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 黨史頻道 >> 宋慶齡往事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何大章 著定價:49.00
 
內容簡介  
《宋慶齡往事》
  用曝光的圖片與文字檔案,揭秘塵封歲月中的往事,觸及敏感歷史中的疑點。 堅韌與溫柔,笑靨與淚水,都是她的情懷她的美!

  此書為何大章的一部新作,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何魯麗為本書題寫書名。作品基於眾多第一手材料,同時輔之以近三百張照片,圖文並茂、生動翔實地講述了宋慶齡檔案背后諸多鮮為人知的往事。

  這是一本對廣大讀者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同時對研究界具有重大參考意義,集觀賞性、資料性、可讀性於一體的作品。 >>>詳細

  (人民文學出版社授權發布,請勿轉載!)
 
作者介紹
何大章

  何大章,宋慶齡故居主任、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策劃、設計宋慶齡生平展、孫中山文物展、孫中山宋慶齡圖片展及相關展覽近二十個。
  主編《宋慶齡偉大光榮的一生》、《宋慶齡書信集(續編)》等,發表關於宋慶齡的研究文章四十余篇,參與編寫《宋慶齡年譜長編》等。中央電視台紀錄片《宋慶齡》總策劃。
 


精選章節  
為愛突破重圍
    1913年的6月,二十歲的宋慶齡從美國喬治亞州梅肯市的威斯裡安女子學院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她計劃暑假回國,然后再次赴美繼續攻讀新聞專業。22日,宋慶齡離開波士頓回國探親。剛剛抵達加利福尼亞州的伯克利,她就接到父親的電報,要她推遲行期。於是,她在伯克利逗留了兩周,然后又去檀香山游覽,這個行程並不很長的旅行竟持續了兩個月。就在宋慶齡輕鬆度過的這兩個月裡,中國正經歷著一場殊死搏斗。7月20日,李烈鈞在江西湖口揭竿而起,“二次革命”正式拉開帷幕。幾天之內,南京、安慶、上海、廣東、福建、湖南、重慶相繼響應。但是,力量的懸殊使“二次革命”迅速歸於失敗。8月8日,孫中山被迫流亡日本。在此之前,一直全力支持孫中山革命的宋耀如已偕家人逃到那裡。
·紛繁美麗的大學生活
·宋慶齡與中國女子網球運動
·經歷坎坷的結婚誓約書
·毛瑟手槍——別樣的結婚禮物
·繪出孫中山右手的信件
·日式晨衣中寄托的深情與遺憾
·與孫中山事業的背叛者分道揚鑣
毛澤東“修改”的周恩來書信
    在新中國成立前夕,兩位巨人邀請宋慶齡北上的這兩封書信,不僅在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獻價值,在當時,在宋慶齡本人,也是非常看重的。收到這兩封信以后,她一直將其珍藏在上海住宅的鐵保險櫃中。1981年宋慶齡逝世后,負責清理她的遺物的上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李家熾副局長打開保險櫃,取出了這些重要信件,隨后即按規定上繳中央檔案館。2004年7月,我還專程前往到中央檔案館,看到了保存完好的原件。如今陳列在宋慶齡故居的信是手工復制件。但兩相比較,故居向公眾展示的復制件,幾乎可以亂真。
·1949——黎明前的抉擇
·送別戰友——宋慶齡與魯迅(二)
宋慶齡與“文革”第一案
    宋慶齡有著豐富的政治經驗。她並不是不了解大的形勢走向,也不是不知道這樣做的危險。但是她一貫保持著剛正不阿的政治品質,無法去做違逆良知之舉。她與劉少奇共事多年,深深地了解劉少奇的為人,根本無法相信強加在劉少奇身上的種種莫須有的罪名。她仍然稱劉少奇為“敬愛的劉少奇主席”,正是為了明確表達她對迫害國家主席的強烈抗議。王光美曾經幾次向我講起這段刻骨銘心的往事。她告訴我,這本《宋慶齡選集》她已經捐給了湖南劉少奇紀念館。幾年前,我在劉少奇的故鄉花明樓,看到了這本有著傳奇色彩的《宋慶齡選集》。這本書已經被定為一級文物,成為“鎮館之寶”。2009年,在籌備新的宋慶齡生平展時,我們復制了這本書。
·攝影家贈送的草帽
·一封錐心泣血的信
·她想到了辭職
·名片裡藏著的心事
國母引領的旗袍風
    宋氏三姐妹是一個傳奇,多少年來她們的故事為人們津津樂道。然而,這一母所生的姐妹三人,無論性格、氣質、為人處事還是人生追求,都有著很大不同。由於在政治道路選擇上的差異,她們從親密無間到漸行漸遠。1949年以后,三姐妹之間聯系的次數已經屈指可數。當然,宋氏三姐妹也有一些相通之處,例如她們都有在美國留學的背景。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在著裝上,她們三人都秉持著一個共同的取向,那就是偏愛旗袍。抗戰期間,當三姐妹一起出現在公眾場合的時候,往往是每人一襲旗袍,表面上顯得頗為默契。她們對旗袍的喜愛也都一直延續到晚年。
·垃圾堆中清理出的珍貴文物
·宋慶齡的座車
·宋慶齡收藏的瓷器
·宋慶齡的飲食與廚藝
·宋慶齡與她收養的兩個女孩子
樹長千尺,葉落歸根
    1981年3月,宋慶齡的病情惡化,有關部門開始考慮她的喪事。按照常理,宋慶齡應該與孫中山先生合葬。台灣也有些人推測,說她可能會埋葬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然而她在病中,卻同親近的朋友和身邊工作的同志多次提出,自己死后不要葬在中山陵,而要葬在為百姓服務的上海萬國人民公墓。宋慶齡不願借助丈夫的名望、地位,來提高自己的殯葬規格。就在這一年的2月21日,她在致友人的信中,明確表示,她將葬在上海宋氏墓地上。她說:“在那裡,朋友們會比在高聳的紫金山更容易找到。紫金山是隻為真正偉大的人物服務的。”她不願擠進中山陵分享中山先生的光輝,不願中山陵因為她而稍作增添,更不想為此而花費國家、人民的錢財。
·總將白鴿寄情懷
·在最后的日子裡
我要評論  
 
 圖書推薦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