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走進懷仁堂》,當代中國出版社,董保存著
作為帶兵的人,他對小說中歐陽海從一個苦孩子成長為一名英雄的道路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在我輩眼中,彭德懷是個典型的中國軍人,也是一個有著英雄情結的人。他從士兵干起,一直遞升到了共和國國防部長,元帥。作為帶兵的人,他對小說中歐陽海從一個苦孩子成長為一名英雄的道路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對部隊所表現出來的英雄氣概頗為欣賞。這樣的批語在書中多處可見。
還沒有參軍前,歐陽海幫助解放軍偵察到殘匪劉大斗躲藏的山洞,剿滅了殘匪,活捉了劉大斗和偽保長。彭德懷寫道:“小海啊!今天為苦難的人民,也為你自己解放立了一功,到大海時,你就會成為一個最勇敢的革命戰士——無產階級戰士。”
歐陽海參軍后,在施工中開始打錘,一連三錘都打在地上,他暗暗下決心:“我得攆上去,你能干的我也能干……”彭德懷寫道:“決心!有了它就能干出名堂!”
有一次,歐陽海因為看家擅離崗位去干別的工作,受了批評。后來在看家時,因為水渠漏水,群眾敲鑼緊急呼救,歐陽海跑去幫助堵住了缺口,保住了下面的民房。他坦然地說:“為了這件事,背個處分也值得!”彭德懷寫道:“值得!一個革命戰士應該如此。”
第180頁寫到歐陽海滿含著羞愧的淚珠,給支部寫檢討:“敬愛的黨支部:今天我發現,我距離一個黨員的要求太遠太遠了……”彭德懷在這裡寫道:“這是更近了,不,這已經進了黨。”
第194頁,歐陽海和劉偉城互相讓著勞動工具,說:“反正都一樣,我們班不用手來刨,你們班也得用手來刨……”彭德懷在旁邊寫道:“這才是高風格。”
看著歐陽海,指導員曾武軍心想:“這個小戰士啊,從裡到外透明透亮,變得更加純粹了,……”彭德懷在旁邊寫道:“有了好的本質,還要幾經斗爭,才能更上一層樓,現在他已經攀到更高處。”
戰士小魏在門外聽著歐陽海和連長的談話,激動地想:“班長呵,好班長!擔子你揀重的挑,生活上從來不計較,……”彭德懷寫道:“好一個骨硬心紅意志堅,克己讓人工作搶在先。”
新黨員歐陽海在英雄的大道上,昂首挺胸,闊步向前。彭德懷在這裡寫道:“這話受之無愧。”
歐陽海深深感到:“立功,不是在胸前挂一朵紅花,而是在肩上挑起了一副重擔﹔……”彭德懷在這裡寫道:“頭兩次立功覺得是自己不錯,到第三次立功反而覺得沒有什麼了不起,小海啊!這是對共產主義躍進了一大步。”
讀過這本小說的人都知道,書中有“火車頭”一章。歐陽海想著連長關於“火車頭”的談話,覺得自己作為一個小小的車頭,沒有盡到責任。“……作為一個黨員、班長,……缺點等著我去改正,任務等著我去完成!”讀到此處,彭德懷寫道:“這是多麼誠實、忠誠的革命戰斗的內心話。”
戰士高翼中在歐陽海的幫助下有了顯著進步,要求歐陽海當他的小教員,領著讀毛主席的書。彭德懷寫道:“小高,頑固的個人主義,被小海感動!從此一定進步。”
初冬,“野營合練”來到眼前。首長說:“能在野營合練中過硬的戰士,就是戰場上過硬的英雄。”彭德懷寫道:“可能在戰場上過硬的英雄,在實踐中還會有更多困難需要克服。”
讀著讀著,彭老總又被戰士們的英雄氣概感染了——
連隊接受了一項緊急任務:去為一座剛剛搭起架子,連圖紙都被人帶走了的國防工廠鋪一條鐵路。全連高唱《國際歌》在電閃雷鳴的風雨中前進。彭德懷在這裡寫道:“這一節寫得多緊張,又多愉快,且有排山倒海、萬馬奔騰之勢,什麼困難都會被這樣的鐵軍克服。”
在墊路基以前,戰士們用臉盆、飯缽、茶缸子和雙手往外挖稀泥,作者寫道:“論方式,當然落后一些,論思想,卻是人類最崇高、最先進的。因為這是為了堅持真理,為了革命而勞動。”彭德懷在這裡批道:“堅持真理,為了真理而斗爭,哪怕洒盡自己的最后一滴血,絕不吝惜。”
山洪暴發了!戰士們在水裡搏斗著。彭德懷寫道:“好大的雨,好大山洪,阻擋不了英勇的戰士。”
干部戰士們高唱著《國歌》在水中搶運倉庫的物資……彭德懷寫道:“多麼緊張啊!又多麼勇敢啊!”“這是多麼緊張的一場戰斗啊!”
連隊的官兵關系,基層干部的形象,特別是政治工作者的形象,也是彭德懷閱讀時的關注點之一。在有關描寫連隊政治指導員曾武軍、連長關英奎的章節,彭德懷留下了不少的批語——
歐陽海參軍后,一直想著上前線殺敵立功。指導員和歐陽海作了一次談話。彭德懷寫道:“曾武軍是一個好指導員,耐心誘導一個倔強戰士走上正路。”
連長關英奎說歐陽海:“真是個好戰士啊!他身上總有那股火辣辣的勁……”彭德懷寫道:“這是對歐陽海的正確評論。”曾武軍說:“是啊!就是跑得還不太穩哪!”彭德懷寫道:“曾武軍對小海的評論理更深刻。”
第181頁,指導員曾武軍望著窗外操場晨光微曦中,兩個黑影在練對刺,他深情地望著那個虎裡虎氣的小個子,情不自禁地說:“真是個自覺的好戰士啊!”彭德懷情不自禁地寫道:“武軍,你也是個好指導員,很好!”
施工時,歐陽海腳上被劃了個大口子,中午又偷偷跑出來扛木頭,腳上的傷口被泥水淹得泛白,連長關英奎逼歐陽海趴在他背上把他背回去。彭德懷寫道:“把解放軍的官兵關系寫得多麼生動。”
在搶救物資時,曾武軍因倉庫倒塌被砸重傷。在送往醫院的路上,曾武軍和歐陽海談話,通知他已被批准為預備黨員,歐陽海兩次流下淚水,並向指導員表示:要竭盡全力為人民服務……為黨的事業奮斗終生。彭德懷兩眼發熱,眼淚不禁奪眶而出。他在三處分別寫道:“我看到這裡也哭了,不知為什麼?”“我看到這裡又哭了,這是為什麼?”“小海,一定能盡到革命義務的。”
我們不難看出這位老軍人、老共產黨人與歐陽海和連隊是多麼心心相連、相通!
彭德懷元帥畢竟不是一般讀者,讀這本書時已經68歲,而且是經歷過很重大的人生坎坷。我們完全可以想見,老人在讀這本書時,肯定會產生一些特殊的聯想,也就有了元帥的一些人生感悟的流露——
書中寫到歐陽海和戰士小劉談過話,小劉望望班長想:“為什麼他啥都知道呢?……”彭德懷寫道:“對客觀事物要忠實地作調查分析。”
歐陽海和副指導員談心,指出他對戰士小劉的兩次批評過於主觀,不准確。彭德懷寫道:“對客觀事物帶著主觀片面性。”
副指導員在和歐陽海談話中,倒了一杯水慢慢地喝著。彭德懷寫道:“應該是一杯冷水,清涼清涼一下自己的頭腦,……”並指出歐陽海談話中“這個分析很有分寸”。
副指導員也向歐陽海提了意見,希望他不要自負。彭德懷寫道:“自負的同志,容易對領導上找差錯。值得注意。”
第380頁,連長關英奎和副指導員在談話。關英奎說:“正確地估量一個戰士的進步,是與自己的思想改造緊密相關的問題……”彭德懷寫道:“在領導上,時常把自己的舊習慣勢力強加於人。”
連部辦公室裡,支委們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歐陽海一個人在操場上來回踱著想:“……看來,副指導員已經對我有了些成見。這以后再慢慢解釋吧……”彭德懷寫道:“成見是可怕的,但是慢慢可以改變。”
副指導員針對自己的錯誤,想起了毛主席的教導:“以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最大利益為出發點的中國共產黨人,相信自己的事業是完全合乎正義的,……難道還有什麼不適合人民需要的思想觀點、意見、辦法,舍不得丟掉的嗎?”彭德懷寫道:“這話說得多好,要照這樣行動才對。”
歐陽海想:“……又有一個艱苦而重要的崗位在等待著我了。……革命路上總是這樣的:一個任務緊接著一個任務,一場戰斗接著一場戰斗,……”彭德懷寫道:“革命是不間斷的,也一直不會間斷。”
讀到第436頁,歐陽海說:“人活著嘛,總是為了勞動。……我呀,要是不讓我干活,不讓我工作,哪怕讓我活上一百八十歲我也不干。活著也是個廢物嘛!……”彭德懷寫道:“這話是真的,已有(很)深體會!”
久經磨難的元帥,對自己的信念、理想卻不曾產生動搖。在讀《歐陽海之歌》的時候,凡是寫到理想信念的時候,老人家總要發一番感慨——
歐陽海拿出《紅岩》來讀著,他讀著江姐臨犧牲時說的“……為共產主義理想而犧牲,臉不變色,心不跳……”的話,心裡激動不已地想:一個共產黨員能無懼死亡,“這是他從事的偉大事業所決定的……”彭德懷寫道:“共產主義的事業,能促使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奮不顧身。”
指導員曾武軍對歐陽海說:每一個共產黨員“活著,為了黨的事業戰斗﹔死,為了黨的事業獻身。……我們的前輩……我們這一輩,下一輩,下十輩人,還要繼續斗爭下去。……”彭德懷寫道:“這是多麼大的熱情和熱力啊!”
歐陽海犧牲前的一段描寫,曾被不少評論所激賞——“停止前進!火車來了”。突然,馱炮的戰馬受驚朝軌道上奔去!鋼炮橫在鐵軌中間,4秒鐘內車頭就將與戰馬相撞。這一剎那,歐陽海沖上來啦。一個信念推動著他:“……為共產主義理想獻身的時刻到了!共產黨員應該沖上前去!”在這裡,彭德懷先畫了一個大紅驚嘆號,寫道:“他的信念隻一個!!”
“歐陽海沖上了鐵路!搶在車頭到達之前,拼盡全力推開了戰馬!……滿載旅客的列車免遭顛覆!旅客的生命得救了……共產黨員歐陽海卻被巨大的火車卷進車輪底下,倒在血泊中……”彭德懷在這后面畫了三個驚嘆號,寫了八個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劉延生從歐陽海的衣兜裡掏出了一本《毛澤東著作選讀》和一個被鮮血染紅了的筆記本。筆記本第一頁上清晰地寫著:“即使有一天,這個世界上沒有了我,我也仍然衷心地相信:共產主義的理想必然勝利,一定會有更多覺醒了的人為它戰斗!”
彭德懷在這裡寫道:“歐陽海是偉大一生,永遠不朽,他的革命精神將教(育)千千萬萬人民,成百的歐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