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 黨史頻道 >> 走進懷仁堂(二)
當代中國出版社 董保存/著
 
內容簡介  
《走進懷仁堂(二)》
    本書為我國著名軍旅作家董保存的紀實作品,分為一二兩卷。集中講述了文革歲月中,共和國將帥們所經歷的人生磨練與風雨人生故事,彰顯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的堅定信仰與赤誠愛國愛黨、熱愛毛主席的紅色情懷﹔從中可以體會偉大祖國的今天來之不易,我們需倍加珍惜。
    書中記述了諸如毛澤東、劉少奇、劉伯承、彭德懷、聶榮臻、粟裕、葉挺、黃克誠、譚政、蕭克、洪學智、劉瑞龍、傅崇碧、余立金、楊成武、張經武、吳忠、陳少敏等革命家在不平凡時代的不平凡故事。是一部優秀的黨史、軍史、革命史、共和國史讀物。   【全書目錄】
【本書系列:《走進懷仁堂(一)》】

 
作者介紹
董保存

    董保存,著名軍旅作家,中國傳記文學學會副會長。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和中國人民大學,大校軍銜。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毛澤東和世界風雲人物》、《知情者說》、《將帥在逆境中》等20多部作品,其中《毛澤東與蒙哥馬利》獲首屆魯迅文學獎。
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精選章節  
第1—4節
“楊余傅”就是指的楊成武、余立金和傅崇碧同志。所謂“楊余傅事件”,是“文化大革命”期間,林彪反黨集團為了實現篡黨奪權陰謀而精心策劃的一個重大步驟,也是一起駭人聽聞的重大冤案。1968年3月22日,突然發布了兩個命令,一個是說楊成武、余立金、傅崇碧犯有極嚴重錯誤,決定撤銷他們的所有職務。另一個命令是任命黃永勝為總參謀長。由於林彪別有用心和有意封鎖,以致軍隊如此重大的人事變更,幾位軍委副主席都毫無所聞。至於這一事件何時策劃,怎樣醞釀的,那就更是不得而知了。林彪在關於“楊余傅事件”的一次講話中說,這件事在毛澤東同志那裡匯報了,開了四次會才決定下來。可見林彪是早有預謀的。【詳細】
·1、震驚中外的“楊余傅事件”
·2、文化大革命中的“第五個回合”
·3、宮廷政變式的逮捕
·4、前來探病的吉普車
第5—8節
北京衛戍區司令員傅崇碧站起來接電話。電話是公安部部長、北京衛戍區政委謝富治從人民大會堂打來的。 “傅司令員,請通知北京衛戍區團以上干部,凌晨1點鐘到人民大會堂北京廳。林副主席、總理、中央文革全體同志要接見我們。”
    傅崇碧答應著,心想,為什麼要在這樣的時間接見團以上干部呢?旋即又想通了,毛主席他老人家經常是通宵達旦地工作,總理、中央文革小組也經常是工作到凌晨,這會兒接見,又有什麼奇怪的?【詳細】
·5、凌晨2時的突然任命
·6、緊鑼密鼓揪“后台”
·7、傅崇碧乘坐的飛機降落在沈陽機場…
·8、難當的聯絡員
第9—12節
毛澤東視察華北、華東和中南地區,余立金是隨行者之一。 余立金隨毛澤東出去,是楊成武向周總理建議的。主席說不定要乘飛機、乘船,所以要空軍的余立金、海軍的李作鵬隨行。總理認為這個建議可行,就這樣決定下來。 如果不是周恩來以中央的名義下令,余立金想去也去不成的。但余立金沒想到會因此得罪了吳法憲。 【詳細】
·9、深夜三請余立金
·10、悲劇給人更多思考 無論對當事人還是后來者
·11、看到了不該看到的,知道了不該知道的
·12、動亂中的衛戍司令
第13—16節
說到“楊余傅”事件,必然會聯系到“大樹特樹偉大統帥毛主席的絕對權威,大樹特樹偉大的毛澤東思想的絕對權威”這篇在全國頗有影響的文章。 這篇文章的署名是楊成武。但這篇文章從成稿到發表以至后來挨批判,實在是一波三折,頗耐人尋味。
    楊成武跟隨毛澤東視察華北、華東、中南地區時,在林彪的操縱下,北京成立了由吳法憲、葉群、邱會作、張秀川組成的軍委四人小組。這個小組曾經給各大軍區、各軍兵種布置了寫作任務——要寫大塊的、有分量的學習與批判文章。【詳細】
·13、“大樹特樹”出籠前后
·14、釣魚台,3月8日
·15、毛家灣,一紙証明
·16、波及全國的武漢“七二○”事件
第17—20節
毛澤東的專列,奔馳在京廣線上。 一上了火車,毛澤東就開始工作。他先是把北京軍區的司令員鄭維山找來,讓他匯報有關北京地區的情況。 車窗外,隻要是過一個城鎮,就可以看到大標語。車到鄭州,他看到了這樣兩條根本對立的大標語: “大局已定,二七公社必勝!”
    “二七公社必須向人民低頭認罪!” …… 毛澤東說:“在工人階級內部,沒有根本的利害沖突,為什麼不能聯合起來呢?” 他對楊成武說,你可以把我的這句話告訴他們。 毛澤東這次到武漢,還是住他住過的老地方——東湖甲所,也就是人們說的梅嶺一號。 【詳細】
·17、在神不知鬼不覺中,毛澤東到達武漢。當天,謝富治和王力也趕到這個江城火爐
·18、毛澤東明確說:“我們為陳再道保駕!”
·19、當著毛澤東的面,陳再道和謝富治、王力等人爭了起來
·20、情況突變,武漢三鎮吼聲如雷,毛澤東所在的東湖,沖進了不明真相的群眾
第17—20節
在當時的情況下,毛澤東也很難做出正確的判斷。依毛澤東的估計,武漢的情況可能會很快好轉,他還可以在那裡“勝似閑庭信步”。誰知武漢突然發生這麼嚴重的事態。 根據現在披露的材料來看,當時毛澤東還沒有准備馬上離開武漢。只是一封來自北京的信件使他下了決心。 武漢的情況很快匯報到了林彪那裡,也很快到了江青那裡。【詳細】
·21、一封江青親筆簽署的信件送到了毛澤東的手上
·22、聶榮臻企圖謀害毛澤東?
·23、一份電報解開謎團,審訊工作開始……
·24、兩包毒藥,交到劉從文手上,他的手發抖了
我要評論  
 
 圖書推薦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