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雷鋒傳略》:解讀英雄青春密碼

張自勉
2013年03月05日16:39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雷鋒所標示的信仰高地

  著名史學家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中國近現代革命史上的英雄楷模的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是否呼應了時代召喚、反映了時代主題﹔是否蘊含著時代氣息、印証了時代特征﹔是否觸動了人們內心、介入了當下的熱點與焦點。我以為,《雷鋒傳略》做到了這一點。

  該書濃墨重彩地勾畫了雷鋒所標示的信仰高地。事實上,雷鋒的崇高信仰可以理解為一種實踐哲學。其信仰表征並非僅是豪言壯語,而是“傾其一生都在老老實實做人、實實在在做事”。正如書中所講述的,那個時代雷鋒學習科學理論,就是堅持不懈地閱讀黨的理論精華——毛澤東著作,做筆記、寫體會,自覺用其指導工作和學習,甚至個人修養和生活﹔雷鋒學習駕駛技術,就是一心鑽研機車構造、駕駛技能,摸索安全駕駛經驗和省油小竅門﹔雷鋒操練殺敵本領,就是頂嚴寒冒酷暑勤學苦練,最終把自己這個小個子練成標兵﹔雷鋒搞文學創作,就是虛心向報紙編輯求教,通過廣泛閱讀,與魏巍、賀敬之等文學大家“神交”,結合工作生活和人生體悟不輟筆耕,寫出真情實感,留下箴言佳作﹔雷鋒寫日記,就是常年忠實地堅持記錄生活,直面內心靈魂﹔雷鋒助人為樂,就是全身心投入,毫無保留、不索回報,達到“你快樂,所以我快樂”的人生境界……他把崇高的事情做久了,他的精神也就崇高了。

  火一樣的青春性格

  雷鋒以過人的耐力、理性、悟性和靈性,在自己精神世界裡正確解決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集體,主觀與客觀、信仰與行動、有限與無限、小我與大我、物質享受與精神富有之間的關系,形成了崇高的信仰。

  《雷鋒傳略》處處透露著雷鋒洋溢四射、不可遏止的青春氣息。他作為一個從小遭受苦難命運磨礪的人,竟沒有一絲萎靡不振的情緒,或者是自卑自憐、封閉自我的印記。人們在他身上感受到的,是時時處處、舉手投足之間透露出的青春活力氣場和激揚奮進力量。他甘心情願地為祖國和人民付出自己的一切。為此,他把感恩、報恩當做生命主題,把實踐、實干當做唯一途徑。他認為,自己為國家和人民做得越多,也就越能實現自己的價值。正是這種內心的正能量,使他童年時代慘淡的命運遭遇非但沒有將其精神世界擊垮,反而從內心深處迸發出激昂的奮斗情懷和耀眼的人性光芒!

  追求信念和不斷進取,給雷鋒帶來了靈魂歡愉、內心喜悅以及真切的實現感,也成就了他火一樣的青春性格。正如他那首膾炙人口的詩所吟唱的:“青春呵!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隻屬於這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對當今社會的青年人來說,每一個有志者,誰不希望在生命最旺盛與寶貴的青春時刻,繪出最新最美的圖畫、創造出無愧於時代的業績?基於此,《雷鋒傳略》特意從“雷鋒日記”中完整梳理出雷鋒青春奮斗理念:“以沖天的干勁”讓青春之帆鼓風競發﹔“敢想、敢說、敢干”讓青春之花怒放爭艷﹔“干就干好,腳踏實地,實事求是”讓青春之歌唱過留聲——雷鋒的青春性格保持了滾燙的溫度。

  成功就在腳下

  當代青年如何像雷鋒一樣成長、成材、成功,是該書所呈現的雷鋒精神與當代青年思想對接的又一層面。雷鋒是如何書寫自己壯麗人生的?《雷鋒傳略》試圖從以下兩個方面做出解釋。

  一是,雷鋒趕上了好的時代。《雷鋒傳略》回放了雷鋒成長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歷史進程。那是新中國建設發展日新月異的歲月,個人發展機遇也接踵而至。青年人似乎都在被巨大的時代浪潮所推動著,個人的創造熱情和潛力被充分激發,個人命運如同那個火紅的年代一樣燃燒起熊熊火焰。雷鋒作為個體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那個年代的浸染。二是,雷鋒有強烈的機遇意識。該書通過大量史實披露,雷鋒並非一個隨遇而安的人。他“情商”很高,口才極佳,語速飛快,很有人際親和力、語言感染力。他每到一處,很快就能得到領導和同事的欣賞與認可。他天性喜歡挑戰自我,喜歡嘗試新鮮事物、追求豐富多彩的生活。他有明確的人生信條和目標,懂得生命的價值,也看重奮斗的價值。他一旦立下奮斗目標,就會為之拼搏不息。

  機遇總是青睞有准備的人。雖然雷鋒到了10歲才有機會上學,但從他16歲小學畢業到22歲殉職這6年中,激情飛揚,浪頭弄潮,品嘗著事業成功的喜悅。他共換過7次工作,但每在一個崗位上,都能成為那個行業的佼佼者。雷鋒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成才並不遙遠,成功就在腳下!如果青年人能像雷鋒那樣時刻保持銳意拼搏進取、勇於開拓創新的勁頭,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強化使命擔當,提升知識本領,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夠創造出驕人業績,開辟出成功的人生道路。(張自勉)

(責編:楊麗娜(實習)、孫琳)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