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老照片背后的雷鋒:隻穿過一次的“時髦行頭”

2013年03月06日15:16   來源:北京晚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出發前8小時才穿上新軍裝

1959年12月9日,雷鋒在遼陽弓長嶺《礦報》上發表了《我決心應召》,表達了積極要求參軍入伍的堅定決心。但是,雷鋒身高隻有1.54米,體重也不足55公斤。可以說,雷鋒並不符合征兵條件。

但是,雷鋒是一個優秀的青年人,負責征兵的同志也想把雷鋒吸收進軍隊。當時,遼陽市兵役局余新元政委送雷鋒到新兵大隊,當“便衣通信員”。接兵參謀戴明章又向上級請示,終於,在登車出發前8小時,雷鋒穿上了新軍裝。

喬安山與雷鋒同時從鞍鋼參軍入伍。與雷鋒熱情高漲地希望入伍相比,喬安山對參軍並不十分主動。原來,當時鞍鋼的工資較高,雷鋒和喬安山馬上都要漲工資,如果選擇當兵,每月的津貼隻有6元錢。喬安山家境貧寒,家中的父母體弱多病,喬安山很是為難。

不過,經過一番思想斗爭,喬安山也毅然選擇了參軍。在當時,能放棄高薪作出這個決定,的確很不一般。入伍后,雷鋒和喬安山被分到了同一個班、同一台車,成為親密無間的戰友。在生活上,雷鋒經常幫助喬安山,並給他家偷偷寄錢。喬安山沒上過學,雷鋒一有空就教他識字、寫信、讀書。

保存在撫順雷鋒紀念館的一張照片就記錄了雷鋒教喬安山學毛選的場面。那是一個休息日,當時其他人都在休息,為了不受影響,雷鋒就帶著喬安山來到車上學習。當時,沈陽軍區的宣傳干事張峻正好來採風,於是就拍下了這張照片。

80后記者讀雷鋒

照片是會說話的歷史,它比文字描述更真實。

從這些彌足珍貴的老照片中,我們看到了雷鋒的一舉一動。有人說過,“老百姓這麼多年能夠久學不衰,就是因為雷鋒的行為老百姓都可以學,他沒有做什麼驚天動地的事,都是做一些小事,老百姓都能學得來。”也正因為如此,即便在生活中接受那些細微的幫助時,人們會親切地說一句,“我遇到了活雷鋒!”

今天,雷鋒的相關新聞已經填滿了各大媒體的主要版面,雖然,雷鋒的紀念日3月5日隻有24小時,但學雷鋒絕不僅僅在這24小時裡,這天是個標志,我們充分重視它、紀念它,在這一天集中地為人民服務,是為了能夠喚醒更多的愛心,也讓更多人感受關愛與被關愛的幸福。(陳坦 王琪鵬)

(責編:王新玲、孫琳)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