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解密:德國女孩王安娜在中國的抗戰往事

馬 紅

2013年02月25日08:3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世紀風採》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王安娜,現在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並不太熟悉的名字,但是她在中國抗日戰爭的艱苦歲月中,曾在武漢、重慶、香港、西安和延安工作和生活,在與中國人民並肩作戰的日子裡,結識了周恩來、朱德、宋慶齡、葉劍英、鄧穎超、賀龍、李克農等同志。在延安的窯洞裡,她還曾多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見,多次聆聽過毛主席的教誨……

親歷西安事變,投身“XGOB”廣播電台工作

王安娜,原名安娜•利澤,1907年生於德國。青年時代在德國柏林大學攻讀歷史和語言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931年,年僅24歲的安娜•利澤積極投身於反法西斯主義的斗爭。在這裡她結識了長她一歲的中國留學生王炳南,因為共同的信仰和追求,兩個異國青年碰撞出愛情的火花。王炳南,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公開身份是在柏林大學攻讀政治學的留學生,而他的真正工作是組織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中國留學生,建立並領導抗日小組。

1933年,德國納粹執掌政權。作為堅定反對納粹的戰士,安娜•利澤先后兩次被捕入獄,其間被迫流亡英國倫敦。1935年,安娜•利澤在倫敦與王炳南結成伴侶。她給自己取了個美麗的中國名字———王安娜。

婚后,王炳南夫婦回到柏林。此時,中國政局發生了變化,長征到陝北的中共中央要求王炳南回國開展統一戰線工作。1936年2月,王安娜隨王炳南離開柏林,前往王炳南的老家西安。

王炳南的父親和西北名將楊虎城有歃血之交。當年王炳南因參加共產黨身陷險境,就是在楊虎城的幫助下,先到日本而后轉到德國去避風的。中共中央利用這層關系,派王炳南去做楊虎城的統戰工作。

回到西安后,在楊虎城的盛情邀請下,王炳南夫婦搬進了楊的新居。王安娜開始學習中國語言,熟悉中國環境,了解中國風俗,結識中國朋友,並逐漸投入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之中。

不久,應前往上海療養的楊虎城的邀請,王炳南帶著已有孕在身的王安娜來到上海,並在這裡生下他們的兒子王黎明。

在上海,王安娜結識了宋慶齡,拜訪了病重的魯迅,並採訪了關押在監獄的“七君子”。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中國已經浮出水面的政治危機漸漸加速,王炳南收到早已回西安的楊虎城的速返西安的電報后,隻身返回西安。

就在王安娜和丈夫兩地分居的日子裡,西安事變爆發了。好在事變很快就得到了和平解決。於是,王安娜再也“不想在上海久等”了,她說“現在,我的崗位是西安”。她不顧一切地要回到西安,正如她自己所說的:“現在,西北部正在發生我們久已盼望的大變化。我如果賴在上海不走,該怎樣說?在西安,重要的使命等待著我們去完成,而自己卻袖手旁觀,又該怎樣說?”

經過十幾天的旅行,在除夕之夜,王安娜終於平安地回到西安與丈夫王炳南團聚。也就在這一天,王安娜結識了另一位中國人民的朋友、美國著名作家艾格尼絲•史沫特萊。

對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王安娜后來在她的回憶錄《中國———我的第二故鄉》一書中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共產黨人在西安事變發動者面前替蔣介石說情,表明他們的政治視野開闊,目光遠大﹔也証明他們的黨和軍隊紀律嚴明。對此,不能不予以高度評價。當時,他們清楚地看到:領導全民抗日,蔣介石是唯一適合的人選﹔如果排除蔣介石,就會招致內戰激化,結果隻會導致日軍的勝利。”

釋放蔣介石后,南京國民黨政府利用廣播新聞進行歪曲報道,混淆視聽,制造“西安已經被紅軍佔領,處於恐怖狀態,市民幾乎不能外出”的假新聞。而西安的電台由於被南京的電波干擾,不能對南京方面廣播,向國內外說明西安事變的真相,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和西北三方聯合抗戰的形勢。為了澄清南京方面的歪曲報道,西安設立了“XGOB”廣播電台。一開始這個電台是由史沫特萊和一個名叫詹姆斯•貝特蘭的英國記者主持,用英語向外廣播。但由於史沫特萊主持的言辭比較激烈,貝特蘭也因收到了英國領事館的威脅電話,他們都被迫停止播音工作。此時,王安娜正好接替了他們的工作。“XGOB”廣播電台的實際負責人正是王炳南和劉鼎。於是,王安娜由一個中國革命者的家屬轉變成了中國革命的參與者。

1937年1月,為了阻止國民黨軍對陝北的進攻,紅軍進入潼關。此時,已在這支紅軍部隊指揮部駐地雲陽採訪的史沫特萊致信邀請王安娜。於是,王安娜第一次看見了中國的紅軍戰士。他們艱苦朴素的生活、親如手足的兄弟情誼和以苦為樂的樂觀精神令王安娜感到吃驚。

不久,美國記者維克多•金潛入延安採訪后回到西安,遭到國民黨警察的糾纏。在王安娜和王炳南的幫助下,維克多•金才安全地保存了採訪資料和膠卷,順利地到達上海。當王安娜讀了維克多•金的系列訪問記之后,更加激起了她去延安訪問的願望。

1937年3月初,王安娜隨美國著名的攝影師、美聯社的合作者厄爾•列夫來到延安。在這裡。她見到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中共中央主要領導人,了解了他們的個人生活、革命歷程、以及他們對中國革命道路的深刻見解。

此外,王安娜還見到了鄧穎超、康克清、賀子珍等革命女戰士。王安娜同樣對她們充滿了敬意。她曾在回憶錄中寫道:“在內戰的艱苦歲月裡,在比這更為艱苦的長征期間,像賀子珍一類的婦女,是她們的丈夫的同志和朋友。她們和自己的丈夫一起並肩戰斗,分擔他們難以承受的艱難困苦。因而,她們作為勇敢的戰士,可以信賴的同志,受到全黨、全軍的尊敬。”

下一頁
(責編:王新玲、孫琳)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