日子。 正在解放軍三○一醫院的李宗仁突然接到通知,要他到天安門參加慶祝活動。接到這樣的通知,他自然是高興的,很快來到了天安門的休息室。 李宗仁上天安門,自然是和政協的人物在一起。他的身邊分別是程潛和傅作義。他們雖然也感到外面的風聲不對頭,但也不知道這次運動究竟要干什麼。 他們正在說話的時候,有一個身著黑色服裝的女人走過來。不少人站起來和她打招呼。
    李宗仁沒有認出這是誰,自然也就沒有和她說話。 當這個女人走過去后,李宗仁問傅作義:“這個女人是誰?” 傅作義不解地問:“毛主席的夫人,你不認識?” 李宗仁很有幾分不安,說:“我只是去年在毛主席請吃飯的時候見過她一次,現在換了服裝,我都認不出來了。” 天安門上的慶祝活動開始了,今年與往年不同的是城樓上出現了許多紅衛兵,使得城樓上多了幾分朝氣。李宗仁站在城樓上聽完林彪和周恩來總理的講話,心中想了不少的問題,這在他后來的回憶錄中有一些記載,我們在這裡不一一敘述。 給李宗仁印象最深的是,毛主席接見紅衛兵的時候,那些紅衛兵們個個熱淚盈眶,他心裡暗暗慨嘆:毛澤東的威信真高啊!
    突然,毛澤東向李宗仁走來,並且伸出了手要同他握手。李宗仁趕快從沙發上站起來,握住了毛主席的手說:“主席,您好哇!” “你要保重身體,共產黨不會忘記你的。”毛澤東說這話的時候,充滿了真誠。【詳細】
·9、“文化大革命”的緊張時刻,毛澤東把李宗仁叫到身邊,聽他講對“文化大革命”的看法
·10、毛澤東把斯諾叫到了天安門的正中央,其用意使一向特別自負的美國人沒能猜透
·11、毛澤東沒有想到,他最后一次上天安門,林彪竟然不辭而別
·12、劉伯承在一九五八
第13—16節
隻要一提到1958年,人們想到的就是“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 這一年的春天,中共中央先后在南寧、成都召開工作會議。毛澤東在這兩次會議上都揮動著改變中國歷史的巨手,大談所謂“反冒進”,批評周恩來等同志“離右派隻有50米遠了”,“打擊群眾積極性”,“給右派進攻以相當的影響”……
    在5月召開的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毛澤東提出的“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被加以肯定。認為“在社會主義建成以前,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斗爭,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道路的斗爭,始終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這個矛盾,在某些范圍內表現為激烈的你死我活的敵我矛盾”。 這一次又一次的會議,使中國的大地一步一步發起燒來。 【詳細】
·13、反教條主義的斗爭悄然興起,彭德懷和林彪都與之有關
·14、陳毅憤怒地叫道:“你病成這個樣子,還寫什麼檢討?要寫,我替你寫!”
·15、劉伯承沒能聽到平反的消息就離我們而去
·16、彭德懷元帥和《歐陽海之歌》
第17—20節
當我們翻看被彭德懷寫滿了眉批和旁批的《歐陽海之歌》的時候,我眼前就會出現這樣一幅畫面——燈下,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戴一副老花鏡,手捧一部小說,看著看著,忍不住拿起了筆,用那雙簽發過無數份作戰電報、指揮過千軍萬馬的手,在書上信手寫來—— 他寫下最多的,是自己讀小說時的聯想、感想和對往事的回憶,是作為一個讀者感情的共鳴。【詳細】
·17、他寫下最多的是自己讀小說時的感想和對往事的回憶
·18、作為帶兵的人,對歐陽海從苦孩子成長為英雄的道路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19、一本不尋常的自傳——訪彭鋼少將
·20、聶榮臻的最后歲月:一張毛澤東的辦公照陪他走完了人生的旅程
第21—23節
聶榮臻元帥遺憾自己健康狀況不好,所以常說,要是身體好,我一定要到特區去看看,看看那裡的大好形勢。 這天,他聽秘書讀鄧小平視察南方時的講話。 鄧小平說:“實踐証明,我們搞特區的決策是正確的,我們改革開放的膽子要大一點,步子要再快一點!”
    聶帥聽到這裡,深有感觸地說:“小平同志了不起,這個講話對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中國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就因為堅持了小平同志的思想。按照小平同志的思想搞下去,我國的改革開放就會有更大的發展。” 聽了一遍,他還覺得有些東西沒聽明白,就叫秘書再念一遍,有的地方,他聽了三遍,后來又問別的秘書是如何理解小平同志講話的。【詳細】
·21、鄧小平發表的南巡講話,他讓秘書連念三遍
·22、“澳星”發射失敗,聶帥問:報紙上不是說准備很充分嗎?
·23、臨終遺言令所有的人動容
我要評論  
 
 圖書推薦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